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金屬、能源誰將更有吸引力?
今年大宗商品交易的方向是否已經發生逆轉?未來買哪一種商品最賺錢?前段時間英國《金融時報》的大宗商品全球峰會上,似乎透露了重要線索。
投行的金屬交易表現四年來首超石油交易。美國金融業分析公司Coalition最新數據,全球前50大投行去年在金屬交易、出售衍生品和其他相關活動的營收為16億元,來自石油領域的營收則為14億美元,四年來金屬首度超過石油。同時這兩方面的收入均為10年來的最低水平,在2008年大宗商品周期頂點時,投行的金屬業務營收達到了39億美元,石油交易收入則高達56億美元。
>>>>難道風口真的轉變了?
近幾年來,金屬買賣對全球頂級大宗商品商來說,確實更具有吸引力。在礦業公司投資不足的情況下,許多金屬市場的供應限制變得尤為明顯,多年來全球的經濟增長,消費者固定有對於鋁、銅、鋅和其他材料的需求,這為大型金屬貿易商創造了有利可圖的套利機會。
而石油價格雖然已經逐漸恢復,但這使得前兩年通過存油賺錢的模式不復存在,而前兩年的存油也只是勉強扭虧為盈,離高回報還差得很遠。
在FT大宗商品全球峰會上,有5家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展開了圓桌辯論,公司分別是Glencore、Trafigura、Vitol、Mercuria和Gunvor。其中Glencore首席執行官Ivan Glasenberg這是在大宗商品回落之後為公司帶來財富回歸的首次公開亮相。2017年金屬部門的營業收入(利息和稅前利潤)超過20億美元,是其石油部門的兩倍還多。而第二家公司Trafigura是25年來首次於金屬交易中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與石油、柴油和汽油等產品的資金等同。
石油行業近年來,由於利潤率不斷降低,行業競爭愈加激烈,以中國的石油行業來看,上游中國石油近7年利潤逐年遞減,直到2017年才有小幅回暖趨勢。由於油田開發的投資周期較長,且很多項目都是油價高的時候投資的,石油上游企業回報率著實不高。再看中游以上海石化為例,近年來也並沒有呈現逐年遞增的營業收益率,相比上游來說,雖然沒有承受前期巨大的資本投入,同樣直到近兩年營收才稍有好轉。
而國外的石油公司同樣也面臨這樣的困境,行業較低的利潤率讓全球最大的獨立石油交易商Vitol上個星期卸任了其董事長,對公司進行整改。分析人士說:「目前石油交易中賺錢的唯一途徑是增加交易量以彌補利潤率的壓縮」。
>>>>為什麼金屬有超過石油的跡象?
1.金屬行業沒有面臨「頁岩油」的衝擊——頁岩油為石油行業帶來了全新的血液,以美國為例,自2010年以來,頁岩油產量快速增長,2017年頁岩油產量約為550萬桶/日,約佔美國原油全部產能的60%,頁岩油已經成為美國原油產量增長的主要來源。而迄今為止,金屬行業並沒有出現類似的技術革命,整個金屬行業依然延續傳統開採模式,供應端不具備新鮮血液帶來的壓力。
2.金屬銅中國需求在全球佔比達到40%,原油中國需求只佔全球10%——中國作為當今世界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之一,近年來的變化越發能夠影響世界格局。中國過去30年的高速發展,表現在經濟實力強勁,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國內穩定而持續增長的消費端。人民對於生活不僅僅只是考慮衣食住行的問題了,越來越注重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中國對於銅的消費量保持著年化5.7%的增長率,而相比起來原油消費量的複合增長率為4.4%。據預測,中國原油需求增長率在2020-2030年間將放緩至1%左右。
3.原油消費未來將會受到電動汽車的衝擊,而金屬會不斷出現「新金屬」的消費——目前世界能源發展處於不斷更新的局面,近年來光伏產業的興起也讓我們對未來的能源結構開啟了重新定位。除去光伏產業,傳統的電力行業都會給原油帶來不小的衝擊,汽車作為消費原油的載體,在世界環保組織提倡使用清潔能源的大背景下,未來電動車汽車一定是逐年增長的,雖然真正實現超越或影響巨大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但是金屬行業則少了這些挑戰,同時還會出現「新金屬」的消費(例如近年才發現的超級金屬「錸」),「敵退我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結論
金屬和石油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但是當今世界格局中,石油還賦予了另一層意義,其強大的戰略意義將強於金屬。如果沒有了石油,大部分車輛都無法運行,我們需要生產資料、食品無法運輸、輪船只能呆在港口、飛機不能起飛,軍事設備無法運行。從這點來說,這就是金屬無法取代的。金屬由於供給收縮,短期出現了超過石油能源,但是隨著供需不斷平衡,金屬勢必將會回歸,而石油最終依然還是會由於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再度實現反超。
※試水石油幣,委內瑞拉能否力挽狂瀾?
※圖說:普京經濟學的逆襲!選前支持率80%,普京連任已無懸念
TAG:鴻網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