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名醫李中梓治痰經驗

明代名醫李中梓治痰經驗

痰症是指津液在體內運化輸布失常,蓄積停留於人體某些部位的一類病證。前人有根據本證病因的不同分為風痰、熱痰、濕痰、酒痰、食痰的,也有根據痰濁性質及停蓄時間分為頑痰、宿痰、伏痰、痰核的。李中梓所著《醫宗必讀》則按五臟分,指出:「痰有五……在脾經者,名曰濕痰;在肺經者,名曰燥痰;在腎經者,名曰寒痰」。這種分類方法,由於切合臨床,因此沿用至今。茲根據李氏對痰證的分類證治及特點,簡述如下:

一、在脾為濕痰,治宜燥濕祛痰

李氏指出:「在脾經者,名曰濕痰。」脾主運化,有輸布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濕之能,性喜燥惡濕。若濕邪困脾或脾虛失健,運化失職,致使津液內停,水濕蓄留,聚而成痰,或久嗜酒肉肥甘多濕之品,則濕聚不化,也可成為痰濁,發為痰證。臨床以「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卧不起,腹脹食滯,其痰滑而易出」為特徵。治宜燥濕祛痰。李氏主張根據虛實兼夾,靈活選方,大抵屬脾胃不和者,用二陳湯(半夏、橘紅、白茯苓、炙甘草);屬濕痰咳嗽者,用白朮丸(南星、半夏、白朮);偏虛者,用六君子湯(人蔘、白朮、茯苓、半夏、橘紅、炙甘草);系酒傷所致者,加白寇、干葛;挾食者,用保和丸(山楂、半夏、橘紅、神曲、麥芽、白茯苓、連翹、萊菔子、黃連);挾暑者,用消暑丸(半夏、生甘草、茯苓、薑汁);挾驚者,用妙應丸(甘遂、大戟、白芥子)加硃砂、全蠍。

二、在肺為燥痰,治宜潤燥利氣

《醫宗必讀·痰飲》篇云:「在肺經者,名曰燥痰,又名氣痰」。肺為嬌臟,不耐邪侵。肺主氣,司呼吸,為氣機出入升降之樞,以清肅下降為順。若外邪侵襲,壅遏肺氣,致氣機不利,津液停聚或燥熱傷津,煉液為痰,形成痰證。臨床以「脈澀,面白,氣上喘促,洒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為特徵。治宜潤燥利氣。若屬氣壅之痰,方予利金湯(桔梗、貝母、陳皮、茯苓、甘草、枳殼);屬肺燥之痰,方用潤肺飲(貝母、天花粉、桔梗、甘草、麥門冬、橘紅、茯苓、知母、生地黃)。

三、在肝為風痰,治宜祛風化痰

李氏指出:「在肝經者,名曰風痰。」蓋肝為剛臟,主藏血,體陰而用陽,性如風木,易於動風。若情志不遂,致肝氣不得疏泄,窒礙氣機,氣滯痰生,或肝鬱化火生風,灼津為痰,風痰內盛而發病。臨床以「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秘澀,時有躁怒,其痰青而多泡」為特徵。治宜祛風化痰。方用水煮金花丸(南星、半夏、天麻、雄黃、白面)或防風丸(硃砂、天麻、炙甘草、防風、川芎)。若膈上風痰甚,又宜改用川芎丸(薄荷葉、川芎、桔梗、甘草、細辛、防風)消風化痰,清上利膈。

四、在心為熱痰,治宜清熱化痰

李氏曰:「在心經者,名曰熱痰。」蓋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屬君火之臟,主血脈,藏神志,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中樞。若平素痰熱內蘊,復感六淫之邪,或情志抑鬱,五志化火,灼津成痰,均可形成痰熱症。臨床以「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唇燥,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為特徵。治宜清化熱痰。方予小黃丸(南星、半夏、黃芩)或天麻湯(天花粉、黃連、竹葉)。

五、在腎為寒痰,治宜溫陽化痰

李氏指出:「在腎經者,名曰寒痰。」腎為先天之本,內寓元陰元陽,藏精主水,只宜固藏,不宜泄露。若稟賦素虛,久病失調,或勞損過度,或房室不節,致腎陽虧虛,失於蒸騰,氣不行水,津液停聚,聚而成痰,形成寒痰證。臨床以「脈沉,面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其痰有黑點而多稀」為特徵。治宜溫陽化痰。方用薑桂丸(南星、半夏、官桂、生薑)。偏腎陽虧虛,同服八味地黃丸;若系脾腎虛寒,兼痰多食少者,又宜用胡椒理中丸(款冬花、胡椒、炙甘草、蓽撥、良姜、細辛、陳皮、乾薑、白朮)。

