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的行為和隋煬帝幾乎一樣,為什麼結局完全不同?

唐太宗的行為和隋煬帝幾乎一樣,為什麼結局完全不同?

隋煬帝楊廣,隋朝滅亡的負責人。唐太宗李世民,大唐帝國的奠基人之一,「貞觀之治」的開創者。

將這倆人放在一起相提並論,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這倆人毫無可比性吧?

然而事實上,這倆人的行為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只不過倆人結局不同,因此歷史評價天差地別罷了。

那麼,隋煬帝和唐太宗有什麼相似之處呢?他倆最後又為什麼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呢?

我們先說隋煬帝和唐太宗行為的相似之處。

第一, 倆人都是靠殺親兄弟威逼父皇上台,隋煬帝楊廣最後在皇宮中陪在自己父親隋文帝身邊,結果隋文帝不明不白的死掉了,楊廣之前就利用母親和父親的個人喜好坑了自己的哥哥楊勇,後來更是大開殺戒,將楊勇一脈斬盡殺絕。李世民與楊廣一樣,甚至比楊廣還狠,他在「玄武門之變」中親手射殺自己親兄弟,囚禁父皇唐高祖,然後當了皇帝,李建成和李元吉後代也都被李世民斬盡殺絕。我們看,隋煬帝和唐太宗稱帝過程是不是十分相似?

第二, 倆人都喜歡對外征伐,連年戰爭。隋煬帝一生三征高句麗,親征突厥,大破吐谷渾,在西域召見十幾國首腦,隋朝滅亡就和隋煬帝的這種無休止的發動戰爭有直接關係。而李世民也一樣,他稱帝後進攻突厥,進攻高句麗,與吐蕃、吐谷渾等國都有激戰。僅從對外用兵上,楊廣和李世民倆人可謂平分秋色。

第三, 隋煬帝和唐太宗都在有意的削弱門閥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這兩位皇帝都很重視科舉制度,因為他們看到科舉考試是削弱門閥勢力最有效的武器。這兩位皇帝同時對於那些功勛貴族,門閥世家都有天然的戒心,兩人都不約而同的採取了各種手段打擊限制門閥。第四, 倆人有相近的血緣,唐高祖李淵的母親和隋文帝楊堅的妻子是親姐妹,從這個角度看,楊廣是李世民的表叔。這對錶叔侄看起來確實有幾分相似之處。

既然隋煬帝和唐太宗在行為上有這麼多相似之處,但倆人的結局為何大相徑庭呢?

首先,倆人所處的時代不同,這是最重要的因素。楊廣所處的時代雖然是隋朝繁盛時期,但同時也是社會轉型期,楊廣沒能將主要精力放在內政改革上,而是放在了對外用兵,隋朝滅亡在於楊廣操之過急,將國家資源浪費在了對外戰爭,使得社會轉型期的國家內部資源被耗盡,進而爆發革命。李世民所處的時代恰恰是一個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就可以實現天下太平的時代,其管理難度其實比隋煬帝要小得多。

其次,親身經歷隋末動亂的李世民吸取了隋煬帝的教訓,時刻驚醒他要小心謹慎,剋制自己的慾望,正是這種前車之鑒,使得李世民很重視魏徵之類的諫臣。隋煬帝就沒有這種可借鑒的經驗,他可以說是為李世民提供了豐富的反面教材,間接幫助李世民建立了「貞觀之治」。比如征伐高句麗之戰,李世民就吸取了楊廣大規模用兵導致天下大亂的教訓,轉而用小股部隊長期襲擾敵人的策略。

最後,唐太宗和隋煬帝在選人用人和戰略戰術上確實有差距,李世民的識人用人和戰略戰術水平高於隋煬帝。楊廣徵伐高句麗沒有一次成功,進攻突厥被突厥圍困,相比李世民滅東突厥,降服頡利可汗,楊廣的軍事能力堪憂。在識人用人上,李世民一朝人才濟濟,文武兼備,楊廣任用的人多有才無德如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等人。

以上大概就是李世民比楊廣幸運的地方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朝 的精彩文章:

隋朝名將來護兒波瀾壯闊的一生
身為隋朝公主的她備受寵愛,但是殘酷的皇室鬥爭毀掉了她的幸福

TAG: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