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抗戰時期中、美、英軍事合作
原標題:論抗戰時期中、美、英軍事合作
一、中國聯美、英抑日的最初努力
1.抗戰初期,中國向美、英提出「調停」和「聯合干涉」中日戰爭的要求
盧溝橋事變後,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強烈要求南京國民政府立即實行抗戰。國民政府確定了兩手準備的應變方針:「應戰而不求戰」,蔣介石電告宋哲元「不挑戰必抗戰」。7月11日,國民政府立法院長孫科在上海對記者發表談話表示:盧溝橋事件有擴大可能,中央決不容再失寸土。
在組織軍隊應戰的同時,中國政府還試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戰事。然而,日本侵略者氣焰囂張,拒絕與中國中央政府進行交涉。中國請求美、英各國出面「調停」,欲借美、英之力迫使日本停止軍事進攻。7月16日,中國向九國公約簽字國送交了有關中日衝突的備忘錄。7月21日至28日,蔣介石連續召見美駐華大使詹森、英駐華大使許閣森等人,要求各國單獨或聯合出面調停。他對詹森強調:美國是表明尊重中國主權的九國公約之發起國,在國際法、在道義上都有協助制止日本行為的義務。他向許閣森說:「現在局勢,只有英美兩國努力從中設法,或可變為和緩……
不久,「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戰爭形勢日益嚴峻。中國政府一面調集軍隊抗戰,一面繼續請求美、英出面「聯合干涉」。
上海是中國現代經濟的中心,也是美、英等列強在華利益最為集中的地區。日軍侵略上海,不僅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嚴重侵害,而且也大大損害了美、英在華利益。當時,駐華英艦隊總司令李德爾以「負責與駐華英軍協力保護公共租界」為名在上海密切注視著事態發展,在上海附近還停泊著克姆白倫號巡洋艦、蘇福克號巡洋艦。達那號輕巡洋艦等
一批英艦。有的報紙還披露說:「美、英兩國,據傳有互商聯合制裁日本的計劃」,「英兵一千人,已續開上海。
中國政府決策層認為,美、英等國在中國有著重大政治。經濟利益,對於日本擴大侵華戰爭特別是向上海等大城市的進攻絕不會袖手旁觀。蔣介石於1937年8月31日對英國路透社記者發表談話,強調說:「國際間對於現時中日兩國不宣而戰之戰爭有聯合干涉之必要。」「此種國際干涉,非完全為中國,實為謀國際間整個之完全。」這番話,真實反映了中國政府對美、英「聯合干涉」的急切渴望。
2.美、英顧忌「得罪日本」,惟恐捲入中日戰爭抗戰初期,美國政府「不願採取得罪日本和激怒孤立主義的行動」。擔心它的主動行動會引起日本的反感,害怕進行「調停」活動。美國國務卿赫爾認為:「一項調解的意圖只會激怒日本政府,並給予其機會以告訴日本人民,西方列強正試圖干預他們所謂日本在華的自衛權利。」英國政府既對中日戰爭表示「關切以及謀求和平解決的期望」,又極力避免捲入中日衝突之中。英國首相張伯倫在內閣會議上說:「想像不出在歐洲形勢如此嚴重的時候,還有什麼比在此時向日本尋釁更帶有自殺性質。」咽此,張伯倫政府對日本的侵略活動採取了妥協退讓的態度。在「八一三」抗戰期間,英國僅提出一個划上海為「中立區」的建議,但是,日本拒絕接受英國這一「調停」計劃,繼續瘋狂擴大侵略戰爭。
對於日本的囂張氣焰,英、美頗感憤慨,但是又無可奈何。張伯倫在10月21日下院的答辯中明確說:「我覺得,假若到這次會議來談論經濟制裁、經濟壓力和使用武力,那全然是一種錯誤。」英軍駐華總司令李特嘆息道:「這對白種人來說是一種恥辱。白種人尤其是英國人苦心經營建立了這座美好的城市,它是遠東的一顆明珠,但他們現在卻沒有力量阻止日本人破壞它或利用它。」
3.中國政府外交努力的積極意義
有一種觀點認為,抗戰初期中國政府期望美、英等國「調停」和「聯合干涉」是一種妥協投降的行為。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應該看到,這是中國政府堅持長期抗日的一個重要步驟。這種外交努力雖然沒有、也完全不可能立刻阻止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但是,中國政府在這一努力過程中,向西方各國揭露了日軍的侵略罪行,粉碎了日本掩蓋其侵華真相和戰爭企圖的宣傳活動。這一策略,堅持了「中日問題國際化」的原則,打破了日本提出的「日中紛爭孤立化」的企圖,從而爭取到了美、英有識之士對中國抗戰正義性的認識,為後來爭取美、美援助,直至與美、英的軍事同盟創造了條件。
