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俗文學研究呈現哪些新學術增長點?
民歌、民謠、戲文、地方戲、彈詞、寶卷……等俗文學類型佔據著中國文學的半壁江山。近30年來,大量包含俗文學的新材料的發現,進一步拓寬了中國俗文學研究的視野。中國古代雅、俗文學之間呈現怎樣的關係?21世紀以來,中國古代俗文學研究呈現了哪些新的學術增長點?就相關問題,西華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伏俊璉接受了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的採訪。
記者:據您觀察,在悠久璀璨的中國古代文學長河中,俗文學佔據怎樣的分量,俗文學是如何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生長」,相比於「雅文學」,俗文學的創作與傳播有著怎樣的特點,在中國古代社會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伏俊璉:俗文學在中國文學中上的地位,我是這樣理解的。文學起源於民間,這是學術界的共識。各種類型的文學,幾乎都是從民間生成,經歷了從俗到雅的過程。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說一說,就是文學的自覺。現在學術界講文學的自覺,主要著眼於時間段,有魏晉說、西漢說、先秦說等。其實就「主體」來說,「自覺」主要是就文人階層來說的,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對文學始終處於一種混沌的理解,至今的農民和普通勞動者,還是處在文學不自覺的狀態之中。就文人而言,對不同文體的自覺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屈原有《離騷》《九歌》等詩,「離騷」據漢代人解釋,就是離憂,抒發憂愁的意思。《九歌》的《惜誦》寫道:「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發憤抒情,這是對詩的特質最好的說明。屈原認為詩就是發憤抒情。這難道不是對詩的自覺嗎?漢代劉向校錄群書,把「詩賦」獨立為一類,與「六藝」「諸子」相區分,這也是詩賦的自覺。但是像戲劇,根據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的研究,直到南宋才成熟,才為文人所自覺。
正由於文學源於民間,而民間對文學始終處於混沌狀態,所以相比於「雅文學」,民間俗文學的生成與傳播總是伴隨著各種民間儀式,如歲時祭祀儀式、人生禮程儀式、民間宗教儀式等。在這些儀式中,唱誦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唱誦的內容,主要是民間歌訣。民間文學,可以說都是活在各種儀式中。儀式是文化和文學的貯存器,從文學角度看,儀式的一次展演過程就是一個「文學事件」。
文學起源於儀式,與馬克思主義「文學源於勞動」的觀點是一致的。因為不是一般的勞動就能產生文學,而一定的儀式則是勞動的集中表現,比如慶祝豐收的儀式,感激或祈求神靈賜福的儀式,才能產生文學。《詩經》中有一首詩叫《生民》,這首詩寫后稷誕生後,上天賜給他優良品種,遍地種上了黑黍和小米、糜子和高粱,獲得了空前的豐收。為了報答上帝給他們的恩賜,他們把五穀的馨香奉獻給上帝。於是隆重的祭祀形式就這樣誕生了,高亢的祭歌正式唱起,偉大的文學因此誕生了。
記者:從您研究的寫本時代文學來看,雅、俗文學之間呈現怎樣的關係?對俗文學的發掘、研究為當前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再發現與建構,提供了哪些啟示?
伏俊璉:您說得很對。在古代官方意識形態下,俗文學常被忽略,或者被排斥。比如漢成帝時組織學術力量整理古書,著名學者劉向領銜主持,雖然他和他的兒子劉歆完成了《別錄》《七略》這樣劃時代的著作,把「詩賦」單列一類,但卻把大量的俗賦排除在外,後人只知道漢代就是大賦蔚為大國,一統天下。近幾十年來的出土文獻,像敦煌簡、懸泉簡、上博簡、清華簡、北大簡、尹灣簡中都有俗賦發現,讓我們認識到,漢代除了大賦之外,還有數量很多的民間俗賦。由於歷代文人較少關注俗賦,傳世文獻很少載錄俗賦,因而大量的俗賦未能保存下來。出土的俗賦雖然不是很多,但它如同我們在荒漠上探掘出了一口口泉水,我們從泉水的水壓感受到其巨大的潛流,從汩汩的泉眼可以預測它的源遠流長。而清代官修《四庫全書》,不收小說、戲劇、俗曲等宋元以來盛行的俗文學,更是典型的例證。
其實,俗文學和雅文學是相對,也是可以轉化的。《詩經》中的「風詩」,就是西周到春秋早期的民歌,是俗文學,但由於它被較早的納入周代禮樂的範圍,由於孔子等一批教育家用它作為教材並賦予新的涵意,它就進入了「經」的領域而成最高雅的文化了。《楚辭》中的《九歌》本來是民間祭禮儀式的樂舞歌辭,由於屈原對其進行了修改,並配以「九歌」的樂曲,也就成了雅樂歌辭了。賦也一樣,本來是民間講誦的韻語形式,由於戰國時期的侏儒俳優借用這種形式以娛樂遊說諸侯,它便進入貴族行列,發展成為「深覆典雅」,最具文人化、貴族化的文學形式。
