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那些優秀的人都長什麼樣?
K先生僅以個人經驗和觀察作為總結基礎,但成功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或許存在一些局限性。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指正,讓我們一起朝著更好的自己努力~
作為投行老兵,K先生這些年也算是與很多人打過交道,從50後叔父輩實幹企業家到95後職場新秀,其實我也一直在觀察我身邊這些優秀的人,特別是85後,他/她們都有哪些典型的共同特徵,我總結了以下6點:
/ 01 /
能夠忍受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為什麼很多人畢業後設定的目標就不高了?他們或急於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如公務員、銀行部門,以儘快解決房子首付問題;或在自己的崗位上安於現狀,滿足於穩定的生活節奏。
而能夠忍受延遲滿足的人想的是要和優秀的人做有挑戰的事,對於人生更高目標的追求大於對金錢的渴望。他們通常願意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接受更大的挑戰,而不是去斤斤計較「這是不是我該做的事情」。
而能忍受延遲滿足的人通常可以以小見大的。比如在寢室其他同學都選擇打遊戲或者追電視劇的時候,他選擇活躍於社團建設,主動挑起Team leader的大梁,把握討論節奏的人是他,做課程彙報的人是他,參加競賽答辯的人也是他;進入職場後,上級想選派人到偏遠的基層去掛職,其他人都害怕被選中的時候他卻主動選擇報名參加,離開繁華的大都市去四線城市鍛煉,只是因為他明白「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道理。
/ 02 /
目標非常清晰
「成功就等於目標,其他一切都是這句話的註解。」
知道最想要什麼,就引發出目標。有了目標,就引發出計劃、行動、反饋、調整等這些實現手段。有了這些手段,就能保證一步步靠近目標。
假如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是要登頂珠峰,那麼他就不會因為在登峰的過程中被石頭絆了一下腳而影響到他的情緒;而那些抱著上山逛逛心態的,當他感覺到登峰不順時,他的關注焦點就會在被磕絆這個事上,不良情緒自然就很容易影響他。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他在讀研的時候就給自己立下了明確的目標,工作第三年的時候要達到年薪百萬,在所在的業務領域形成一定的個人職業品牌影響力,為此他還制定了詳細到每個月的小目標計劃,據我所知他目前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 03 /
強大的執行力和持之以恆
光有目標但堅持不了也是空談。
相信大家一定看到過一個數學公式:(1+1%)365=37.8;(1-1%)365= 0.03。
其中,365次方代表一年中的365天,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1+1%)表示每天多做1%,(1-1%)代表每天少做1%。一年的光陰,每天努力一點點得到的回報是退步一點點的1260倍。
在此特別要糾正一個認識誤區:工作年限等於工作經驗?
人們的常識是,如果甲在一個行業呆得時間比乙更久,那麼甲對這個行業的了解比乙更深。但這一判斷成立的基準是,兩人對行業的洞察力和思考水平是相同的。
K先生剛剛三十齣頭,時常會與一些60後70後的實幹企業家接觸。坦白說,相差數十年的人生閱歷,要取得這些精明老練的成功商人的信任,甚至啟發他們找菁財資本提供投行服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有太多這樣或者那樣的認知偏見,所以你不得不花費十二倍,甚至二十倍的努力,用你5年的時間去完成一般人10年以上才獲得的成長,這樣你開口的時候,才能讓這些客戶覺得你有自己看問題的深度和獨特的角度,你有這個資格跟他對話並進一步提供一些輔導建議。
而K先生也見過太多同事,上下班是例行公事,機械地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從不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更談不上對自己的行業和工作進行深度的思考。這樣的人其實在求職的時候,除了越來越明顯的年齡劣勢之外並沒有什麼優勢,甚至有可能已經養成了很多不好的工作習慣。
當然,坦白說堅持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得到App是知識付費頂級大佬,點開一套課程,把從第一節到最後一節的點贊數從頭排到尾,你會得到一條衰減曲線,大概長這樣:
即使是最頂級的課程,還是會有用戶聽不完、學不完。因為學習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也正是因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堅持「長期穩定複利」「有目標、沉住氣、踏實幹」的人漸漸地成為了人生贏家。
可惜在現今這個浮躁的時代,聰明的頭腦很多,沉住氣、踏實幹的「傻子」太少。
/ 04 /
學習能力很強
在如今信息爆炸,飛速發展的年代,學習能力(對信息的處理效率)變得越來越重要。學習能力類似於元認知,滲透在不同能力中。
我們現在很多人接受16年甚至19年的教育,完成的就只是一個知識體系的搭建。而工作之後的「終身學習」,就是給這個體系不斷建立新鏈接、增加複雜性、增強解決問題的包容性。
比如我們投行從業人員是否能在接觸不同行業的過程中,提煉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認知模型,然後運用這套模型,設計不同的分析方法,幫助自己快速熟悉一個全新的領域以提供相應的諮詢服務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那麼有些人的學習能力這麼強是天生的么?是他們更聰明嗎?
