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仙亞//渭南南園村與南氏家族
GIF
第426期
2018
史仙亞//渭南南園村與南氏文化
渭南南園村與南氏家族
三月二十二日一場南大吉與王陽明公益講座的聽取,攪動了我對渭南歷史文化淺薄無知的好奇。向八十七歲的父親詢問有關湭西書院的歷史,父親在介紹 湭西書院的同時又提到自己過去的同事南慎齋是六姑泉南邊一個叫"南園子村"的人,據說解放前祖先一直去河北南家上墳.南園子可能是南氏家族的後裔.忙在網上,《渭南縣誌》查找南園子村的文字資料,無一言片語,又拜訪了九十高齡的伯父,伯父說沒有文字記載,只是個傳說。並介紹了那村子也叫「半日村」,因地處湭河西岸,受東西塬勢的影響,看不到早上的朝霞和下午的夕陽,日頭只能照半天。才得名「半日村」。又講了一個南天官的傳說「湭河全是小石頭,那是因為南天官用化石丹把石頭化小了」。
一顆不死的心,於3月24日孤身前往城南,尋找「南園子村」 歷史蹤跡,行至六姑泉下,遇到兩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車打探村子的具體位置,並詢問村子的故事,兩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語:「那村是南天官的花園,小時候還在村西的避暑洞玩」。滿臉的自豪驕傲,給我介紹避暑洞從村西的原上一直到六姑泉,有一二里地長,洞口用古磚砌成,整條洞都是用古磚砌的,洞口有「避暑洞」字樣。還熱心的告訴我村子有個叫南山正的人,家裡有族譜。
從六姑泉到南園子村也就半里地,問了七八個年輕人,已無人知道。直到西南鐵路下,湭河西岸渭華路旁邊有一個五十多戶人的小村,碰到一個老人才知到了南園子村,提起村子的歷史老人一下子熱情起來,主動的滔滔不絕"「聽老輩人說,這是南天官的行宮,我家這塊是一個大竹園,每根都有碗口粗,湭河的水從上到下都是嘩嘩響,南天官他媽嫌太吵,他兒子給河神下令水過村子不要吵,直到現在就我村這段湭河沒聲音」。並把我帶到南山正家。
一個春日的黃昏下午,敲開了坊間傳說的擁有南氏族譜的南山正的家門,閑聊中,才知機遇巧緣,他正是南慎齋的兒子,說明來意,老人便娓娓道來,記憶里有關族譜的事。
知道家裡有族譜是1959年底左右,因為當時湭河水庫開工建設,水庫黨委辦公室就在他家辦公,那間辦公室,放了兩個麵缸縫隙有一個用藍布表裝有一尺長共六本,小楷毛筆手寫的書。曾被當時在這間房子辦公的宋金喜.候俊旗.姚經緯.黨國幫.冀宏財.朱崇光.張俊發.馬樹友經常拿出來看。有一次聽他們說過那是南氏族譜,共記錄了二十八代人,從啥時到清,但文革中因家族變故母親將族譜燒毀。同樣介紹了小時候見過的「避暑洞」和聽老輩人說過的「蝣蜒洞」裡面機關重重,彎彎曲曲,用來防戰亂和避難。並介紹說現在村西到處可以看到古磚,幾塊太湖石。第二天,便隨老人去村西追尋歷史殘痕,並讓攝影愛好者予以拍攝。
為了證實族譜一說的真實性,便尋訪老人提到的水庫黨委辦公室那幾個人,在湭河水庫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張建軍和區百貨公司工作人員的熱心幫助下,他們分別從市人防辦.糧食系統.縣水電局.湭河水庫管理處.地下水利工作隊,文化系統退休。但都相繼在不同地方病逝。在遺憾懷疑中,又拜訪了當年參與水庫建設還健在的區水利局離休幹部王明儒證實了辦公室在南山正家的真實情況。
