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滅亡後 溥儀的私產去哪了

清朝滅亡後 溥儀的私產去哪了

清朝末年,中國漸漸陷入被列強瓜分的境地,朝廷為了向各國支付戰爭賠款,到處搜刮民脂民膏,關鍵是很多官員還中飽私囊。那麼,朝廷真的是沒錢嗎,非也,至少皇室的私人財產就足夠驚人!

在清朝滅亡大約1年後,南京臨時政府、袁世凱及清朝皇室經過協商,三方決定簽訂一份《清室優待條件》,內容大概就是皇帝退位後的一些好處。值得注意的,其中的優待條件就提到:皇帝辭位之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這一條規定了皇帝私產的保護對象,但又沒說清楚哪些是皇帝的私產。

不過好在清朝當庭和民國政府都達成了一種默契,即宮內所有的東西,包括文物、銀兩等等,說白了,只要是宮內能搬得動的,都屬於皇帝的私產。另外,因為皇帝有很多住處,所以皇宮、熱河行宮、盛京行宮和頤和園內的物品以及一些皇室的田產,應該都屬於皇室私產。

後來,溥儀被迫從紫禁城搬,按規定他不能帶走與歷史文化有關的文物,只帶走了珠寶銀兩等私產。所帶私產中,僅銀兩一項,就達11萬餘兩。除溥儀外,敬懿、榮惠兩太妃出宮時,她們的35300兩存銀和衣服、傢具等也獲准帶走。民國政府在審查方面很是嚴格,當發現溥儀行李藏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仇十洲的《漢宮春曉圖》,當即將兩件文物扣留。

即使政府嚴格把控每個,溥儀還是帶走了很多文物,這些文物也成為了後來他度日的經費。在天津的時候,他就開始變賣文物,以此維持日常的開支。想想也是凄涼,昔日啥也不缺的皇帝也落得這般田地!

溥儀曾經說過,1924年5月份,他跟北京的一家銀行做過一次大交易,涉及金額達到八十萬銀元。這次交易中,溥儀提供的抵押品主要是10多個純金的鐘、還有一些珍珠寶石等。

像上述的交易,溥儀一年大概會進行幾次,漸漸的,他手裡的文物開始減少,尤其是價值高昂的文物越來越少。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這樣糟糕的境況下,當地的古玩商家還統一壓價,如此一來,溥儀想要賣高價也就幾乎不可能。但外國人似乎比中國人「友好」,一次溥儀遇到一位法國商人,出售了一批六十萬銀元的文物,這次交易讓他的經濟情況緩和很多。

打個總結,這樣看來,清朝滅亡後,皇帝的私產去向主要有兩個地方:皇帝自帶、上繳民國政府。而其中皇帝自帶的這部分,又流向外國商人和本地古玩商家的口袋中。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這句話看起來權力很大,但轉眼間,也許一寸土地都不屬於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馬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馬天宇飾演的漢獻帝 並非懦弱無能 只怪他運氣不好

TAG:老馬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