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

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

瓷胎畫琺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琅,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琅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遊園罐是其代表。

清雍正 琺琅彩胭脂紅地梅竹紋酒圓

【需要甄選加 1887592212 6】

敞口,深腹,圈足內收。外壁施琺琅彩料,胭脂紅為地,近圈足處畫梅枝一株,隨杯形而生,上繪兩隻小蜜蜂嗡嗡飛舞,枝頭梅花或含苞待放,或綻瓣盛開,枝底生矮竹几叢。內壁平素無紋,底書藍料「雍正年制」宋體字款。

盌微撇口,弧壁,圈足。外壁以黃彩為地,上以胭脂紅、粉藍、粉紫、粉白及淺綠琺琅彩繪花卉紋,包括月季、菊花及萱草,配以蔥翠枝葉,色彩絢麗斑斕,奼紫嫣紅。底胭脂紅料雙方框內書「康熙御制」楷書款。

經過宮廷作坊的多方嘗試,康熙末年湧現了大批新的琺琅彩料,以供裝飾陶瓷之用。江西景德鎮的白釉素胎從南方運抵京城,必須經皇上御覽和欽准後,方可交由相關的作坊添繪紋飾。本康熙盌展示了多種新制琺琅彩,它們即將給中國瓷器紋飾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色料地便是一例。早期康熙瓷的黃地顏色較淡,且透明度較高,色偏檸檬黃,而此例的新制琺琅黃彩較濃稠失透,色呈蛋黃。相對於其他彩瓷,清宮舊藏黃地盌比例偏高,看來康熙對這種黃料確是情有獨鍾。此類康熙盌底的御制楷書款分鈷藍和胭脂紅兩種,兩者皆為新添的色料。本拍品的胭脂紅料楷書款是用黃金膠狀顆粒製成,西方常用「粉彩」來形容此類中國琺琅彩(英文為「famille rose」,字面指「胭指紅彩」),便是由此而來。這抹胭脂紅是用紅色玻璃研成粉末,再與透明琺琅料拌勻,較諸歐洲的「卡斯阿斯紫」,其呈色更為細膩,火候也較易駕馭,本拍品的月季及其中一朵菊花便是很好的例子。大陸青料含錳偏高,中國瓷工必須解決由此衍生的技術問題,方能燒造琺琅藍料,而此盌的菊花和萱草便證明了其成果是何等美觀。

清乾隆 墨彩加琺琅彩「湘西寺觀瀾軒」搖鈴尊

尊口微撇,長直頸,折肩,直腹,卧圈足。通體施白釉。外壁彩繪山林峭壁間雲霧纏繞,亭台樓閣依山而建,一位高士倚窗遠眺,目送二位友人結伴行走于山林之間。背面書南宋著名詩人戴復古的七言詩《湘西寺觀瀾軒》:「東岸樓台西岸山,瀟湘一片在中間。紅塵不到滄波上,鷗(僧)與白雲相對閑。」後隨「秋亭」朱印。

此器造型端莊規整,線條流暢,畫面深遠,猶如白紙作畫,自然生動,濃淡相宜,表現了高士隱居山林的閑適生活及作畫者深厚的繪畫功力,有南宋青綠山水的遺風。也讓人感受到詩中所述的江水不染紅塵、超凡脫俗的靈秀氣味。

民國 仿琺琅彩牡丹詩文瓶

題識「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鈐印「世」、「寧」、「作」「乾隆年制」款

清 瓷胎仿琺琅彩花卉小杯

本品作花口杯狀,杯口仿花瓣形,通體以天藍色為地繪山石花卉紋,杯內壁及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底書「雍正年制」四字楷書款。