不研究俗文學,中國文學史上的許多重大問題就無法說清。比如前面提到的文學起源的問題。我們再借用鄭振鐸先生上世紀30年代在《中國俗文學史》中的一段論述說明一下:「在變文沒有發現以前,我們簡直不知道『平話』是怎麼會突然在宋代產生出來?『諸宮調』的來歷是怎麼的?盛行於明清二代寶卷、彈詞及鼓詞,到底是近代的產物呢?還是『古已有之』的?許多文學史上的重要問題,都成為疑案而難以有明確的回答。但自從三十年前史坦因把敦煌寶庫打開了而發現了變文的一種文體之後,一切的疑問,我們才漸漸地可以得到解決了。我們才在古代文學與近代文學之間得到一個鏈鎖,我們才知道宋元話本和六朝小說及唐代傳奇之間並沒有什麼因果關係,我們才明白許多千餘年來支配著民間思想的寶卷、鼓詞、彈詞一類的讀物,其來歷原來是這樣的。這個發現使我們對中國文學史的探討,面目為之一新。這關係是異常的重大。」
對俗文學的發掘、研究為當前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再發現與建構,提供的啟示是多方面的。宋代以後,俗文學逐漸成了中國文學的主體,也是中國文學史研究者作為重點關注的。宋以前,文學作品的載體以寫本為主,先是簡帛寫本,後來是紙寫本。這一時期俗文學作品的大部分是近百年新出土的,其文學史意義,學術界也討論比較多,比如賦、小說、白話詩、講唱文學等的起源問題,早期文學傳播問題等,都是值得研究且已經取得了重要成績的學術問題。
記者:21世紀以來,中國古代俗文學研究呈現了哪些新的學術增長點?您本人正在開展哪些相關的研究,對當前學界開展中國古代俗文學研究有什麼建議?
伏俊璉:近數十年來,新材料的發現和研究,確實成就了新的學術增長。比如,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陸續出土了諸多簡帛文獻、寫本文獻、石刻文獻,其中有不少可以算作文學文獻或對研究文學史有重要價值。比中清華簡、上博簡中的一些材料對研究《詩經》和早期禮樂文化的意義,對研究戰國時期賦的形態的意義,對研究早期散文的意義;北大簡、水泉子漢簡對研究漢代歌謠的意義;敦煌簡、居延新簡、懸泉簡對研究通俗講唱文學、書信文學等的意義;漢代畫像磚、畫像石及相關壁畫對研究漢代社會生活、樂舞百戲、樂府詩歌的意義;六朝以來,尤其是唐宋時期大量的墓誌碑石的發現,對研究作家生平、社會風貌、民族交流的意義;新發現的明清以來的檔案材料中也有不少俗文學的材料,像在浙江新昌新發現的清代調腔劇本,在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對於古代戲曲、音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四川師大萬光治教授為首的民歌採風團隊歷時13年,足跡踏遍了西南和西北多個省區,其中採錄四川民歌就近3100首,這些活態文獻可以印證古人和西方學人的諸多說法,如「刪詩說」「不歌而誦謂之賦」「套語說」等,而且一些民歌反映的族群遷徙問題,是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
近20多年來,我本人主要從事敦煌寫本文學的研究。敦煌文學寫本的抄寫時間大致是公元5到11世紀,數量龐大,內容豐富是其特點。過去我們主要分體研究講唱文學,如變文、講經文、曲子詞、俗賦,近年來,受西方寫本學的影響,學術界開始關注寫本文獻的物質形態、結構細節、集結方式、傳播類型等。這實質上是在新材料挖掘殆盡、傳統研究模式後勁不足的前提下,針對新方法的一次主動探索,是從舊「顯學」到新「顯學」的過渡。
如果說對當前學界開展中國古代俗文學研究的建議,我提兩點:第一,古代俗文學的研究要放在當時的文化情境中。俗文學往往是在一種文化儀式中生成傳播著的,如果離開它生存的文化生態,而只著眼於文本,有很多問題就說不清楚。第二,對宋以前的俗文學的研究,要重視其原始寫本的整體信息。因為早期寫本中,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有時並不分得很清,文學作品和實用文往往抄在一起,如果我們只關注文學內容而忽視非文學內容,就會失去很多研究信息。
原標題:俗文學研究從新材料中發掘學術增長點——訪西華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伏俊璉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 排版編輯:劉淼
※「哲學視野下的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研討會召開
※馬克思對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批判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