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孩子總嫌父母啰嗦?看傅雷是怎麼「絮叨」孩子的,家庭教育太重要

孩子總嫌父母啰嗦?看傅雷是怎麼「絮叨」孩子的,家庭教育太重要

文|詹茜卉

1981年《傅雷家書》出版以來,重印20多次,發行量超過一百萬冊。金庸曾評價《傅雷家書》是一本「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的書。

孩子總嫌父母啰嗦?看傅雷是怎麼「絮叨」孩子的,家庭教育太重要

傅雷

傅雷的長子傅聰先生是著名鋼琴家。既不唱歌也不會樂器的傅雷之所以會讓傅聰從小苦練鋼琴,不僅是出於他本人對音樂的熱愛。一次和朋友的談話讓傅雷了解到,有絕對音感的人非常少,而傅聰恰恰具備這個天賦。曾留學法國的傅雷也深知,無論在巴黎還是在舊中國,一個二流藝術家的命運都是可悲的,因此他讓長子傅聰退學,全力練琴,卻不讓次子傅敏走從藝的道路。傅雷對學位、應試也持不以為然的態度,在1965年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認為教育當以人格為主,知識其次。」

事實證明傅雷的眼光是準確的,培養方法也很有效,20世紀50年代,不到20歲的傅聰就展現了出眾的才華。1954年,傅聰獲得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瑪祖卡」最優獎,並被波蘭政府看中,向我國提出了留學邀請。傅聰因此在國內贏得了不少讚譽,臨行前,著名作曲家賀綠汀還為他舉辦了歡送會。傅雷的家書也從這一年開始。

面對兒子的成就,傅雷在《文匯報》上發表了《與傅聰談音樂》,文章是以傅雷提問傅聰回答為形式,既有考核學業的感覺,也有向音樂專家請教的意思。有幾處傅雷還頗為驕傲自得地問道:你對文學美術的愛好對學習音樂有什麼幫助?我經常寄給你的學習文件是不是對你的學業也有好處?這些高調的言論在後來成為攻擊傅雷為右派的彈藥,一篇批判文章的題目是「傅聰的成功是傅雷的鞭子還是黨的培養」。

傅雷曾在信中對傅聰說:「我是你的『舵工』,對你的責任最大。」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傅雷負擔起兒子的一部分文化課,自編了國文課本並用手抄本來教。在傅聰成年後,傅雷雖然和兒子遠隔重洋,但仍事無巨細樣樣過問,比如批評手插在兜里的習慣、吃飯手要放在桌子上面等等。傅雷譯成《藝術哲學》一書後,認為對傅聰的藝術事業會有幫助,就手抄了前四章寄過去,殷殷之情令人動容。

孩子總嫌父母啰嗦?看傅雷是怎麼「絮叨」孩子的,家庭教育太重要

傅雷與傅聰

從1954年1月開始,直至1966年傅雷去世,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只在1958年有數月的中斷,正是由於傅聰的「出走」風波。當時傅雷被錯劃為右派,兩個月後傅聰得知父親的消息,又了解到自己回國後要「深入鄉村」。傅聰既不願做「兒子揭發老子」的事,也不想中斷練琴,在一位英國教授的協助下從波蘭出走英國。

這件事對傅雷的打擊非常大,老友回憶說他當時驚訝的神情「頓如霜打雷擊」。傅雷父子都是堅定的愛國者,在上海二三十年代度過青少年時光的傅雷,曾親見自己的同學冤死在租界巡捕手裡,對帝國主義有著切身的體會。在傅聰出走這件事上,傅雷認為自己負有重大責任。即使後來同傅聰恢復了書信往來,傅雷還會時不時表示兒子的出走「太傷民族自尊心」。傅聰後來娶了美籍猶太裔小提琴家梅紐因的女兒,岳父對出走他國、變更國籍這些事看得很淡,對此傅雷給出的理由是,他們的民族早已習慣這類事情而不以為可悲了。

在此之前,傅雷經常「上書」報告自己與兒子的溝通情況,比如在1956年因兒子參加國際比賽一事他曾致信夏衍:「從1954年8月到現在,我和他寫了七十九封長信,近二十萬字,其中除了討論音樂、藝術、道德、工作紀律等等以外,也重點談到政治修養與世界大勢、思想認識。國內的一切重要學習文件經常寄去,他也興趣甚濃。……波匈事件後,已寫了兩封長信,告訴他我們黨的看法,從他小時候起,我一向注意培養他的民族靈魂,因為我痛恨不中不西、不三不四,在自己的泥土不生根的藝術家。」這次出走事件轟動一時,後來在周恩來、陳毅的過問下,中斷的通信得以恢復。

之後傅雷得到平反,傅聰也在鄧小平的批示下回了國。這段出走與歸隊的多舛命運在傅雷身後結束,隨之解凍的,還有父子的通信集。《傅雷家書》出版後曾引起爭論,面對相對超前的教育理念,讀者紛紛討論「要不要傅雷這樣的爸爸」,甚至還有讀者來信稱,很慶幸自己沒有絮絮叨叨又如此嚴格的父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茫茫南與北,道直事難諧:李白失敗的第一次求官之行
李白為求官都向侄子低頭,被侄子說「不知天高地厚」仍送上奉承詩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