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班牙聖周見聞錄

西班牙聖周見聞錄

聖周(英語:Holy Week;拉丁語:Hebdomas Sancta),在基督教傳統中,是復活節之前的一周,用來紀念耶穌受難。

在西方基督教傳統中,聖周是天主教禮儀年曆里大齋期的最後一周。包括了聖枝主日、神聖星期四和耶穌受難節,從聖枝主日開始直到復活節前夕,不包括復活節。其中,從星期四至六的這段時間,被稱為「逾越節三日慶典」,是基督徒禮儀生活的高峰。

—— 維基百科

如wiki所述,聖周是一個純粹的宗教節日。幾乎每一個聽說我去專程去西班牙看聖周的朋友都會問我:你信教嗎?

我不信天主教。但我是有神論者、散漫的佛教徒。然而欣賞宗教或民俗活動,跟信仰沒多大關係,只跟個人喜好有關。有的人旅行喜歡看景點,有的人喜歡看博物館,有的人喜歡吃吃吃,有的人喜歡買買買,而我就比較貪心了,我又要看這看那,又要吃,又要買買買,宗教和民俗活動更是統統不能放過。在我眼裡,去西班牙看聖周,同去慕尼黑看啤酒節、威尼斯看狂歡節並無分別,可能就藝術性而言,西班牙聖周還更勝一籌。

聖周遊行出現的都是十六十七世紀木雕大師們的傑作啊!去年慕尼黑Kunsthalle舉辦了《西班牙黃金時代》藝術展(觀後感點這裡),展覽展出了許多黃金時代的聖像雕塑,其中一個展廳放映了一段西班牙聖周短片:巧奪天工的木雕、莊嚴的音樂、神秘的氣氛、虔誠的信徒,我們被這支短片深深吸引,當時就下定決心要去安達盧西亞看聖周。當我們果真來到影片中的科爾多瓦,身臨其境,在茫茫夜色下、在宏偉的大清真寺教堂門前、伴隨著南部獨有的聖樂saeta、一尊精美的十字架出現在聖煙之中,只覺得這場旅行實在太難忘太值得了!

聖周遊行從聖枝主日(棕櫚星期日)開始,一直進行到復活節當天——我還真不知道西班牙人連黑色星期六都有活動,在德國,這一天猶如死一般寂靜,教堂也不敲鐘和舉辦宗教儀式。相比安達盧西亞聖周鮮花似錦、烈火烹油的鬧猛,德國復活節是一個極其沉默的假期,耶穌受難日禁止跳舞、賭博、足球比賽,拜仁州甚至還有法規整個復活節假期都不允許馬戲團表演。

不過西班牙也有南北差異,在西班牙北部,聖周遊行莊嚴肅穆,而在安達盧西亞尤其塞維利亞,聖周已是國際旅遊節,氛圍輕鬆,(聖像不出現的時候)甚至有些歡脫。最不可思議的是,(聖像不出現的時候)大多數觀眾居然在嗑香瓜子!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那麼多老外嗑瓜子,磕完瓜子殼直接吐地上!一夜過去,遍地都是瓜子殼,看得我相當嘴饞,但是往地上吐瓜子殼這種事,究竟還是做不出來。現在想想,至少買一包西班牙香瓜子嘗嘗看啊,好憂傷。

除了嗑瓜子,本地群眾大多正裝圍觀,男士西裝套,女士小黑裙,男孩西裝短褲,女孩則打扮成西班牙公主模樣。看衣著很容易區分本地人和遊客,穿狼爪和北臉的基本德國人沒跑了(憂傷地看了一眼穿著狼爪的小章魚)。

聖枝主日這天,很多圍觀群眾手拿晒乾的金色棕櫚葉表示歡迎耶穌進城。遊行經過的街道,臨街陽台的主人紛紛掛上紅布以表莊重,有些還插上金色棕櫚裝飾。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每個教堂都會出一支隊伍,一座城市有多少場遊行,就要看城市多大了。科爾多瓦這樣的小城,每天大約五到六支隊伍,而塞維利亞每日八到九支,耶穌受難日當天多達十三隊!遊行時間短則4、5小時,長的8-10小時,一般下午開始,個別隊伍凌晨三四點才結束。

