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最具家國情懷的一個村
「儲士」這個村名,在原平的520個村名里,當屬最具家國情懷者之一。
儲,即儲備之意。士,稱為士大夫時,可以指軍隊中的將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權和州郡縣供職的官吏的泛稱;稱為士人時,則一般特指具有較高封建文化素養、從事精神文化活動的知識分子。所以,顧名思義,「儲士」就是為國家儲備人才。
這個村名委實有點意思。
《原平縣地名錄》中這樣解釋:「相傳,該村原叫初寺村。清乾隆乙酉年(1694),村內張三奇考中進士,後改初寺為儲士,意為出官之地。」
其實,不必「相傳」,這個村原來就叫初寺。現存明天啟六年《重創觀音廟碑記》載:「古崞之東有初寺村,村東有觀音廟,初建不知何代。」而進士張三奇的信息資料,錄之有誤,連清乾隆乙酉年是公元1765年也搞錯了。
張三奇,清乾隆辛酉科(1741年)舉人,乾隆乙丑科(1745年)三甲第181名進士,以進士出任河南永寧縣知縣。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任內鄉縣知縣。內鄉縣衙是中國縣衙的典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次大的毀壞災難,在清順治、康熙年間,逐年修復。而於乾隆、嘉慶、道光間,又幾經修繕,所以張三奇的功績就有一項捐俸修衙。之後,這位「內鄉縣」終老於異鄉,只在家鄉儲士村南留下一通親自撰寫的碑銘。這是清乾隆三十三年《重建妙道真君祠碑記》,張三奇開筆即寫:「吾家初寺村,南原上舊有神祠,創自明代,鄉人奉祀。」其落款為:賜同進士出身、前知河南永寧縣、現知內鄉縣事、軍功加一級、記錄三次張三奇。
細究「初寺」,並非無由。據碑銘遺存記載,儲士村曾有一處寺院,名澹寧寺。「澹寧」一詞,語出「澹泊寧靜」,應是一座天下獨有的寺院,故名「初寺」。此寺規模相當大,清道光十五年的碑文中就記有好多建築,如妙道真君祠、閻王殿、水草廟、伽藍殿、伯雨廟、趙武靈王廟、龍王殿、魁星閣,南北觀音廟等。現存寺院遺址在儲士村南山腰台地,下臨長樂河支流。遺址東西長約40米,南北寬約20米,總面積約800平方米。碑石全部仆地,而幾株松柏樹依然高聳。
地處山區的儲士村,背靠山麓,面臨山澗,那街那巷被石頭鋪平,那院牆那地堰用石頭壘築,石頭井台,石頭錐臼,石頭門洞,石頭水渠,就連窖蓋也是用石頭雕刻成的,真精緻。
就在這個石頭天石頭地的石頭村,仍然較為完好地保存著兩處古迹:關帝廟和戲台。
關帝廟,現僅存大殿。據梁架題記,始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清同治六年(1867)重修。坐北面南,東西長13米,南北寬6.4米,建築面積83.2平方米。石台基,面寬五間,進深六椽,七檁前帶廊構架,單檐硬山頂。殿內原塑像已毀,後來裝置的門框頂遮著一塊長120厘米、寬50厘米的「浩氣千古」木刻匾,山牆旁藏有清同治十三年碑刻一通,牆面上殘存大約5平方米壁畫,為關公故事,依然可以看得見「古城相會翼德怒」、「關公怒斬龐德」、「卧牛山下收周倉」等內容。
關帝廟對面是一座古戲台,始建年代不詳。牆壁上有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戲班的題字,為清代遺存。戲台坐南面北,東西長9.4米,南北寬6.3米,佔地面積約59平方米。石台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後廊式構架,前歇山頂,後硬山頂。
與戲台並肩而立的是過街門樓上方的觀音閣,面寬一間,進深二椽,毀損較為嚴重。
儲士全村124戶,410多人,有耕地1567畝。近年來,白石村蘭眉貴投資建設紫荊山莊,開發儲士村鷹愁梁下的鄉村旅遊項目,沉寂的山村一時熱鬧起來。目前,儲士鄉村旅遊規劃已經過省旅遊局的評審,即將成為原平繼於家溝之後的又一個鄉村旅遊示範點。
在儲士村的街巷內行走,只有濃濃的鄉愁。這千年鄉愁,依然是家國情懷,依然是文脈延亘,依然是精神皈依。人說:記得住鄉愁,即有心安處。
初寺這個村名其實挺不錯的。
更多精彩,請點擊下方藍字:
【原平方言「小閨女」】
【狗日的那一次同學聚會】
【原平大陽村的「鎮村之寶」】
TAG:原平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