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末代帝王,如果改過自新,哪一位能再造輝煌,有的死性難改

歷史末代帝王,如果改過自新,哪一位能再造輝煌,有的死性難改

歷史末代帝王,如果改過自新,哪一位能再造輝煌,有的死性難改

1、秦二世

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稱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胡亥少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台,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胡亥即位後,極為寵信趙高,因為聽信趙高的讒言而殘害了不少朝廷忠良之臣。而趙高也將秦二世胡亥當成了自己擴大權勢的利益工具,利用胡亥對他的信任,在朝中肆意妄為,排除異己。秦二世時期,秦王朝的統治越發殘暴,比秦始皇在世時更為殘酷,百姓因為朝廷的暴政而痛苦不堪,哀聲遍地。也因此,在秦二世後期,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戰爭,並且得到眾多百姓的支持,與此同時,各地僅存的六國貴族也先後發動了復國運動。

秦朝的問題看似很簡單,似乎殺一個趙高就可以完事。實際不然,可以看到,其實推翻暴秦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民,陳勝吳廣都屬於基層官吏,劉邦蕭何也算得上街道辦公人員,另外一部分是六國舊的貴族勢力。

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說到底是一個郡縣制不完善的問題,缺乏一個好的過渡。

所以個人認為幫助秦朝翻盤難度是很大的,難度係數5星。和此情況類似的有隋朝

2. 崇禎帝

天啟二年(1622年)被冊封為信王,天啟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禎(1628年—1644年),後世稱為崇禎帝。

崇禎帝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等功臣良將都直接間接的被崇禎整死。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培育個好的將軍比培育幾十上百的軍事學博士都要難的多。好了,給力的將軍都被整死光了,文武百官人人自危,還有多少人願意為你賣命?崇禎皇帝餘下的時間多次孤獨的哀嘆,工作變得很清閑很簡單:坐著等死! 崇禎對武將的掣肘令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同樣內憂外患的清末,咸豐、慈禧都能放手讓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手握重兵,大膽去干。太平軍沒鬧幾年就被鎮壓。崇禎的氣度比咸豐、慈禧又如何?真真的lower。 最後說說做人,得罪老百姓也就算了,崇禎連滿朝文武也得罪個遍,忽視自己的志大才疏與客觀現實,理想主義的想要個清廉官場,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可明朝官員的俸祿很低,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不貪的,官場上貪污腐敗無孔不入,連科舉的狀元都是用銀子堆出來的。此時一個空降來的皇帝突然要搞一場反腐運動,崇禎顯然忽略了「水至清則無魚」的歷史規律,於是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家結成團伙聯合矇騙孤立這個衣服打補丁的皇帝,大臣們都惟妙惟肖的假裝清廉,一個個成了超級影帝。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崇禎帝是一個不夠格的"亡國之君",是一個非特徵型的亡國皇帝。崇禎登基時候到明朝失守,整整17年的時間可以周旋,他確實錯過了很多好的機會。

如果有能人出現,效忠明朝,重新平衡閹黨和東林黨的關係,整頓明朝的軍事力量,混一個劃江而治的南明甚至實現一次偉大的中興,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難度係數三星。和此情況類似的有唐朝和東漢。

3. 西漢

元帝以後,豪強大地主兼并之風盛行,中央集權逐漸削弱,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加上漢成帝沉迷於溫柔鄉。王氏的權力愈來愈大,自王太后的親戚王鳳以來,全由王氏子侄出任大司馬大將軍,王氏在朝廷的勢力日漸鞏固。

漢成帝死後,成帝皇后趙飛燕聯同太子合力排擠王氏。太子即位是為漢哀帝。把哀帝祖母傅太后及生母丁太后入主宮禁。大司馬王莽見大勢已去,向太皇太后王氏建議暫時退讓,結果王莽辭官回到新野新鄉封國。

漢哀帝不事政綱,讓漢朝逐漸衰弱。而「斷袖之癖」典故中的的寵奴董賢,二十二歲時拜為大司馬輔政。

漢哀帝死後,王氏權力再起,此時,王莽以君子之姿逐漸干預朝政。最後,他殺孝平,廢孺子,於9年1月10日正式稱帝,改漢為新,西漢亡。

很多人都說西漢是極盛衰落,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個人認為如果其他朝代的滅亡屬於積重難返,因果報應的話,西漢的滅亡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不過真的要追究起來,還是漢元帝娶錯了人,在深究,就是漢代開國出就開了後宮專政,外戚專權的先例。

西漢是內部瓦解的,所以只要對外戚多有防備,應該是可以翻盤的。難度係數:兩星。和此情況類似的有曹魏。

4. 清朝亡於外敵入侵,是被顛覆性的技術優勢和武力方式壓倒的。再加上內部政治也出現很大問題。

1.根本原因:清朝無法跳出中國歷代王朝初創——興盛——衰落——滅亡的歷史規律。清朝到了後期各種矛盾不斷積累,走向滅亡是必然的。

2.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後期了,疲態已現。雖有康乾盛世,卻也只是迴光返照罷了。此時的時代主潮流是資本主義,所以封建社會被取代是必然的歷史事件。

3.政治: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皇權又特別集中,幾乎為所欲為,其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她甚至為過生日,使得新軍軍費變成她的禮金。海軍軍費變成了頤和園,這也釀成甲午海戰的時候,北洋艦隊已經多年沒有更新軍艦了。

3.經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限制社會發展進步。商品經濟被打壓。導致經濟發展落後。當世界各國完成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國還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

4.文化:科舉制,八股取士,限制人的思想。導致科技落後。

5.西方國家的殖民化掠奪,加速了清政府的破產。

幾乎不可能翻盤 難度係數報表 類似的有南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