二、軍事合作方案的醞釀與受挫
1.美、英決策人物對中國的抗戰形勢的判斷出現錯誤為什麼中國政府的呼籲,未能得到國際上的回應呢?有的論著把它簡單地歸咎於美英的「綏靖」政策,這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還有一個深層原因,就是美、英決策人物對中國的抗戰形勢的判斷出現錯誤。
在抗戰初期,儘管中國士兵可歌可泣英勇抗戰曾贏得美、英各國輿論的高度稱揚。但是,美、英政府的決策人物對中國人民的抗戰力量根本不了解,對中國的抗戰前途感到悲觀,對中國政府缺乏信心。
美國認為初出茅廬的國民黨政權舉止不定,有人說它羽毛未豐,甚至有人說它已經半身不遂。中國混亂的政局,使華盛頓認為採取任何形式的行動都比較棘手。丘吉爾也曾說,不相信中國有能力組織起大規模的對日作戰。英國很希望亞洲的防務有所加強。但是在這一地區頂住日本主要是靠英國,而不能指望中國。在這種認識下,持所謂「中立」立場的美國和宣稱「不捲入遠東衝突」的英國,自然也不可能對中國抗戰出面援助。
2.中國提出聯合英、美、法軍事合作方案
中國政府於1939年4月提出一個中、英、美、法軍事合作方案。其主要內容為:中、英、法三國實行軍事及經濟合作,請美國作平行行動;不單獨對敵媾和;中國以兵力人力物力,他國以海空軍作戰;各國經濟合作,共同對日制裁。美國對此不感興趣,聲稱行動須受中立法的束縛。英國直截了當地說,目前遠東局勢尚未到需要認真研究中國建議的階段,對中國籲請軍事合作的要求加以拒絕。法國則表示希望得到美國的合作。
1940年5月,丘吉爾擔任英國首相兼國防大臣。中國政府認為中、美、英關係發生轉機。蔣介石致電祝賀,表示「中英兩國合作之精神,得以倍增敦篤」,繼續發出軍事合作的呼籲。但是,丘吉爾不僅對中英軍事合作毫無興趣,還以犧牲中國的利益為籌碼,謀求同日本改善關係。在短短的兩個月內,採取了三項妥協步驟:公布英、日協定;封閉滇緬公路;與日本達成3個月內結束中日戰爭的秘密協定。
對此,中國政府異常憤怒。7月16日,蔣介石警告英國政府:「如英國果有此種行動,余敢斷言,英國必獲極端相反之結果,其本身必遭無窮之禍。」「如英國視為停止滇緬路可以縮短遠東戰爭者,余復斷言:其結果必更助長遠東之戰禍,而擴大遠東之戰局。」為了促使丘吉爾改變對日本的妥協退讓政策,中國敦促美國在遠東多負責任,試圖請羅斯福出面,同丘吉爾制定一份合作計劃,並且公佈於世,使英國對日態度堅強起來。7月1日、2日,蔣介石派宋子文兩次拜見羅斯福。羅斯福除要求中國「繼續持久待變」外,並沒有回答實質問題。美方還通過中國駐美大使胡適電告蔣介石,美國在遠東,雖極願與他國合作,終因政治之束縛,不能與他國有政治上或軍事上之事先承諾。這樣,中國政府的聯合英、美、法軍
事合作方案便付諸東流。
3.中、美、英三國合作方案再度擱淺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三國同盟條約》,表明東西方三個法西斯國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共同目標下結為一體,準備在歐洲、亞洲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
在此危急形勢下,中國政府採用「參加美、英戰線」的策略,加快了推動軍事合作的步伐,把促成中、美、英三國同盟,作為中國政府戰時外交的重點。11月9日,中國政府向美、英駐華大使提交了中、美、英三國合作方案。
方案首先列舉三項原則:
堅持九國公約之門戶開放與維護中國主權、領土、行政完整原則;反對日本之所謂建設「東亞新秩序」或「大東亞新秩序」;認定中國之獨立自由為遠東之和平基礎,亦即太平洋整個秩序建立之基礎。
方案提出的步驟為:
其一,中、美、英三國共同宣言,聲明為實踐簽署九國公約之義務與確保太平洋之和平起見,中、美、英三國認定上列三點原則為共同之立場。其二,由美、英兩國共同聲明以上三點原則為共同之立場,因此美、英兩國當儘力援助中國,確立其主權與領土行政之完整,恢復國際(或用太平洋)和平之秩序。其三,中英兩國訂立同盟,並要求美國共同參加,如美國無意參加,亦須先徵得美國對此項同盟之同意與贊助。
方案最後還提出了相互協助之具體項目四點:
美、英兩國即共同或分別借款予中國,借款總額為美金2億至3億元;由美國每年以信用貸款方式售給中國戰鬥機500至1000架,並由美、英兩國供給中國以其他之武器;美、英派遣軍事與經濟、交通代表團來華,組織遠東合作機關,此項代表團之團員得由中國政府聘請為顧問;美、英與日本或美、英兩國中任何一國與日本開戰時,中國陸軍全部參戰,中