不,經過我的長期觀察,是因為他們經過了大量的刻意練習。
比如我的員工中的佼佼者,在無數次提交方案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得經驗豐富的前輩的修改意見,還能通過企業實施服務方案後的效果、發生的問題等,獲得進一步反饋,從而不斷地總結和反思學到的模型,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
/ 05 /
善於溝通合作
"溝通"就是生產力。赫拉利在《人類簡史》里談到,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根本不同在於:人類可以通過建構想像共同體,進行大規模分工與協作。
我一個共事多年的同事就有一個壞習慣,總是不會做跟進的溝通。當事情交給他後,會很久沒有聲音。過了幾個星期我突然想起來,就問他到底怎樣了,他說:"完成了"。
他可能還以為有分加,誰知道在我心裡已經減了三分。
首先,因為一直沒有反饋,我不能將此事放下,就是說這件事一直還是我的責任,所以扣一分。
然後做完都不說,讓我繼續想著這件事情,又扣一分。如果讓我從別的渠道聽到他已經將事情做好了,而我這個直屬上司還傻傻不知情,這個絕對又要扣一分。
我們的績效是五分滿分,一分就出局,就算這個同事從滿分開始,因為不重視溝通他也已經差不多要出局了。
這個可能也是一個價值觀問題。我覺得這個同事認為"溝通"是額外的事情,不應該佔用做事情的時間。
沒有天生的溝通高手,要變成一個溝通達人,首先要認識到"溝通"就是做事情的一部分,而且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事情做完但沒有同相關人等溝通,對他們來說,你可能還沒有開始做。
我很喜歡一句話:一個人的價值,並不是由他的知識和能力的存量決定的,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定義問題,並想盡辦法將問題解決掉。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個K先生在工作中向員工極力推薦的溝通工具--SMART原則:
SMART中,S指的是Specific(具體的),M指的是Measurable(可衡量的),A指的是Achievable(可行的),R指的是Relevant(相關的),而T指的是Time(時限)。
作為員工,可能經常面對老闆比較模糊的指令和期待,這個時候你可以用SMART作為一個反饋工具,以我的助理和我的一段年末的對話為例:
K:「這一年公司業務發展很快,我們目前現有的幾個宣傳冊都不太適用新的情況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更新一下,以便於開年後承攬項目。你負責一下。」
助理:「K總,我們目前主要使用的宣傳冊有:公司宣傳冊、融資服務手冊、股權激勵業務宣傳冊、常年顧問業務宣傳冊和商業計劃書宣傳冊。以上五份宣傳冊全部要完成更新是嗎?」——任務具體化
K:「是的」
助理:「根據我的判斷,以上宣傳冊均包含兩塊內容公司簡介+業務介紹。其中公司簡介部分我可以完成統一更新,業務介紹部分需要對應的項目經理配合我。請問我是否可以調配人力資源,進行統籌安排?」
K:「當然,xx手冊的業務部分你安排xx負責,xx手冊..」——任務與對應成員相關聯,可執行
助理:「好的,根據重要性與緊急性的判斷,我會按照公司宣傳冊、股權激勵業務宣傳冊、常年顧問業務宣傳冊、商業計劃書宣傳冊和融資服務手冊進行依次更新,是否可行?另外,考慮到任務量比較大,需要相對充分的時間做修改,在3月前均完成更新,是否來得及?」——明確任務完成時間
K:「順序沒問題,時間上盡量在元宵前完成更新,因為元宵後正式開工馬上要用到。如果比較趕的話,融資手冊可以先緩一緩。」
Lucy:「好的,明白。最後跟您確認一下,公司至少要在元宵前完成...四份宣傳冊的依次更新,xx手冊xx部分由xxx負責,我進行統籌安排。在正式行動前,我會召集相關人員開一個小會明確分工,每當有新進展或者需要徵求您的意見時我會及時與您交流。如果沒問題的話,我就安排執行了。」
K:「沒問題!」
溝通本身就是一個「接受、確認、重複、再確認、執行」的過程。我常常說,不到位的溝通,可能你做了8分工作,最後給扣了4分;但如果溝通有效,7分工作變成10分。
/ 06 /
強大的內心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台詞:「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實內心都很脆弱,在學習或者職場上遇到了一點挫折就會非常的不淡定。強大的內心可以讓一個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極悲觀只會讓你在希望面前錯機良機。你沒有本事成為聖者,但一定要變成強者,「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永遠是自然進步的永恆法則。你只有適應這個法則,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獲得生存之地。
一個人內心變得越來越有力量的時候,整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都會發生變化,不僅你自己,你身邊的人包括親屬朋友同事都能感知。
K先生也觀察到,成功的企業家有一個共同的特質:情緒都是比較穩定的。
最近K先生家裡遇到了事情,再一次感受到在這片土地上,萬事皆有可能,萬事卻都不易,因此特別想和大家說:不要等生活為難你時,才後悔過去太安逸。
- 值得看看 -
物流地產研報
物流投資黑名單
- 關注我們 -
編輯︱曉琴 審核︱ 曉琴
copyright ? K先生工作室出品
TAG:K先生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