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照片:北京內城1901年,雜草叢生的老建築

老照片:北京內城1901年,雜草叢生的老建築

神武門,是紫禁城北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門,後因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名神武門。內設鐘鼓,與鐘鼓樓相應,用以起更報時。但皇帝居宮中時,神武門上的鐘不鳴。有三門,帝後走中間正門,嬪妃、官吏、侍衛、太監及工匠等均由兩側的門出入。清代選秀女,將嬪妃迎入宮中均走此門。

北京是五朝古都,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護城河。護城河顧名思義,就是護城的河。而河與城配伍,就成了歷代王朝一種堅強的防禦體系。北京的護城河分為外護城河和內護城河。內護城河又叫皇城護城河,皇宮(紫禁城)護城河,俗稱筒子河。筒子河是北京護城河僅存比較完整的護城河。

現在的紫光閣,大體上是乾隆二十五年和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時的原貌,體量宏偉高大,閣面闊七間,前抱廈間面闊五間,是兩層重檐樓閣。閣前有四百餘平方米寬敞的平台,白石圍欄,雕龍望柱,更襯托著閣的雄偉。閣後建武成殿,並以抄手廊與紫光閣相聯結,形成了一個典雅、肅穆的封閉院落。

北海萬佛樓在極樂世界後,並於極樂世界統稱小西天。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此處淪為日軍司令部,樓中金佛盡被掠奪,後此處漸荒廢。萬佛樓於1965年因破舊不堪,當時財力匱乏,且又不被重視,而被當作危房拆除。萬佛樓,今只存普慶門、寶積樓和八方亭。

景山,元代,這裡有座小土丘,名叫青山,屬於元大內後苑的範圍。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宮時,曾在這裡堆過煤,所以又稱煤山。由於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又是皇宮北邊的一道屏障。明清時園內種了許多果樹,養過鹿、鶴等動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園,山上曾叫萬歲山。清順治十二年,改名為景山。

文淵閣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文華殿後,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書樓。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下詔征書,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文華殿後之皇宮藏書樓建成,乾隆皇帝賜名文淵閣,用於專貯第一部精抄本《四庫全書》。

千秋亭位於北京御花園內澄瑞亭以南,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亭平面呈形,是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廈形成。四面抱廈前各出白玉石台階,周圍白玉石欄板,綠色琉璃檻牆飾黃色龜背錦花紋,檻窗和隔扇門的槅心都是三交六椀菱花,梁枋施龍錦彩畫。

永安寺建於北海公園瓊華島南坡,位於北京。瓊華島是北海中的一座圓形山島,從十一世紀起這裡就成為皇家苑園,島上遍布殿閣亭台,宛若仙境。公元1651年清代在前殿廢殿的基址上建起了一座藏式白色喇嘛塔,並在塔前建寺,從此,瓊島又名白塔山,亦名白塔寺,公元1743年重修後,更名永安寺。

大高玄殿,明清皇家道廟古建築。大高玄殿位於北京皇城之內,北海公園之東,景山之西,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大高玄殿臨街大門是並排的三座門,此地又俗稱「三座門」。現存古建築約1600平方米,基本上保持了原建風格。---【北京,1901年。攝影資料:小川和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影閣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老街老巷中的茶館,天府之國1941年
老照片:五十年前的韓流,漢城明洞商業街

TAG:舊影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