在迷茫痛苦中,一個文化人的擔當,一個社會人的責任,一個巧遇機緣被遺忘的歷史事實的良知,滿塬歷史遺痕的狼藉,讓我在心痛中執著著為傳承歷史文化,以文化引領新風尚,壯大文化地域軟實力,推動我區文化大繁榮,盡自己有緣人綿薄之力。在浩如煙海的方誌讀書,網路資料查找旁搜。找老人,訪學者,尋找族譜見證人的兒女。梳理挖掘渭南南氏一脈南大吉.南逢吉.南軒.南憲仲.南師仲.南企仲.南居仁.南居益.南居業.南延鉉的歷史史實資料研究分析.。
先分析南大吉的血脈關係,以及生活軌跡與南園子和南天官的蛛絲馬跡。南大吉南金長子,孫南企仲,曾孫南居仁.南居業.南居恒生平軌跡和南園子無任何生活交替,雖南大吉在六姑泉創建有湭西書院,但南大吉官級最高只做到紹興知府根本不可能被後人稱為天官。
我們再看看南逢吉的血脈傳承以及他們的生平軌跡。南逢吉南金次子,南大吉之第弟,創建姜泉書院,今無法知其地址,也有說法在湭西書院附近,最高管級也就是雁門兵備道,也就一地方軍事長官,不可能被後人稱為天官。子南軒生平和南園子無瓜葛,孫南師仲.南憲仲.南學仲也均無瓜葛。唯南憲仲之子南居益生平經歷和南園子以及傳說吻合。
南居益,字思愛,今陝西渭南縣臨渭區管道南家村人,尚書。企仲族子,師仲從子,憲仲之子。曾祖逢吉與曾伯祖大吉皆進士。萬曆年間進士,由刑部主事累升至岸察使,左右布政使,天啟辛酉(1621)年,自晉歸,二十年仕勞思休,得瀑於湭河之川西塬。愛而買之,並著有《瀑園記》。又被起用如為太僕,第三年,擢為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當時荷蘭人佔據澎湖,要求在此經商,築城。周祚拒絕,荷蘭人藉此侵擾,周祚無力平定。南居益代替職務後,荷蘭人勾結倭寇和海盜,又來侵犯漳泉,南居益擒拿盜魁。重築城牆,鎮守海港。荷蘭人乘船而走,外患平息,被升為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宦官排擠將他削官為民,福建人民深切懷念,在澎湖立祠祭祀。崇禎元年(1628),復被起用,任戶部右侍郎,總管倉庫。再遷為工部尚書。後再次貶為通州城守,又因上疏郎中,被削官歸里。崇禎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攻打渭南,明將左光投降。南居益,南企仲,南居業和知縣楊宣組織抵抗,後被害烙刑處死。
縱觀南居益生平軌跡和南園子相吻合,有《瀑園記》為證,南園子的傳說有和其官職權利吻合,例如,命湭河過村不響,用化石丹化湭河石都和他任總督河道職權有關。南園子坊間流傳其先人文革被在管道祖墳挖出,無頭配的是金頭也和被烙刑處死吻合。
講臨渭故事,傳播歷史正能量,復古,尋史,保護歷史遺痕,留住地域文化,增強人們對家鄉的眷戀和自豪,豐富地域歷史文化的厚重,推動經濟繁榮,可站在那凌亂的歷史遺痕上,不斷被建設破壞漸漸消失的歷史文化,我不得不用自己拋磚引玉拙筆,懇請有關部門關注,因個人資源能力知識短薄,有不適或文過之處敬請各位讀者諒解。
圖片來自網路
作 者 簡 介史仙亞,女。69年。渭南詩詞學會會員,臨渭作者協會會員,2017年臨渭區作者協會優秀作者。在《中國好詩》,《傳世經典詩詞》,《華山文學》,《三賢文苑》及各電子平台,報刊,雜誌發表作品百餘首。筆耕不輟,淡薄名利。文字俗中見雅,接地氣接生活。喜笑怒罵也成詩。《渭南文壇》特約作者,《汗滴化雨伴筆耕》特約作者。
臨渭區文藝創作室三賢文苑編輯部
臨渭區作家協會官方電子平台
主編:閔榮波
副主編:邢福和 王曉飛
執行主編:李佳璐
編審:吉芙蓉 孫衛鵬 石海絨
顧問:路樹軍 徐紅林 貟社教
徐玉虎 王文超 王吉元 趙紅娟
篆刻:史建軍
本期電子平台編輯:康國光
編輯部:
張 娟 康國光 何雅蓉
投稿格式:三賢文苑+文章內容+作者簡介+作者照片
TAG:三賢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