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缺少幾十萬護工的日本 已在用機器人照顧老人

缺少幾十萬護工的日本 已在用機器人照顧老人

作者:Malcolm Foster

當老奶奶親撫它時候,毛茸茸的海豹Paro會溫柔地叫喚。在帶領一群老年人做鍛煉時,人形機器人Pepper會揮動著手臂。筆直站立的Tree會引導殘疾人邁出顫顫巍巍的步子,並用溫柔的女聲說:「右,左,非常棒!」

東京的Shin-tomi療養院中使用了20種不同的模型照顧住宿人員。在這兒,機器人可以自由來去。日本政府希望利用國家機器人領域的專業技術,應對人口危機——老齡人口不斷增長、勞動力卻不斷減少。

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照顧老人需要人們自己動手完成。因此,對西方人來說,讓機器人照顧老人的想法十分震撼。不過,很多日本人卻認為這樣很好,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媒體描繪的機器人總是友好又能幹的。

「這些機器人很神奇。」84歲的Kazuko Yamada在參加完SoftBank Robotics Corp里Pepper的鍛煉課程後表示。Pepper能說出事先設定好的對話。「近年來,很多人都獨自生活,而機器人卻可以陪他們說話,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照顧老人的機器人仍面臨著許多阻礙,比如高昂的價格、安全問題,以及它們是否有用、好用的質疑聲。

對此,日本政府一直在投資照顧老人的機器人,從而應對2025年前日本缺少38萬熟練工人這一危機。

雖然日本政府試著讓外國工人照顧老人,但在這個行業內部,包括日本考試在內的就業障礙仍未消除。2017年末,只有18名外國人獲得了療養證,而該證早在2016年就開始頒發了。

此外,日本當局和公司還寄希望於一個更重要的戰利品——打造一個獲利頗豐的出口行業,向德國、中國、義大利等國供應機器人,因為這些國家也面臨著或將面臨類似的人口挑戰。

日本經濟貿易工業部機器人政策局局長Atsushi Yasuda稱:「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機遇。其他國家也將順應這種趨勢。」

去年,來自中國、韓國、荷蘭等國的100多個外國團隊參觀了Shin-tomi療養院。其中,一些產品已經遠銷海外:松下公司正向台灣運送能夠變成輪椅的機器床,而Paro也成為了丹麥近400個養老院中的「治療動物」。

全球市場極小

照顧老人和殘疾人的機器人大多來源日本製造商。目前,這類機器人的全球市場仍然很小——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16年,其全球市場僅有1920萬美元。

然而日本經濟貿易工業部估計,2035年之前,日本國內的機器人行業將會增長至4000億日元(38億美元)。屆時,三分之一的日本人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牛津大學人口老齡化研究所所長George Leeson稱:「這很可能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所有人都意識到了老齡人口的問題,顯然,機器人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

為了培育該行業,日本政府正在雙管齊下。自2015年起,日本經濟貿易工業部已經提供了47億日元(4500萬美元)的補助,以促進該行業的發展。

日本勞動省也正帶頭推動機器人的發展。為了向全國5000個機構引入機器人,截至今年3月,日本勞動省已花費了52億日元(5000萬美元)。不過,尚無任何政府數據顯示使用機器人的療養院數量。

同時,政府官員強調,機器人並不會完全取代護工。日本經濟貿易工業部的Yasuda稱:「它們可以利用力量、移動性和操作性給予幫助,但他們無法取代人類,只能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如果工人有了更多時間,他們就可以做其他事情。」

那是機器人?

大多數此類設備並不具備機器人通常的形象。根據政府的定義,每個設備都擁有三大組成要素——感測器、中央處理器、發動機或器械。

松下曾利用政府幫助來研發Resyone床。這種床能夠一分為二,其中一半可以變成輪椅使用。Cyberdyne公司的HAL,即混合輔助肢是有動力裝置的背部支撐系統,能夠幫助護工扶人。而需要恢復步行能力的人可以抓住Tree來訓練。Tree由未上市的Reif公司製造,能夠在地面爬行,指示使用者下一步的落腳點,並幫助使用者保持平衡。

在近500家日本養老院內,SoftBank的Pepper被用於進行娛樂、日常鍛煉和初步交流。不過,互聯網集團SoftBank Robotics Corp旗下的SoftBank Robotics的經理Shohei Fujiwara卻表示,有些工人認為Pepper很難設置。他們希望Pepper能夠對聲音指令作出回應,並獨立移動——這些也恰恰是SoftBank希望在今年引入的功能。

價格高昂的解決辦法

可愛、毛茸茸且反應靈敏的Paro在感應到觸摸、對話、光線之後,會動腦袋、眨眼睛並播放加拿大格陵蘭海豹的叫聲作為回應。

「第一次親撫它之後,它動了起來,可愛極了,就好像活的海豹一樣。」 來自Shin-tomi療養院的79歲老人Saki Sakamoto這樣說道。「摸過一次之後,我就愛不釋手了。」

日本國家先進工業與技術研究所總研究員、Paro投資人Takanori Shibata表示,Paro的研發花費了10年時間、接受了近2000萬美元的政府扶持。現在,5000個Paro在全球投入使用,其中3000個在日本。

不過,和多數機器人一樣,Paro的價格十分昂貴:在日本和歐洲的價格分別為40萬日元(3800美元)和5000歐元。此外,松下的Resyone床標價為90萬日元(8600美元),而Cyberdyne的HAL腰外骨骼的每月租金為10萬日元(950美元)。

包括Shin-tomi在內,大多數使用機器人的機構都需要利用地方和中央政府補助支付費用。個人也可以用護理保險購買政府批准的產品,但獲批產品的數量極為有限。

到目前為止,機器人並沒有降低Shin-tomi療養院的員工成本或工作時長。「我們還沒走到那一步。」運營Shin-tomi療養院的Silverwing社會福利公司總裁兼CEO Kimiya Ishikawa說道。「我們引入這些機器人,主要是為了改善工作環境,保護員工不受傷害,讓療養院變得更加安全。」

他表示,Shin-tomi療養院所做的只是提高員工和住宿人員的精氣神:「員工能感到神安氣定,住宿人員也能覺得有所依靠。」

(本文由世界經濟論壇和Reuters聯合發布,作者Malcolm Foster為路透社東京分社社長。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原標題:機器人已在日本用來照顧老年人丨世界經濟論壇博客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阿富汗首都爆炸已致29死52傷 ISIS宣稱負責
土耳其從海外18國抓回80名「居倫分子」 越境執法犯忌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