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 黨歡騰!北美 3D 影片票房新低,國內也見 2D 電影回潮
近日,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發布了 2017 年的北美電影總結報告,其中指出,在過去一年裡,北美市場 3D 電影的總票房比去年下跌了 18%,總額為 8 年來最低。
(圖自 Variety)
從上圖可見,2017 年的 3D 電影票房收入已經在逼近 2009 年的成績了。2009 年 12 月,卡梅隆的《阿凡達》正式上映,幾乎獨自撐起了 2010 年的超高 3D 電影票房收入。
而在那之後,雖然影院們紛紛增設 3D 銀幕和設備,《地心引力》和《雨果》這類 3D 製作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仍未能阻止 3D 票房的整體下滑趨勢。這大多歸咎於 3D 電影製作效果參差不齊,觀影體驗無法保證所致。
(圖自時光網)
由於整體反饋不樂觀,不少電影公司都對製作 3D 電影持有更保守的心態。在 2017 年,北美 3D 電影的總數比前一年下滑了 15%,一共只有 44 部。
在北美,對於 2D 電影的需求已經超過 3D 電影了。
IMAX Entertainment CEO Greg Foster 在去年年中的採訪中說道。當時他表示,IMAX 會在北美地區減少 3D 電影的製作,增加 2D 電影。北美市場對 3D 電影的態度也可以說是比較明確了。
春節檔的 2D 電影回歸
(圖自時光網)
去年,在報道 IMAX 對 3D 電影進行策略調整時,有外媒指出「最喜歡 3D 電影的不是北美觀眾,而是中國觀眾。」
的確,從過去的票房總數來看,3D 電影的確佔了國內票房中的最大份額,而不少好萊塢大片也在被引入中國市場後「硬轉」為 3D 版本。
好消息是,從今年爆倉的春節檔來看,越來越多國產大片都更願意製作 2D 電影,不再強求 3D 發行了。
(圖自時光網)
原本有 3D 版本的《捉妖記》到了春節檔的第二部,選擇只以 2D、IMAX 和中國巨幕的形式發行,同期的《唐人街探案 2》也延續第一部堅持走 2D 策略。
除此以外,登上 2017 年國內票房 TOP 10 的國產電影中《羞羞的鐵拳》、《芳華》以及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都是 2D 影片,榜單之外,《金剛狼 3》、《乘風破浪》、《追龍》等 2D 影片的的票房也非常好。
(圖自時光網)
從觀眾角度出發,3D 與否還得看製作質量和電影類型。一位媽媽就曾在採訪中表示:
3D 電影我並不反感,最近的 3D 電影《戰狼 2》《金剛:骷髏島》都挺好的,3D 效果很棒,適合在大銀幕上觀看。
但是,如果帶孩子看動畫電影的話,比如帶他看《功夫熊貓 3》之類的,我還是希望能看 2D 版本但我在國內影院從沒看到 2D 場次。
雖然好萊塢影片引入多為 3D 形式,但其中原因除了製片發行方的選擇外,還有可能和影片引進的「身份」有關。
據悉,中國每年有 20 部引進海外分賬電影的配額,但在這之外,還有 14 部「特種電影」的名額,但後者就必須得以 3D 或 IMAX 的形式發行。
(圖自騰訊)
而從院線方來看,3D 的高票價也沒那麼有魅力了。一位從業多年的影城經理在接受時光網採訪時表示:
現在放 3D 和 2D 不會有傾向性了,雖然 3D 票價高,但放 3D 電影還要和 3D 技術公司分成票房,而且要多一個分發 3D 眼鏡的環節,增加了人工成本。
3D 票價高,其實投入也高。就影院而言,主要還是看上座率。
反觀 2017 年的國內電影市場,「口碑」製造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爆款影片」,而 3D 與否似乎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合適」和符合觀眾的「好看」標準。
(圖自《好奇心日報》)
能讓 3D 重煥新生的,也許就只有卡梅隆了
(圖自騰訊)
整體看下來,我們能說 3D 電影真的是在逐漸沒落了嗎?這還真不好說。
因為我們可不能忘了那位曾經一手捧起 3D 電影這個形式的卡梅隆,他還一直站隊 3D:
我仍然非常看好 3D,但我們需要更明亮的投影,以及,我認為那終將可以實現——不用戴眼鏡(也可以看 3D 電影)。我們終將到達那裡。
這些年來,《阿凡達》續集一再跳票,都因為卡梅隆仍在死磕技術,要拍出讓他心滿意足的裸眼 3D 電影。
(圖自《紐約客》)
好消息是,電影已經於 2017 年 9 月正式開拍,並同時拍攝《阿凡達》第二和第三部,兩者將於 2020 年 12 月 18 日和 2021 年 12 月 17 日上映。
如果卡梅隆真能拯救 3D 電影這種形式,那也是個好消息,至少它代表觀眾們將迎來體驗更好的 3D 觀影方式。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北美還是國內的觀眾,大家都不想再為只為拉高票價而做成 3D 形式的電影買票了。
題圖來自 Vanity Fair
※微邊框一體機推薦:Wbin AIO曲面一體機
※蘋果親承新 Mac Pro 的存在,下一代「垃圾桶」 2019 年發布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