琺琅彩又稱「瓷胎畫琺琅」,是清宮把銅胎畫琺琅技法施之於瓷胎之上的工藝品種,以區別「銅胎畫琺琅」,主要是供皇帝的御用而生產。其名稱在文獻上目前發現最早出現的有「琺琅磁器」,如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康熙給曹俯報雨水折內硃批諭:「近來你家差事甚多,如琺琅磁器之類先還有旨意件數,到京之後送至御前覽完才燒。今不知騙了多少磁器,朕總不知,已後非上傳旨意,爾即當密折內聲名奏聞,倘瞞著不奏,後來事發,恐爾當不起。一體得罪,悔之莫及矣。即有別樣差使,亦是如此。」至晚清民國時期,清宮舊藏的藝術品由於各種原因大量流散宮外,故尋常百姓至此才有機會認識琺琅彩這一有清一朝最為高貴的瓷器品種,一些仿古瓷器匠人開始逐步生產仿琺琅彩風格的瓷器。晚清民國琅彩瓷器往往非常精細優美,它們是晚清民國時期瓷器生產的上品。大多數仿照當時故宮展出的真品仿製,彩料配製和繪畫、焙燒也是一絲不苟,部分民國時期瓷胎琺琅雋品,亦為郭寶昌定燒之物,故收藏價值極高。

清康熙 御制琺琅彩胭脂紫地牡丹盌

琺琅彩為中國陶瓷史上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康熙一朝創燒瓷胎琺琅彩器,選珠山御窯白膩素胎,燒成於紫禁城內養心殿側造辦處中,專為帝王御用,存世稀少,至為珍貴。彩料及繪畫均吸收西方工藝技法,題材甚具異域西洋意趣,並化裁宮廷院畫風致,畫法著重寫真自然,以光影明暗營造質感、深度及透視,彩料明麗凝膩,氣息妍美清新,其品質精絕,驚艷古今,煥發彩瓷魅力之新姿采,下啟雍干御窯華麗彩瓷之先聲,為清代彩瓷之冠。

此碗形制沈穩端莊,線條柔美自然,胎體輕薄堅質,為清宮中最為經典的宮碗造型。內壁所施釉水清透明潤,外壁不施透明釉,直接以各色琺琅料在澀胎上施以彩繪,可見此式外壁澀胎瓷碗當是景德鎮為內廷燒造琺琅彩所特製。外壁自足端至口沿均以胭脂紫料為地,色澤沈鬱,因琺琅彩料較厚且不易塗抹均勻,可見有明顯的氣泡,色彩濃淡亦有所分別,而這也正是康熙琺琅彩在初創時的時代特徵,厚重而有質感。胭脂紫地之外再繪以九朵或盛放,或含苞的牡丹,俯仰有致,風姿綽約,布局繁密而有致,不減清疏之氣,益見設計構圖之佳妙,繪畫之精妙頗有惲南田筆意,畫匠以墨彩勾勒花枝葉脈,覆以各式彩料,斑斕絢麗,其中墨綠一色極為凝厚鮮亮,翠韻悠然,為後世所不及。九朵牡丹計有鵝黃、嫩綠、寶石藍三色,為典型的琺琅彩料,釉彩凝厚鮮亮,花葉部分再施以透明釉,故使得鮮潤欲滴的牡丹花與直接施於澀胎不上透明釉的胭脂紫地子形成鮮明對比,一明一暗,一亮一澀,尤見出玉堂富貴花的妍麗奪目。花蕊、花心以胭脂紅點繪出粒粒細斑,刻畫細緻入微。花朵的描繪則以各色琺琅料勾勒輪廓,花瓣與輪廓線之間留白,一方面以彩料的熔融表現花瓣的輕柔,另一方面也盡量避免不同琺琅料彩之間因流動產生交迭,可謂別具匠心。整體繪畫技藝精湛,尤其花葉的表現頗見功力,通過綠色的濃淡變化表現葉片的的陰陽向背,富立體質感。

清琺琅彩香爐

香爐銅製,琺琅彩,保存甚好,品相佳。通體以藍色為地,掐絲纏枝蓮花紋,填紅色、深藍、黃色等多種色彩。

琺琅沒有大的器物造型,絕大多數是盤、碗、杯、瓶、盒、壺,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琅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琺琅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讚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專家稱康熙為「千古一帝」,難道他能夠比肩秦始皇?
當第一輪爭儲大戰甫降帷幕之時,能認清形勢的只有戴鐸一人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