國全國之空軍場所全歸聯軍使用。
美、英兩國對此方案仍不贊成。羅斯福表示,美國並不要和日本開戰,美國也不能與他國結盟,或作軍事上之承諾,對中英同盟,亦不便於促成。丘吉爾通過其駐華大使多次表達英國政府反對合作的態度,認為「中英同盟一旦成立,將立即引起英日戰爭」。中國提出的中、美、英三國合作方案又化為泡影。
三、推動美、英實行援華抑日政策
1.美、英重新思考中國的戰略地位隨著抗日戰爭的發展,美、英對中國的抵抗能力
的認識逐漸發生了變化,對中國的戰略地位進行重新估價。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初,外國觀察家對中國持悲觀態度,以為最多兩三個月中國就要失敗。然而戰爭的發展出乎他們的意料。儘管中國在戰爭初期遭受了重大損失,但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畢竟打破了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迫使日本陷入持久消耗戰之中。
1938年春夏,在華的美國軍事觀察人員陸續向國內發回的消息,開始顯示出對中國軍隊戰鬥力和戰爭發展狀況評價的某種變化。美國亞洲艦隊司令亞內爾上將在一份報告中說:只是由於中國的抗戰擋住了日本軍團,日軍才沒有向加利福尼亞進軍。這份報告曾在美國國務院、白宮以及軍方高級官員中傳閱。擔任羅斯福特別信使的卡爾遜在3月31日的報告中,表示了對中國軍隊比較樂觀的看法。他在報告中說:「中國軍隊正飛快地得到改善。中國士兵仍然優於日本士兵,但軍官需要參謀業務和指揮方面的訓練,他們現在正在得到這種訓練。」他認為,中國只要能獲得外國的貸款和戰爭物資,能維持對日統一戰線並平息那些不惜一切代價的主和派,中國就能夠繼續抵抗。
中國的抗日戰爭度過了南京失陷後的危機而繼續支持下去,這為美、英重新認識中國提供了現實基礎。中國軍民堅持長期抗戰的實踐和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鬥爭精神,受到一些美、英有識之士的尊重。「中國在這場戰爭中付出的可怕的人與物的代價,對美國的公眾輿論有深刻的影響」。
在對中國軍隊戰鬥力重新認識的基礎上,美國開始認真思考援華抑日戰略必要性和可行性。其遠東政策開始發生變化,由注重怎樣才能最好地避免捲入衝突轉向在避免衝突的前提下,怎樣儘可能增強中國的抵抗能力。美、英為了讓中國繼續抗日,不走親德路線,對華援助較前有所增加,中、美、英三國在局部範圍內開展了各種合作。
2.中國獲得美、英貸款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政府通過各種渠道籌措經費。在羅斯福政府的努力下,孤立主義者對中日戰爭實施中立法的企圖未獲成功。1938年12月15日,美進出口銀行公開宣布向中國在紐約設立的世界貿易公司貸款2500萬美元。在美國的影響下,英國也於12月19日宣布給中國貸款50萬英鎊購買卡車。次年,英國又宣布向中國提供500萬英鎊的平準基金貸款,以穩定中國的法幣價值。這些貸款,標誌著美、英援華的開始。1940年11月30日,在日本承認南京汪精衛漢奸政權的同一天,美國宣布給中國1億美元貸款,表示繼續承認「合法的按照憲法程序產生的重慶政府」。12月10日,英國借給中國1000萬英鎊。對美、英援助,中國政府官員們感到鼓舞,蔣介石在12月7日日記中認為,這是抗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國際助力」。
3.中國爭取美、英空軍援助
1940年10月18日,蔣介石召見美國大使,希望美國提供飛機援助。蔣介石還寫信給羅斯福,請求從美、英抽調部分飛行員,組成一支特種空軍部隊,同中國軍隊協同作戰。要求美國一年內售給中國1000架飛機,其中200-300架飛機要在1940年底前運到。
對中國的請求,美國態度積極。羅斯福感到,當時對日本最有效的掣肘仍然是繼續援助中國。羅斯福簽署「租借法案」及允許美國預備役軍官和從陸海軍航空隊退役的人員參加美國志願航空隊到中國對日作戰的命令。從1941年7月,首批110名飛行員和150名機械師抵達緬甸,開始參加運輸和作戰。這支由美國人組成的、最初只有3個戰鬥機中隊的空軍部隊,在中國的空戰和運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美國還同意從英國的訂貨單上調撥100架驅逐機來保衛滇緬公路。這一援助,從物質上說,數量很少,未能達到中國政府要求,但從精神上,卻給了中國抗日軍民莫大的鼓舞和支持。