遊行開始前夜,許多白日關閉的教堂都敞開大門,露出兩座聖像。這是我見過最小的一間教堂,正在開誓師大會。

最佳觀看點當然是所有隊伍都會經過的市中心、大教堂,這些位置都留給電視台、嘉賓和買了座位的人。大多數人都站在街道兩邊,經驗豐富的本地人還會自備摺疊椅。

遊行隊伍十字架開道,依次由Nazareno(即戴著錐形只露出眼睛的西班牙尖帽Capirote的人)、兒童、神職人員、耶穌聖像(Pasos)、抗聖像的「轎夫」(Costalero)、懺悔者、樂隊、Nazareno、神職人員、聖母聖像(Pasos)、黑紗女郎、樂隊組成,每支隊伍都有數百人。塞維利亞同時能有三四千人在遊行。

圖片來自http://bartapassevilla.com

圖片來自sixtblog

Nazareno這個名詞可能出自宣聖會(Church of the Nazarene),這些頭戴尖帽身穿斗篷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衣物顏色和胸口的刺繡代表他們所屬的教堂或宗教團體。這身造型雖然被3k黨盜用,真正的來源則是中世紀懺悔者裝扮,我在格拉納達的刑罰博物館門口見到了類似的犯人服飾。黑色代表死亡,紫色代表懺悔,紅色代表鮮血——其他就記不住了,更不要說那些又黑又白、又黃有紫、又紅又綠的。

持華麗十字架開道的Nazareno

很多朋友問,Nazareno只露眼睛,外形略顯可怖,小章魚怕不怕?第一次看到是有些害怕的,我告訴她這些是兄弟會的兄弟,她說「哦,是兄弟啊」然後就沒事了。話說人類不是只怕未知的東西嗎?只要給它們命名就不再害怕了。

有趣的是,因為大多數Nazareno手持長蠟燭,每當隊伍停下,周圍的孩子就會一擁而上,請Nazareno給他們滴蠟燭球。很多蠟燭球看起來至少有蘋果大,甚至有哈密瓜大小,不知道是不是一年年攢下來的,至於芯子是什麼——我見到有很小的塑料泡沫球,也有團成球形的鋁箔,甚至有娃徒手接蠟燭油,再把那一小塊蠟燭油慢慢澆築大。小章魚當然也躍躍欲試,我說你要了沒用明年我們不來了,蠟燭球養不大。(明年還想來)

遊行過後,街面上留下密密麻麻的蠟燭油。不同隊伍有不同顏色的蠟燭,一條街走過多支隊伍的話,就會看到不同顏色蠟燭油重疊交錯,(在被踩黑前)非常美麗。環衛工人會刮掉嗎?

Nazareno手心、口袋裡還藏著一些紀念品,比如印有聖像的卡片、耶穌項墜、糖果(?)等等,經驗豐富的孩子會挨個討要,小章魚馬上學會了,小手伸得老長,她是觀眾中唯一的亞洲小孩,無比引人注目,結果無論是卡片還是糖果都滿載而歸。

與其他顏色的Nazareno相比,黑衣黑帽的Nazareno比較嚴肅,很多人光著腳,一般不說話,圍觀群眾也不發聲打擾他們。

科爾多瓦的特色:沉默兄弟會

遊行全程鴉雀無聲

想說下面這服飾有點眼熟......

兒童團都是十歲以下小孩,最小的不過一兩歲剛剛會走路,一人挎個小籃子,裡面裝著糖果,邊走邊吃,有成年女性陪同,也有家長跟在隊伍兩側。晚上就看不到兒童團了,別說小孩不能走完全程,到了凌晨時分,Nazareno、黑紗女郎也不剩幾個。

懺悔者(Los Penitentes )穿著和Nazareno款式相同的長袍,戴著只露眼睛的黑色尖帽子——但沒有支撐Capirote立起來的錐形內襯,所以帽子是軟榻榻垂在後腦勺的。他們肩抗十字架,很多人光著腳,或穿黑色麻鞋,甚至有腳戴鐐銬、拖著鎖鏈前進的,可以說非常虔誠了。據說光腳的人篤信自己神靈護體,不會腳疼。

黑紗女郎(Mantilla),起源於中世紀婦女進教堂必須佩戴面紗的傳統,如今是西班牙宗教節日服裝。黑紗什麼花紋都有,長過臀部,由一把像是珍珠貝母或玳瑁製成的大梳子固定在頭頂。衣服鞋子並不統一,年長女性穿黑色西裝套裝較多,年輕妹子目測基本是私服。牛逼的是一些穿黑色高跟鞋的老太太,白天見到她,晚上還跟著走,虐腳大概和光腳一樣表示虔誠?

