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剔成君的41年: 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
原標題:宋剔成君的41年: 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
現在很多人想一夜暴富,想盡各種辦法,做了各種行當,就是想要掙到錢。一方面對哪些賺到錢的人充滿嫉妒,一方面又暗自蓄力,也想要找到辦法,跟那個賺到錢的人做一個產品也好,只要能做,這些人往往是要去做的。但在春秋戰國後期,對於秦國權力階層而言,就是個非常簡單的事情。看過《大秦帝國》的人都知道,秦國權臣魏冉,藉助五國合縱攻打齊國的機會,專註於攻打齊國的陶邑,最終將這座城池納入秦國版圖,更直接的說是成為魏冉的家國領域。
這個陶邑當年是宋國城池中最為富庶的,歷來被稱為「天下之中」,天下富商,皆在此地有所聚集,天下財富,也自在此地有所聚集。宋國這個衰敗的國家,在群雄逐鹿的戰國後期,就呈現著逐年日薄西山的態勢,經公族亂政數代而後,已經無法在中原立足,多年之間數為韓趙魏所攻破,《史記》載:「宋、中山數伐割地,而國隨以亡。」可見宋國之滅,並非一朝一夕,當年宋悼公、宋休公遷都彭城,宋國的大部分土地其實就很可能已為韓國所佔,而陶邑作為宋國的經濟命脈,為列國所覬覦,秦齊楚等強國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允許哪個諸侯國將這裡納入版圖,因此,保持陶邑的宋國歸屬,還是有可能的。
宋國的最後幾十年就是在彭城和陶邑這樣的經濟命脈城市度過,而其後的宋辟公在當時人韓非子的論斷中,是"宋君失刑",是個奢侈荒唐、大興土木的昏庸之君。宋休公當年遷徙都城,為的就是休養生息,所以在位期間還算是中規中矩,沒有過多的參與到諸侯征戰中,由於宋國更為臨近齊國,而且當時齊國國力強盛,因此宋國背後的依靠可能正是齊國。韓非子說「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宋國權臣子罕把持宋國朝政,宋國名存實亡。但是後世對這段時間的宋國記載存在空擋,就是雖然說子罕獨攬朝政,或有說子罕自立的,但在《竹書紀年》中有:「子剔成廢宋辟公而自立,是為宋剔成君。」這個宋剔成君顯然最終控制住了宋國的政局,而子罕是否受到懲罰,還有子罕最終的解決是什麼,這個在史書中都沒有明確的說法。
宋剔成君的在位時間大約有四十年左右,這四十年之間即是戰國時代最為豐富多彩的四十年,魏國在與秦國和齊國兩線作戰的態勢下最終衰落,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在趙國發動深度變革,並最終促使趙國強盛起來。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已經在西方崛起,成為誰也不敢忽視的諸侯國。南方的楚國也不可小瞧,楚國徹底攻滅吳越,並加強對西方巴蜀的防禦和進攻,楚國成為疆域最廣、力量最強的國家。反而是中原的那些正統封國們,宋衛魯鄭等國,基本上就是出於垂死掙扎,強國攻伐通行其間,如入無人之境,這些國家根本就淪為戰爭的通道。宋剔成君的四十年並不好過,外面的世界紛紛擾擾,作為宋國君主卻如同當年的周天子,雖然沒有被國內的朝臣所架空,但外部的威脅更為猛烈。宋剔成君的朝不保夕的感覺,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那時候,宋國人對霸業已經沒有任何期待,貴族們貪圖享樂,推崇商貿,這就更是促成宋國經濟社會的繁榮。但這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假象,如果沒有戰爭,宋國人的美夢還會延續到很久,如果戰爭來了,宋國人的美夢立馬就碎。這段時間關於宋國人的故事少的可憐,就連宋剔成君的往事也少的可憐。宋國的史書已經在數年而後的焚書坑儒中被付之一炬,關於宋剔成君在宋國到底有過哪些政績也就無從知曉,但根據其前後君主的碎片,我們基本上可以如此評價,宋剔成君的前期是在撥亂反正,即是扭轉宋辟公時期的衰退跡象和子罕的獨攬朝政,中期則在諸侯稱霸的戰爭中左右搖擺,重心依然是在發展宋國經濟,後期則可能重新陷入宋國公族的權力爭鬥中,宋剔成君的弟弟宋康公奪位自立,而宋剔成君自己則逃亡到了齊國。如此看來,終宋剔成君任期,宋國始終是齊國的忠實盟友。
※宋後昭公為我們演出的春秋戰國肥皂劇
※宋桓侯的權臣子罕既是賢臣, 又是權臣
TAG:海叔說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