而英國卻表現冷漠。1941年1月,受中國政府的委託,宋子文向英國政府提出兩項要求:
其一,美國供給中國陸軍之飛機100架,在仰光(在緬甸)或在加爾各答(在印度)裝妥後飛赴中國。其二,英國與美國兩政府以轟炸機與驅逐機組成之空軍供給中國,飛機在緬甸或印度裝配,其服務與戰鬥人員則由美、英組空軍單位任之。
丘吉爾召集有關人員研究後,認為「因本國軍備之急需,欲求其以軍械供給貴國,實多困難,尤以飛機之供給,人員、機身兩者幾皆不可能」,表示無法滿足中國的要求。英國堅持中、英兩國軍事上、經濟上完全合作,必須等待英、日開戰後。英國遠東軍總司令波普翰自新加坡致函蔣介石,聲明:「若英帝國與日本間之戰事一旦發生,中英兩國必須在軍事上及經濟上努力謀得完全之合作。」英國表示,由於英日尚未開戰,日前還不能同意蔣介石的中、英軍事合作的一些建議。
4.中國軍事考察團赴緬、印、馬考察為了實現中、英、緬的共同防禦,英國邀請中國
派軍事考察團前往緬、印、馬進行軍事考察。經3個月考察,中國考察團編寫出中、英、緬共同防禦計劃草案。後經修改補充,中國於1941年6月正式向英國提出了《中英緬共同防禦計劃書》。
四、三國軍事同盟的正式形成
1.中、英聯合軍事行動會談取得積極成果
1940年9月初,日軍進軍法屬印度支那,並於當月與德、意締結軍事協定,爭奪英國亞洲殖民地的跡象日趨明朗,這才使英國感到綏靖政策在東亞並沒有收到效果。加上美國在遠東對日政策日趨強硬,英國對日態度逐漸變化。針對英國對日態度的轉變,蔣介石於1941年2月至8月同英國大使卡爾和駐華武官戴尼斯在重慶舉行一系列會談,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國軍方代表商震等又同戴尼斯等,就中英聯合軍事行動問題舉行了四次會談。這些會談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在8月6日的第三次會談和8月12日的第四次會談中,雙方又就給養問題、交通問題。香港防衛問題、派遣轟炸機隊來華問題等進行了交談。
會談結束後,中方代表將中英聯合軍事行動四次會談之結論報告蔣介石。報告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屬於英國方面:英方派游擊顧問來中國;英方同意緬甸政府在緬境內應予中國以諸種權利,如中國飛機在緬裝配、增藉機場等;壘允、臘戍間由英方架設有線電話,便於通信聯絡。
第二部分,屬於中國方面:日本進攻香港時,中國軍隊在該方面發動攻勢,以協助英方防守香港;日本進攻緬甸時,中國軍隊自滇境出擊侵緬敵軍之側背,此部隊須在戰前向滇境內普洱一帶集結,並先與英緬方面取得聯絡;中國在緬甸機場貯備戰鬥機之汽油、彈藥,以供中國機隊協助緬甸防禦之用;中國雲南及湘桂路沿線指定之機場根據地,准予英方貯
備汽油、彈藥材料,並在戰時借給英國空軍使用。
第三部分,屬於雙方:中國方面普洱派遣軍之給養,由英、緬補給,中方照價付款,給養運輸、通信聯絡,雙方共同負責;英方利用現有倉庫組織協助中方啟運在緬軍用物資,並代中方運輸物資臘戍至昆明;八莫保山公路之修築,由雙方共同負責。
第四部分,一些議而未決問題。如:英國派遣志願空軍來華問題;英國借TR9D式偵察機給中國問題;中國空軍在緬飛行訓練的有關問題;英印政府協助中方修築中印公路問題。中國方面供給緬方步槍、手槍反彈藥問題。從上述報告可以看出,中、英雙方雖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見,但已就軍事合作問題達成初步協定。
2.中國戰區成立
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三國在重慶召開聯合軍事會議,達成了《遠東聯合軍事行動初步計劃》。當天,中、英雙方在重慶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1942年1月3日,反法西斯同盟國宣布,蔣介石出任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後美國調史迪威任戰區參謀長,中、美、美軍事合作正式形成。
為什麼原先反對三國軍事正式合作的美、英兩國,此時如此積極地公開宣布中、美、英三國軍事聯盟呢?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美、英和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
