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35歲以後想要離職了,面對中年危機,你還能做什麼?

35歲以後想要離職了,面對中年危機,你還能做什麼?

去年的時候,華為辭退一批34歲以上的員工,再加上中興公司辭退了一位35歲的老員工導致老員工跳樓自殺,這些新聞不得不說讓很多人開始思考,等到了35歲以後,面對中年危機,你還能做什麼?

1、35歲以後你能做什麼,取決於你35歲之前做過什麼

在職場上有過一定時間和經歷的人相比都應該聽說過戰隼老師。作為職場領域的自媒體專家和時間管理領域的導師,現在每年公眾號讀者在全公眾號上排名前三的他是這樣回憶他35歲之前的人生所做過的事情的。

1、積累了很多可以遷移的技能,在做軟體開發、項目管理和管理諮詢時積累的經驗,可以直接用培訓師、諮詢、產品開發、運營微信公眾等工作中。這些技能大都是通用類技能,不管是創業、打工還做自由職業者,基本上都能用得上。

2、通過堅持在網上寫BLOG,在豆瓣、知乎等平台建立了個人品牌,擁有一定的影響力,不管想做什麼,很容易就能找到合作夥伴和願意付費的人群。

3、積累了不少的人脈圈。不管是在現實工作中,還是在網路上都認識了不少朋友。當自己遇到困難時需要幫忙,可以輕易找到相關方面的專家來進行諮詢和幫忙。讓自己少犯了很多錯誤。

4、花了幾年時間,建立了多條收入來源。哪怕某一個方向出現問題賺不到錢,也可以很容易用其它方式來賺錢。在面對困難時,有很大的選擇餘地。不會因為單一渠道或行業出問題,而沒有收入的情況。

所以你看到了嗎,其實你能做什麼,取決於你積累了什麼。當你積累的足夠多,其實你自然不用擔心你會下崗或者離職。因為就算離職了那又怎樣呢?你還是能在別的公司甚至別的領域打開一片新天地。

2、你能到用人單位對35歲員工的期待嗎?

用人單位對40歲的人是什麼期望?非常熟悉一個部門的運作和管理,無論是作為一把手還是二把手,都能駕輕就熟,順利開展工作;腦子反應快,經驗豐富,能撕逼能吵架能處理問題;非常熟悉一項業務,屬於行業內的知名人士;對某個領域有非常深刻的認知水平;說白了各位看看單位裡面35-40歲的那種業務骨幹或者部門副總啥樣,打個八折就是用人單位的期望水平。

如果你的水平還達不到市場期望水平的八折,那用人單位雇你幹啥?

3、建立你的核心競爭力

在現在這個時代,最不值錢的,就是千篇一律,就是你能做的事情,有一把人都能以比你更低的價格做到。而到了35歲,這個人生的轉折點,你更需要的,就是要凸顯你個人的特色。

當面目模糊的專業人土越來越多,人們就只記得有特色的人,而且會跟其中認同的人開始持續地在圏子裡面放大自己的影響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強化你的特色,你的職業身價就會越來越高。

所以在35歲之前,你可以用幾年的時間去嘗試,去找到你真正感興趣並有動力持續做好的領域,然後抓緊時間提高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比如說這樣一份履歷:

某985高校碩士畢業

第一份工作是IBM的銷售經理,3年半,月薪6K;

第二份工作是某大型國企的甲方工程師,1年半,月薪12K;

第三份工作是某央企的項目經理,3年半,月薪18K;

第四份工作是某央企的售前諮詢總監,1年,月薪25K;

10年的經驗讓他從項目的需求、諮詢、投資、做局、招投標、合同、法規、項目實施、項目交付、項目管理上都有了基本的知識積累,加在加上這麼多年來考了這種證書,也積累了一些技能。所以你能做到這樣的一份履歷,就算跳槽也只會被搶著要,還存在失業這一說嗎?

其實說了這麼多,概括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你需要做到的,就是持續的學習,即使在工作領域裡,也要不斷的學習,積累各種能力、經驗、人脈。只有這樣,當中年來臨時,你才不會陷入危機。

我是職場達人傅一聲,歡迎你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傅一聲 的精彩文章:

寧花幾十萬,也要進銀行做兩三千的工作,原因在這裡!
北大教授被質疑學術造假,卻用網路直播賺4000萬,這到底怎麼回事?

TAG:傅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