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時日軍獨立混成旅團的建制

二戰時日軍獨立混成旅團的建制

二戰時期,日軍部隊戰鬥編製有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其中,獨立混成旅團是後來形成的,是屬於比較特殊的一個戰鬥單位。

旅團是日軍的基本戰術單位,編組此類部隊的任務目標各異,在使用上極少發生跨軍級單位的調動。

1934年,關東軍率先組建獨立混成第1、11旅團,1938年2月,在華北組建獨立混成第2旅團始,遂形成定製,是兵員、火力僅次於師團、有固定編製的合成作戰單位。

初期,獨立混成旅團轄5個步兵大隊與1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

步兵大隊轄3個步兵中隊與1個機槍中隊,炮兵隊轄1個山炮中隊與2個野炮中隊。

旅團司令部有27人,馬6匹;獨立步兵大隊有782人,馬40匹;炮兵隊有596人,馬366匹;工兵隊有176人,馬6匹;通信隊有175人,馬27匹。

1945年,日軍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4個步兵中隊、1個機槍中隊與1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製。

旅團炮兵則轄有6門野炮與12門山炮,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全旅團約8280人,配備軍馬1800匹、步騎槍4050支、擲彈筒120個、輕機槍120挺、重機槍30挺、平射炮10門、山炮20門、野炮12門等武器裝備,是具備相當野戰能力的作戰單位。

日軍的獨立混成旅團是野戰部隊,說白了就是微縮版的師團,且戰鬥力還是不錯的,畢竟老兵多一些,旅團長一般都是少將,那時三級師團的師團長也是少將軍銜,大多是警備部隊。

總之,獨立混成旅團不隸屬某個師團,是多兵種合成,加強了部分炮兵、工兵,執行獨立作戰、戰役任務的旅團級建制的部隊,是日軍師團的微縮版,有機械化野戰旅團、火力強化的野戰旅團、地方守備旅團等三種規模形式。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2018年4月8日於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內容推送,歡迎關注本文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民視野 的精彩文章:

蘇57與F22在戰場上究竟孰強孰弱?
緊急情況下能當對地導彈用的防空導彈

TAG:平民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