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TechBoard#3:社交 App 的循環模式;付費訂閱還是免費廣告;美國對華為的恐懼;第一屆「九點獎」;五巨頭誰先倒……

TechBoard#3:社交 App 的循環模式;付費訂閱還是免費廣告;美國對華為的恐懼;第一屆「九點獎」;五巨頭誰先倒……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周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

這是 TechBoard 的第三期,我們推薦了 Ben Evans 對當下 Newsfeed 乃至社交媒體的觀察和洞見;Medium CEO Ev Wiliams 對內容分發的商業模式的理解,傳統廣告驅動的式微和付費訂閱的興起;YouTube 的被審與自我審查史;美國對華為的恐懼;牛津大學第一屆「九點獎」;對蘋果決定自製晶元的趨勢展望;還收納了 Quora 上的一個問題「GAFAM 哪家巨頭會先倒下?」以及一圖勝千言的「解答」。


《Newsfeed 之死》

Newsfeed 並沒有準確對應的一個中文譯詞,且理解為你關注的動態更新的信息流吧。Ben Evans 近日在博客中寫道,「鄧巴定律」(人類大腦只能合理處理同 150 個好友關係)和「扎克伯格定律」(社交媒體上的分享欲)使得現在每個人的 Newsfeed 都處於過載(Overload)狀態。尤其是「扎克伯格定律」,正是因為每個人只是在他自己的社交空間上發布動態,而不是對他好友列表裡每個人分發一份他剛拍的可愛狗狗的照片。「這是我的空間,我想發就發」人人都這麼想,因此 Newsfeed 過載也就不足為奇了,當你的 Newsfeed 每天都能刷出成百上千條動態的時候,按時間排序的設計就沒什麼存在價值了,反正你也看不完。就算設計了手動可設置的過濾機制,歷史也早已印證了普通用戶從來不會去用這個功能。

Ben Evans 戲稱 Facebook 一半想著怎麼往 Newsfeed 里塞更多的「垃圾」內容,另一半卻想著怎麼把垃圾過濾掉。所以 Facebook 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用演算法呈現 Newsfeed」之路,他們試圖通過演算法來判斷出你個人對內容的權重,比如你經常看某個好友的頁面、給某類內容點更多的贊,那演算法就不會讓你錯過它的每一條動態。但這個邏輯也遭到了很多挑戰,既然演算法是人編的,那人也能「欺騙」演算法,標題黨和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就是其「成果」。其實 Google 搜索也是用的演算法邏輯,搜索結果不是按時間或大小排列的,而是演算法權重出來的,但搜索行為更具有目標性,而且 Google 提供了複雜的過濾機制讓用戶找到自己想要的結果,Facebook 在這方面做的就差強人意了。

那要如何解決 Newsfeed 過載問題呢?一方面是互聯網上掀起的遠離 Facebook、Twitter 的風潮,鼓勵更多的一對一社交;另一方面則是 Snapchat 發明的 Stories:沒有演算法干涉、把想分享的內容打包一次性分享、只顯示 24 小時內的動態、從設計上減少了「看不完的動態」帶來的壓迫感。Ben Evans 提出了個有趣的循環:「所有的社交類 App 保持增長直到用戶需要 Newsfeed;所有的 Newsfeed 保持增長直到用戶需要演算法來過濾;所有的演算法導向 Newsfeed 持續增長直到用戶看煩了、看「錯」了進而轉向另一個社交 App;然後這個 App 保持增長直到……」在這個循環里,梅特卡夫定律( 網路價值以用戶數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長)被鐘形曲線所替代。

分享,這個驅動 Newsfeed 從成形到過載的行為,如果分享者想要達到分享的目的,目前在 Facebook 中還是要或多或少的去揣摩演算法,比如「依靠」好友的點贊、內容不會被 Facebook 刪除等等,但在點對點的社交 App 中,沒有演算法會阻止你去分享給你想分享的人。Ben Evans 還提了一句,「中國的 P2P 通訊 App 不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國國情下的通訊 App」的獨特之處。

原文鏈接:http://t.cn/Rmttdm9


《內容分發模式的合理化》

15 個月前,Medium CEO Ev Wiliams 發公告宣布 Medium 將裁掉三分之一的員工,關閉位於紐約和華盛頓特區的辦公室。之後 Medium 改變了商業模式,關了廣告、驅逐垃圾內容、建起了部分內容付費牆的會員製作為商業模式。並不是 Medium 招不來廣告商,而是在靠廣告盈利驅動下的 Medium 逐漸背離了 Ev Wiliams 創建該平台時的「初心」。

三日前,Ev Williams 再次發文,開篇即亮出了他的主張:「現在只靠廣告盈利的實驗涼了,提供高質量信息的人可以建立起強有力的商業模式,消費者也將得到更好的服務。」

