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假期休3天原來自古就有,廣府人還喜歡吃「清明四味」!

清明假期休3天原來自古就有,廣府人還喜歡吃「清明四味」!

清明

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而《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曆書》中是這樣說的:「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前後,正是外出踏青出遊的好時節

古往今來,清明時節,人們都會祭祖,也相約踏青,更適時開展農事春耕。在嶺南地區,廣府人家也在清明時節祭祖思親、踏青插柳,並形成以乳豬、清明蕎、甘蔗和艾糍為主的「清明四味」飲食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清明不出遊」的觀念被逐漸革新,喪葬與祭奠方式也逐漸變得綠色環保。

廣府地區愛吃「清明四味」

據書籍《南漵風情——海珠民間風俗》記述,清明自古以來就蘊含著寒食文化,雖然寒食節日漸遠去,但精華仍保留在廣府的民間清明食俗中。其中,乳豬、清明蕎、甘蔗和艾糍四種傳統食品在清明節最為常吃,被稱為「清明四味」。

應節重頭戲:乳豬

在廣府地區,豬是清明節的祭祖重頭戲和應節食物。廣東人喜歡用烤乳豬祭拜先人,祭祖後再以家庭為單位分適量的豬肉,剩餘部分則用作當晚的聚餐菜肴,古時有「太公分豬肉」的說法,指的是古時家族祭祖結束後,用作祭品中的豬會分發給每位上山祭祖的男丁,寓意應祖先之命,蔭及子孫。

每年清明前,烤乳豬都成為酒樓、市場燒臘檔的招牌熱銷品,市民為買到質量上乘、外皮香脆的烤乳豬,不惜下訂金預訂或「排長龍」現場購買。

應節佳肴:清明蕎

在很多廣州人看來,完成祭拜並分了豬肉後,仍未算完成清明祭祖的「任務」,市民會將豬肉帶回家或帶到酒樓,配上清明時蔬製作「燒肉炒蕎菜」或「乳豬炒蕎菜」。

其實,清明食用蕎菜也符合廣州人「不時不食」的飲食習慣。蕎菜分為菜蕎和頭蕎,菜蕎鱗莖嫩細,又名為清明蕎,常用來炒叉燒或雞蛋;頭蕎鱗莖粗大,專門用來製作酸酸甜甜的餐前小吃。而清明時節出產的蕎菜,莖白脆爽無渣,纖維細嫩,經常食用可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如今,很多人不僅吃蕎菜應節,還會用蕎菜祭拜祖先。「蕎」粵語諧音「轎」,聽老人家提及是寓意祖先能吃好住好,坐八人大轎出入,進而福蔭後人。

寓意美好:甘蔗

清明節吃甘蔗,寓意歡歡喜喜,甜甜蜜蜜,又因為甘蔗有「頭尾」之分,且節節相連,寄託著家族不斷開枝散葉,繁衍生息的期盼。

凡參與「行清」的家庭成員,祭拜結束後都會吃上一節爽甜的清明甘蔗。「從頭吃到尾,沒吃完是不能扔掉的。」 95後的小陳說,從小她爸媽就這樣教導,據說把甘蔗吃好,以後做事情才會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老廣」文叔介紹,用作拜祭的甘蔗需要經過特別處理,斜切成段,並保留蔗頭蔗尾,「過去有在墳地種甘蔗的習慣,保留的蔗頭蔗尾會在祭拜後插進泥中,讓其自由發芽生長。」

強身健體:艾糍

《話說我們的節日》一書提及,清明時節,艾草生長旺盛,分布各地的客家人會利用鮮嫩的艾草製作艾團或艾飯等特色小吃,據說有趨吉辟邪、活血去風,健脾消滯等功效。

住在白雲區太和鎮的芳姐是客家人,祖上三輩早年間從梅州來到廣州謀生。芳姐雖已紮根廣州,但依舊保留客家習俗。每年清明,芳姐都用艾草做糍粑。「加入花生、黃豆或紅糖作餡料,蒸煮時在艾糍下面鋪上橄欖葉,讓艾糍混合欖葉和艾草的甘香味。」芳姐介紹,由於用料和做法不同,每家的艾糍風味也各有千秋。

古人怎樣過清明節?

放假始於唐代

因為寒食節和清明節比較近,人們常常把掃墓延至清明。唐玄宗李隆基在開元二年(714年)頒布敕令,准許「清明」上墓行拜掃之禮。從此,「寒食」與「清明」正式合二為一,成為唐代一個隆重的國家法定節日。

在唐代玄宗、代宗、德宗期間,清明節有四到七天的假期。據《唐會要卷八二》記載:「(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至大曆十三年(778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巳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790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節,前後各給三日。」

宋朝盡情玩樂,掃墓祭祖

宋代,朝廷為了讓官民們可以在清明時節盡情地玩樂、掃墓祭祖,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天,武學放假一天。

北宋初年規定,清明節期間,京城內的官員放七天假,其中休務五天。放假期間,在京城的官員免予朝參。所謂「休務」就是指各級官署衙門停止辦公。

此後,據《宋會要輯稿·職官》記載,宋朝「或因舊制,或增建慶節、旬日賜沐,皆令休務者,並著於令。」在北宋真宗、仁宗、神宗、徽宗期間,休假規定都有所變化。宋代城市化的生活和娛樂化的民俗,也由此可見一斑。大畫家張擇端所描繪的《清明上河圖》也是汴京寒食清明節期間的盛世圖景。

同是休假三天

金朝,寒食清明節放假三天。據《金史卷十一·大金集禮卷三二·休假》記載,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規定,清明節休假三天。

元朝,寒食清明節也放假三天。據《通制條格卷二二·假寧·給假》記載,寒食清明節放假三天。

明朝,清明節不放假。明制的三大法定節假日是元旦(正月初一)、元宵和冬至。

清朝,清明節也不放假。清朝和明朝類似。

據清朝學者楊恩壽的《坦園日記》記載,他的六兄楊彤壽出任廣西北流知縣時,他曾隨任居幕,凡是遇到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漢地民俗比較重視的傳統節日,官衙都沒有休假。

信息來源:文化廣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頑童社交圈 的精彩文章:

元宵節快樂!送上一大波祝福表情圖,馬上發到群里給好友賀元宵吧!

TAG:老頑童社交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