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攝影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攝影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談起攝影,有人會說,不就是按一下快門嗎?其實這說法也不能說全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用手機拍照確實只要構好圖按下快門就行了,甚至用相機的全自動擋也是如此。

那麼有人會問了,為啥那些大師們拍照前總要調一些亂七八糟的參數呢?

其實,這是為了拍出來的照片能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相機又不是神,它哪能知道你想要達到哪種效果?所以,那些亂七八糟的參數就有存在的意義了。我們且不管那些亂七八糟的參數是怎樣設置的,先來看一下下面的問題:當我們按下快門後,相機究竟要做哪些工作才能獲得一張照片?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作為相機的使用者並不需要了解那些看了讓人犯困的光學知識,也不需要清楚相機內部是怎樣工作的,我們要知道的是:當我們按下快門後,光線經過鏡頭最終到達CMOS圖像感測器曝光成像。所謂CMOS圖像感測器,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張黑色的畫布,而光線可以看作是畫筆,大致可以把光線照在CMOS上的過程理解為曝光,曝光結束後經過相機的處理便可得到一張電子照片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光線進入太多/太少會怎樣?我們可以想像下,畫布是全黑的,如果光線進入太少,照片就會偏暗,我們稱之為曝光不足(欠曝);同理,如果光線進入太多,照片就會偏亮,我們稱之為過曝。

曝光過度

曝光正常

曝光不足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通過設置合理的參數以得到準確的曝光,這是攝影的基本原則,我們以後通過調節參數獲取不同效果一定要遵循曝光準確這一原則。

那麼,曝光都由哪些參數控制?

不多不少,就三個。

1.光圈

所謂光圈,可以理解為鏡頭內用來透過光線的孔,孔的大小即為光圈的大小。

光圈的參數在相機或鏡頭上都很容易辨認,一般是字母f+數字,比如f1.8,f2.8,f4,f8等。劃重點了:光圈越大,鏡頭的透光量越大(後面還會說),但數值越小!!!即f後面的數字越小!!!反之,光圈越小,鏡頭透光量越小,數值越大。

說了這麼多,那光圈具體有什麼用?或者說可以實現什麼效果?

首先,大光圈(數值小,比如f2.8,f1.8等)可以實現淺景深,即實現迷人的虛化效果;同時在焦外可拍出迷人的光斑;大光圈還可以提高快門速度,實現弱光環境下手持拍攝。

f1.8

f5.6

那麼小光圈(數值大,比如f10,f16等)就沒存在的意義了?並不是。小的光圈可以實現大的景深,即可以使拍攝的物體從遠到近都較為清晰(虛化小),風光攝影中通常會用到;同時,小的光圈把光源可以拍出星芒效果,比如太陽,路燈等。

f16

f18

2.快門

快門,我們可以理解為控制光線進去感測器的一扇門,快門時間的大小,即為曝光的長短。前面我們把曝光的過程比作光線在感測器上繪畫的過程,那麼快門時間的長短即可以看作光線繪畫時間的長短。快門的參數在相機內一般是以分數形式顯示,比1/200,1/50,1/10,或者是數字+″,比如1″,5″,30″。值得注意的是,當快門時間超過30秒時,是無法通過相機設置的。這時我們可以藉助快門線,利用相機的B門模式進行拍攝,所謂B門就是當我們按下快門時就開始曝光,鬆開快門後便立刻結束曝光(也就是說曝光時間完全由自己控制,你可以曝光1秒,也可以曝光1個小時)。

那麼通過控制快門時間的長短又能實現什麼特效呢?

首先,利用高速快門(小的快門時間,如1/5000、1/2000等)可以捕捉到人眼難以看到的景象,比如飛濺的水滴、奔跑中的運動員等。

1/250秒

其次,利用慢門實現長時間曝光(5秒、10秒、30秒甚至更長)可以拍出超現實的照片。比如車燈拉絲效果、柔化流水、光繪、星軌等。

6秒

25秒

3081秒

3.ISO

所謂ISO,指的是感測器的感光度。ISO數值(如ISO100,ISO200,ISO1600等)越大,相機感測器對光線越敏感,隨之帶來的是照片噪點的增加(畫面不幹凈,畫質變差)。一般來說,ISO的數值越低越好,但是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用低ISO,比如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比如拍夜景或者星空),設定的光圈和快門配合低ISO不能獲得準確的曝光(曝光不足),這時便只能提高ISO以獲得準確的曝光。也就是說,提高ISO只是一種無奈的妥協,所付出的代價就是照片的噪點增加(畫質變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高ISO對噪點的控制必將越來越好。

ISO3200

100%放大後截圖

看到這裡,也許你還是一臉懵逼,也許你還會有很多疑惑,

比如:

我怎麼知道設置什麼參數才合適?

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擋位?

再比如:

為什麼我用的參數跟別人的一樣,別人能拍得這麼好,我拍到的卻是一團黑或者一團白???

。。。

這都很正常。

不要著急,下次我們會談到曝光三要素之間的關係,到時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閑談 的精彩文章:

TAG:攝影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