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有能力統一天下,卻因英年早逝而功虧一簣

他們有能力統一天下,卻因英年早逝而功虧一簣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的這句開首語說盡了我國歷史的大勢,在這分分合合的過程中,有很多英雄人物,本來可以在分裂的亂世中完成統一的,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功虧一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的兩位,他們有一個相同點,就是英年早逝。

第一個,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禰羅突,漢化的鮮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生於同州武鄉(今陝西大荔)。宇文邕在位期間,擺脫鮮卑舊俗。整頓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國勢強盛。宇文邕生活儉樸,能夠及時關心民間疾苦。推行均田制,改進和發展府兵制度,將府兵指揮權從中外都督諸軍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並開始招募均田戶農民充當府兵,擴大兵源,充實軍事力量,準備兼并北齊。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復領兵七路攻齊。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軍乘勝圍鄴,一舉攻陷,俘北齊後主父子,滅北齊。北齊滅亡後,武帝積極吞併、消化北齊領土,維護統治秩序,並在原北齊境內實行滅佛政策。他雄心勃勃,準備在安定北方後南下滅陳,卻在578年時一病不起,最後撒手人寰,時年35歲。

最後,隋文帝楊堅成功撿漏,在北周的基礎上建立了隋朝。

第二個,後周世祖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

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又稱郭榮。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

柴榮在位期間,提出三個十年計劃,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於是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就在柴榮帶領周軍西敗西蜀、三征南唐、北伐遼國,在即將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時候,柴榮得病被迫撤軍,不久去世,年僅39歲。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黃袍加身,在後周的基礎上建立宋朝。柴榮勵精圖治打拚多年,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反而被趙匡胤取而代之。

兩者一個少數民族,一個漢族,國號都為周,同樣的英年早逝,同樣的有能力統一天下,大家說,這會是巧合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家三哥 的精彩文章:

他為唐朝收復失地,揚威西域,為後人留下寶藏,卻少有人知

TAG:張家三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