西班牙女郎真的很漂亮很漂亮

每支隊伍有兩尊聖像(Pasos),第一座是耶穌像(通常是耶穌受難:釘十字架、抗十字架、被羅馬士兵趕著走等),第二座是聖母像,這個順序象徵聖母迎接兒子復活。比較特別的神像有塞維利亞的「三座十字架」、格拉納達「最後的晚餐」,還有不知道出處只在圖片上看見過的聖母憐子等。

科爾多瓦羅馬橋上的十字架

聖母像一般轎子狀,點燃無數蠟燭

有人專門扛著梯子跟在轎子邊

蠟燭滅了他就爬上去點

這些聖像被放在寶座(trono)上。trono鑲金嵌銀(有些看起來就是純銀的),裝飾有大量飾品、蠟燭、新鮮的鮮花,每一座trono都重達數千公斤。專門的「轎夫」(Costalero)隱藏在trono的幕布下面,約有24-48人,因為抗trono非常累,每走一段路,Costalero就要換人,換下來的Costalero在路邊吃喝休息片刻,便會跟上隊伍換班。每當trono重新抬起,圍觀群眾便會為Costalero鼓掌叫好。這些Costalero有志願者,有專門的工會,甚至有「贖罪」的懺悔者(犯罪分子??)。抗聖母像的Costalero還有不少強壯女性。

戴著頭巾的就是Costalero

科爾多瓦遊行前,一輛洒水車往地上噴了白色液體線,JJ認為這是給只能看到腳下的Costalero指路,而我覺得幕布遮了光根本看不清地面。而且其他城市僅僅洒水而已。專門有人指揮Costalero走、停、轉彎。

一方面trono極其沉重,速度緩慢,經常需要換手,一方面遊行隊伍眾多,路口相逢時需要等候交通指揮,加上點蠟燭、唱歌、搞點小儀式、出點小狀況等等,遊行速度非常非常慢,通常需要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才能看完一支隊伍兩座聖像。

當聖像走到面前,所有人扔掉/吐掉瓜子,一瞬間換下嬉笑的表情,尤其是耶穌受難像出現的時候,四下鴉雀無聲,人們保持安靜(並掏出手機拍照),如果此刻有人說話,一定會被周圍人噓。聖像經過面前,觀眾紛紛伸手觸摸trono,有的人還會在胸口畫十字。我也乘勢摸了,銀子!

聖像停下的時候,經常有人唱歌,耶穌像通常伴隨著懺悔者呢喃般的合唱,而聖母像則是女聲合唱。有時會出現男聲獨唱,曲調古老蒼涼,帶有安達盧西亞獨有的阿拉伯風格。我在安達盧西亞艷陽下聽過,也在凌晨昏暗的聖山聽過,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歌聲響起,數千人所在的街巷便會異常安靜,我一點都不知道歌詞是什麼意思,但我感覺心神激蕩,彷彿有什麼向我打開了,似乎窺見了一些嶄新的東西——不是宗教上的。當然按jiangdoudou的話說,這音樂,這氣氛,不就地入個教都感覺不好意思。

樂隊跟在聖像後面,通常演奏國歌,以及安達盧西亞獨有的「saeta」聖樂——一種帶有阿拉伯風格,情緒強烈,極為悲壯的聖周音樂,演奏多使用鼓和小號。saeta猶如敘事詩般,令聞者隨著曲調跌宕,心境亦隨之震撼起伏。

從棕櫚星期日到耶穌受難日,六天來,我每天都會看兩三支隊伍的遊行。在白天、在夜晚、在凌晨、在街上、在小巷中、在河邊、在餐館裡、在陽台上。。。聖周遊行無處不在。審美疲勞?怎麼會,如果不是帶著娃我能跟著走六天!完全不懂西班牙語,直到最後兩天才搞明白遊行線路圖是怎麼一回事,因此雖然意外得遇聖像出教堂的場面,卻沒有看過一次聖像回教堂,也算聖周之旅的遺憾了。留個念想,聖周,江湖再見!

本來還想發一些視頻,因為在等審核能過的話發個合集吧。更多的遊行照片同遊記、吃吃吃、買買買慢慢連載,哪怕不看聖周,塞維利亞、格拉納達、科爾多瓦都是無比美麗難忘的旅行目的地,一定要推薦給熱愛美好的你們

下期推薦住宿:

可以躺著看阿宮與阿爾拜辛全景的房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畫的奈 的精彩文章:

TAG:畫畫的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