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順潮教授:適時摘除及植入人工晶體是小兒白內障手術成效關鍵

林順潮教授:適時摘除及植入人工晶體是小兒白內障手術成效關鍵

2018,希瑪眼科舉行了首屆希瑪眼科國際高峰論壇暨大灣區眼科精準醫療研討會。

香港希瑪眼科集團主席林順潮教授表示:大健康和醫療是大灣區重點發展的內容之一,而「精準醫療」更是大勢所趨。

上一期,小編為大家講述了《精準醫療(一) | 林順潮教授:黃斑裂孔合併視網膜疾病專題》。

這一期,我們將繼續圍繞林順潮教授的課題,為大家重點講述「精準醫療」下的小兒白內障手術。

小兒白內障是目前兒童失明的第二大病因,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0萬兒童因白內障致盲,在我國,每一年就新增小兒白內障患者4000例。那麼:

小兒白內障手術:

應該進行一期晶體植入嗎?

林順潮教授表示:「手術不分期,6個月以上建議手術同時植入人工晶體。

一期植入晶體的優勢在於:

★確保人工晶體放入晶體「囊袋內」,極大減少術後炎症反應、青光眼發生率、人工晶體偏位等。

★早期進行人工晶體一期植入,有研究顯示可降低青光眼的發生率。

★早期進行白內障摘除+IOL植入的孩子,除了更快恢復或接近正常視力,還有希望能到正常學校,而非盲校等。

小兒白內障手術:

對年齡有什麼限制?

林順潮教授說:「摘除白內障並一期植入人工晶體(IOL),國際上的標準是滿6個月以上,希瑪眼科目前與國際標準一致。」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歲後才植入人工晶體太晚,可能錯過視覺發育最佳時機。出生後的兩年,尤其是最初的6個月,是眼球接收光線、視覺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不及時進行視覺重建,易導致弱視和斜視,孩子今後的視力都不如常人了。

應怎樣為兒童選擇晶體度數?

正常兒童隨著眼睛結構的發育,會有輕度近視漂移傾向,所以,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小兒白內障患者,術後目標屈光狀態也應該有所不同,選擇晶體的度數也應相對應的有所不同

部分醫生推薦術後目標屈光狀態

>6歲: 正視眼

其他被建議的術後目標屈光狀態

2至4歲: +3.00D

4至6歲: +2.00D

6至8歲: +1.00D

>8歲: 正視眼

小兒白內障手術:

較成人的手術要求更高

兒童眼較成人眼較小、較軟 (鞏膜硬度低);

晶體後囊植入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是可以保持眼球結構的穩定性,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預防發炎;

晶體後囊混濁在兒童與成人身上的區別在於:小兒白內障通常更嚴重,需要及早治療,且治療的難度會更大,所以預防是最為重要的。

總的來說,小兒白內障手術較成人的手術要求更高。

而針對以上方面考慮,希瑪眼科在1期前進行玻璃體後囊切除。1期同時進行前部玻璃體切除+後囊膜切開(PPAV+SC-PC),還可以防止術後後囊膜混濁(「後發障」)的發生。

【案例】

希瑪眼科成功救治

6個月大的小兒先白患者「小洛陽」

術後一年,18個月,小洛陽能夠輕易拾起米粒

小兒白內障手術「精準醫療」,

林順潮教授給了5點總結性建議

5個月以上建議手術同時植入人工晶體

特殊的人工晶體計算公式:小眼球,計算結果需要減少25-30%的度數

一期囊袋內植入人工晶體是最重要的

推薦同時聯合經睫狀體平坦部的前段玻璃體切除+後囊膜切開

前房氣泡有助角膜切口癒合

醫術是治癒的前提

林順潮教授在大會上表示,此次舉辦的希瑪眼科國際高峰論壇暨大灣區眼科精準醫療研討會,就是希望讓眼科同仁們有一個開放的平台進行交流和探討,同時讓醫生們的專業水平得到提升,因而更有能力去幫助眼疾患者

我們醫的不只是人的病,

更是病的人。

——林順潮

仁心是行醫的根本

希瑪眼科自成立以來,不僅堅持推行國際標準的診療水平,更是從始至終秉持「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理念,根據每一位患者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為就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精準醫療方案,真正實現對每一位患者負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眼睛到底因為什麼,才能看到如此清晰的畫面?

TAG: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