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研究】尼古拉·科扎諾夫:俄羅斯為何更深介入中東事務
原標題:【俄羅斯研究】尼古拉·科扎諾夫:俄羅斯為何更深介入中東事務
作者單位系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方舟編譯
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中東地區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轉變。一方面,俄羅斯勢力不斷滲入敘利亞、不承認過去伊朗的核能和導彈造成的威脅;另一方面,俄羅斯又在平複利比亞、伊朗、葉門、敘利亞等國的衝突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這讓西方政客們感到不解——俄羅斯究竟是想繼續和中東的合作?還是未來這兩者會有明顯衝突?由於中東目前的戰火已對美國和歐盟的政治、安全都造成了威脅,所以在此背景下,俄羅斯的態度顯得至關重要。
2012年普京成功當選為總統後,為了牽制西方勢力,俄羅斯開始試圖更多地參與到中東事務中來,與該地區武裝的聯繫也愈加緊密,這使得中東的形勢更加複雜。
在2012-2013年期間,俄羅斯當局歡迎所有中東國家就其當下情勢前來談判,原因有三點:第一,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日益緊張,而與中東主導國家的頻繁接觸可以使其不至於完全被國際社會孤立;第二是為了防止中東人民聽信了一些宗教反俄勢力的言論,認為俄羅斯是敵人,從而引起更多騷亂;第三,俄羅斯也在通過這一方法向歐美證明,它在國際事務上依然發揮著積極作用。
自2013年末到2015年,俄羅斯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中東地區的國內事務中,甚至超出了其外交行動的範圍,並在2015年9月開始的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中達到了頂峰。而至於為什麼俄羅斯對中東地區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由於所謂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俄羅斯經濟受到重創,總損失至今都無法估計。例如,在卡扎菲政權結束後,羅斯波隆出口公司估計損失至少四十億美元。同時,俄方的政治也受到負面影響。卡扎菲政權的結束和阿薩德的前景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俄羅斯與利比亞和敘利亞的關係,為了避免出現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俄羅斯極有可能會全力支持阿薩德。其次,「阿拉伯之春」阻礙了俄羅斯發展與中東國家的關係——倘若俄羅斯支持阿薩德,那麼其他國家則很可能會選擇對其避而遠之,減少合作。第三,俄羅斯對阿薩德的支持在該地區穆斯林社區中引起激烈反應。如果不能與中東伊斯蘭宗教團體的領導人保持友好關係,那麼俄羅斯的政治穩定也將變得難以實現。
其次,俄羅斯也是出於邊境安全的考慮。美國和歐盟對烏克蘭虎視眈眈,因此為了減少由此帶來的威脅,俄羅斯本著「抱團取暖」的態度,意在加強和中東國家的聯繫。
除此之外,伴隨著全球石油價格的波動,俄羅斯的國內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而合併克里米亞、國際制裁和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也在給國家預算施加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可靠的收入來源變得極為重要,這就是為何俄羅斯改變了對中東商業機會的看法。因此,俄羅斯在中東的經濟活動、以及俄羅斯與該地區在2012年至2017年之間的貿易額都大幅增加。此外,儘管伊朗等國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但俄羅斯依然相信,與中東國家合作可以有效地穩固其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大國的地位。
從這些原因還可以看出,俄羅斯在該地區的戰略包括幾個要素:首先,俄羅斯利用其在該地區已有的影響力,公開表示有意與該地區的每一個合法力量對話;其次,俄羅斯在與各方會談時堅持捍衛自己的原則和利益;第三,俄羅斯正試圖恢復以往的國際地位,在該地區和美國相抗衡;第四,俄羅斯在與中東國家的對話中求同存異,力求達成共識;最後,俄羅斯將經濟重點放在具有市場優勢的領域上,包括核能、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化工、太空、武器和糧食。
不過,俄羅斯在中東的活動也受到了諸多限制。很多時候,俄羅斯在中東問題上的成功,往往是由歐盟和美國的政策失誤導致的。這表明,隨著西方國家在政策上的不斷改進修正,俄羅斯的行動能力將會受到很大限制。而在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與歐美相比,俄羅斯均處於劣勢,所以在受到國際制裁的同時還想在中東擴大影響,並非易事。
但在未來,俄羅斯卻有許多領域可以與西方密切合作。首先,俄羅斯有意阻止中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俄羅斯還希望就敘利亞的未來進行更廣泛的國際討論,以減少地區的不穩定。最後,還有經濟合作的機會。例如,俄羅斯公司表示,希望與外國公司組成能源聯盟,開發中東的油氣資源。
綜上所述,西方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交流與信任是很重要的,即使結果並不會立竿見影。俄羅斯希望作為一個國際參與者的角色,去處理國家間的事務,希望自己的觀點可以被考慮甚至採納。歐盟和美國的確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強調底線,但更應該看到俄羅斯的積極作用。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國關國政外交學人平台觀點
文章來源:文匯報;國關國政外交學人微信公眾平台編輯
TAG:國關國政外交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