一方面,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英軍隊屢戰屢敗。美、英軍隊在西太平洋和東南亞連連失利,英國自稱為「不可攻破的堡壘」的新加坡也被日軍偷襲成功,使丘吉爾也感到「不勝驚異」,「痛苦之至」。
另一方面,中國軍隊取得了重大勝利。正當美、英軍隊連接受挫之時,中國卻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斃傷口軍5萬餘人,俘日軍139人,取得了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盟軍的第一次重大軍事勝利。這一勝利,使美、英對中國及軍隊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新的認識。對於這一勝利,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來電慶賀,海軍部長諾克斯發表告中國人民書,指出這是
所有同盟國家的共同勝利。美國記者福爾門氏在湖北視察後報道說:「中國第三次長沙大捷,證明了二個原則,那就是中國軍隊的配備,若能與日軍相等,他們即可很輕易地擊敗日軍。」英國《泰晤士報》說:「12月7日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長沙大捷。」美、英領導人意識到,中國是亞洲大陸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國家,在同日本的作戰中,中國軍隊是最成功的。華盛頓的決策人物把中國作為美國戰略上遏制日本和建立亞洲新秩序的一個生死攸關的同盟者。丘吉爾在1942年1月21日致伊斯梅將軍的電報中指出:「緬甸如喪失,那就慘了。這樣會使我們同中國人隔絕,在同日本交戰的軍隊中,中國軍隊算是最成功的。」「中國一崩潰,至少會使日軍十五個師團,也許會有二十個師團騰出手來,其後大舉進犯印度,就確實可能了。
3.三國軍事合作迅速扭轉了盟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1942年初,英軍中瀰漫著失敗主義的情緒,駐緬英軍統帥遭日軍重重圍困。2月,英國請求中國政府軍事援助,儘管中國國內戰事十分緊急,中國政府還是接受了英國的請求。中國軍隊及時前往援救,使包括英軍統帥在內的數千英軍和盟國人士逃脫了被俘的命運。中國軍隊憑著自己的英勇抵抗,贏得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國家的尊敬。
五、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
中國軍民顯示出的中華民族偉力,是三國軍事合作得以形成並獲得成功的關鍵。
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顯示出的偉大民族凝聚力和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是三國軍事合作得以形成並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一直被帝國主義列強視為可以被任意欺凌、宰割和奴役的民族。在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華民族的國際形象發生巨大變化。在強敵大舉進攻面前,中國軍民以血肉築起的長城去抗擊侵略者,頑強不屈、前赴後繼,世界各國都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面對強敵的入侵,中國政府運用正確的方針策略,不懈努力,既批評和反對了美、英對日本侵華觀望。妥協的政策,又始終保持同美、英的密切聯繫,積極開展軍事合作的磋商與醞釀;開展多渠道的戰時外交,有力地推動美、英對華政策由觀望妥協向援華抑日再到合作抗日的轉變。
當然,羅斯福、丘吉爾兩位歷史巨人,審時度勢,改變了對日本侵華的所謂「中立」和「綏靖」政策,及時調整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戰略,也是三國軍事合作得以形成的條件。
TAG:夏天裡的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