李氏醫案舉例:

案1:刑部主政徐凌如,勞且怒後,神氣昏倦,汗出如浴,語言錯亂,危困之極,迎余療之,診其脈大而滑且軟。此氣虛有痰也,用補中益氣湯,並四貼為一劑,用參至一兩,加熟附子一錢,熟半夏三錢,四日而稍甦,更以六君子加薑汁一鍾,服數日,兼進八味丸,調理兩月而康。

[按]痰證有虛實之別,寒熱之異,本案勞倦內傷,病在脾腎,辨為氣虛有痰。氣虛為本,痰濁為標,據「治病求本」之理,故用補中益氣丸、六君子湯益氣健脾,燥濕化痰先理其脾,正如李氏所說:「治痰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明醫雜著》云:「痰之本,水也,原於腎;痰之動,濕也,主於脾。」脾氣既虛,腎陽亦衰,故八味丸溫腎助脾,調理善後,氣虛有痰不能速效,故立方不變,久服而取效。

案2:郡候王敬如,患痰嗽,輒服清氣化痰丸,漸到氣促不能食,余曰:「高年脾土不足,故有是證,若服前丸則脾土益虛矣。」投以六君子湯加煨姜三錢,益智仁一錢五分,十劑而痰清,更以前方煉蜜為丸,約服一斤,飲食乃進。

[按]李氏認為,脾為濕土,喜溫燥而惡寒潤。本案過服清涼苦寒之劑,致傷脾土,脾失健運,水濕不化,發為痰濕證。故用六君子湯加煨姜、益智仁溫脾益氣,燥濕化痰,使脾健濕化,痰去咳止。清·張秉成在《成方便讀》中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故李氏指出:「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本案始終以治脾為主,其義即在於此。

案3:文學朱文哉,遍體如蟲螫,口舌糜爛,朝起必見二鬼執盤餐以獻,向余慟曰:余年三十,高堂有垂白之親,二鬼旦暮相侵,決無生理,倘邀如天之力,得以不死,即今日之秦越人矣。余診之,寸脈乍大乍小,意其為鬼祟,細察兩關弦滑且大,遂斷定為痰飲之痾,投滾痰丸三錢,雖微有所下,病患如舊,更以小胃丹二錢與之,復下痰積及水十餘碗,遍體之痛減半,至明早鬼亦不見矣。更以人蔘三錢、白朮二錢煎湯服小胃丹三錢。大瀉十餘行,約有二十碗,病若失矣。乃以六君子為丸,服四斤而痊。

[按]古人有「痰多怪證」、「怪病多痰」之說,李氏根據脈弦滑且大,斷為痰飲之病,豁痰開竅,瀉下逐飲,以大劑參術煎湯送小胃丹,攻邪兼固護胃氣,效如桴鼓。

李中梓,生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卒於清順治十二年(1655),享年六十八歲。字士材,號念莪,又號盡凡居士。江蘇雲間(又名華亭、松江府)南匯人。為明末清初著名醫學家。 李氏自幼喪父,天性聰穎,早年習舉業,十二歲就取得生員(秀才)資格,並獲有聲名。後來因清剛之氣、雋上之才,不合「詩文要歌頌者,人物取軟滑骨」的錄取標準,應考九次而未能中舉,僅兩中副車(副榜貢生)。因早年多病,父母妻兄及兩子被庸醫藥誤而亡,逐轉而業醫。抱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志向,依靠自學成才。一方面系統學習經典著詐,繼承了後世張元素、李東垣脾胃學說,薛立齋補腎學說,吸取張景岳擅用溫補,反對以苦寒為滋陰、重視醫學心理的論述。另一方面邊學習邊實踐,在實踐中增長才幹。他還壯年學道,晚歲參禪,頗得真詮。一生治學嚴謹尚實,勤於探索,有所創新。在學術上主張淹通眾家之長,不偏不倚,謹守繩墨,往以變通。學驗俱富,臨證多奇效,為明清時期著名醫學家。弟子眾多,一傳為沈朗仲,再傳為馬元儀,三傳為尤在涇,流傳極廣,世稱士材學派。從事醫學四十餘年,先後共撰二十餘種,著述屢經兵贅,散佚過半,迄今僅存《醫宗必讀》、《內經知要》、《傷寒括要》、《頤生激論》、《診家正眼》、《病機沙篆》、《本草通玄》、《(鐫補)雷公炮製藥性解》、 《李中梓醫案》九種。

作者:周天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林科普 的精彩文章:

中醫重要研究方法之象思維
從八卦到中醫五行

TAG:杏林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