過去,傳統上靠著廣告和直接銷售營收的內容分發模式,被無需印刷成本和能力,單純靠廣告就能分發給大批量的讀者,這一互聯網發明後產生的新的內容分發模式所取代,這看上去是個雙贏的模式。但這條路走到黑是必然的,廣告商不是慈善家,他們會不斷優化自己廣告投放的精準度和吸引力。免費、大批量生產的內容還充斥著互聯網,這套模式玩轉了幾十年還在玩呢,但越來越玩不下去了。

Ev Williams 以電視和音樂兩個內容產業舉例:Netflix 用無廣告、付費但內容高質量的模式侵蝕了傳統電視台;Spotify 間接的「拯救」了快被盜版下載毀掉的音樂產業。而它就在四天前以 300 億美元的估值上市。內容創作者的選擇更多了,也更有空間和意願去創造高質量的內容,消費者體驗更舒心、對內容更滿意了。這才是雙贏。

Ev 就此延伸,依次回懟了三個普遍流行的觀點:人們會為了娛樂付錢而不是信息;會為了音頻視頻付錢,而不是文字;沒有付費習慣的人就不會掏錢。Ev 表示付費牆已經建起來了,免費的好內容將會越來越少。廣告驅動終將被更好的商業模式 —— 付費訂閱制所取代。用戶會降低自己標準嗎?不僅會,而且已經降低很久了,那些互聯網上無用的「垃圾」內容經久不衰就是證明,但那是因為沒有或沒找到替代品。當你被 HBO 的自製劇所吸引,發現 HBO 不僅沒有廣告,還有更易得效果更好的正版電影,那你還能坐回沙發上看廣告插播肥皂劇嘛?不僅是音樂和視頻,遊戲、廣播、服飾、餐飲……從線上到線下,人們都在消費自己負擔得起的更好的東西。作者認為,內容領域之所以從內容到體驗越做越差,是因為支撐創作者的不是讀者的錢,而是廣告商的錢。

但 Ev 也表示,他不是呼籲出版商們趕緊轉型吧,畢竟現在對普通讀者來說,要是所有的信息源都立起了付費牆,牆再矮他也爬不完啊。Ev 認為有兩種很好的付費模式:大規模的創作團隊和大批量的讀者,比如現在的《紐約時報》、《紐約客》;小團隊,讀者規模小但忠實,比如一個人「寫遍互聯網」的 Stratechery。他認為另一種「打包給讀者,讓他自己選」的模式更適合內容分發平台。這種模式可以讓 Netflix、HBO 去做自製劇,讓 Spotify 支持獨立音樂人,進而整個行業都進入一種良好的循環。實際上 Medium 在一年多前的轉型即是如此,只不過他們支持的是獨立的寫作者,提供給用戶的「百家爭鳴」的差異化選擇。

「當內容創作者爭奪的是消費者的付費意願而非眼球時,那些提供高質量、差異化內容的創作者們會勝出,這是我所期待的世界。」

原文鏈接:http://t.cn/Rmtc5vh


《YouTube 審查簡史》

最近幾個月,YouTube 被「凈化互聯網內容」之風好好吹了吹,作為一個 UGC(用戶生產內容)的平台,儘管沒有義務下架政府要求刪除的內容,但無論是就社會責任感還是民眾的呼聲,YouTube 也開始了「自我審查」之路。本文即是梳理了近十多年來 YouTube 內外的審查簡史。

遙想當年,YouTube 乘著 Web 2.0 和帶寬加速的東風,成為一枝獨秀的 UGC 視頻平台,2006 年時代周刊就直接把「You」定為年度人物,稱其為「民眾的平台」。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法律的監管,DMCA(數字千年版權法案)、CDA 230(通信規範法案)使 YouTube 不得不開始刪除部分侵犯版權的內容。盜版內容下架即可,但涉及政治、社會活動的視頻內容使得 YouTube 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封鎖,隨著名單越來越長,YouTube 就開始了「自我審查」,據說 2007 年暫停的埃及反酷刑活動家的賬號即是來自埃及政府的壓力。2008 年,YouTube 制定了針對非版權糾紛內容的三條排查準則,2010 年則又給了用戶「上訴」的通道,當年 10 月,YouTube 刪除了英國漫畫家諷刺穆斯林的視頻,但並未聲明是違反了哪條規則。

截止到 2011 年底,YouTube 成為全球訪問量第三高的網站,但一系列政府「要求刪除」的內容也越來越多,隨著敘利亞戰爭升級,要求對暴力、仇恨內容審查的呼聲越來越高,YouTube 這樣一個 UGC 視頻平台就變成了「網上戰地」。一方認為 YouTube 做得遠遠不夠,另一方則認為 YouTube 做得太過妨礙自由。去年,YouTube 宣布了排查極端內容的新方案:掩埋」不違反規則的極端內容;極端內容上不掛廣告;擴大「可信」標記的計劃。YouTube 也在積極主動的減少其平台在現實生活中造成的不良影響,如標記促使青少年自殺的「Tide Pod 挑戰」;在校園槍擊案後刪除槍支使用演示視頻;對陰謀論視頻的標記……

最近幾年,「科技中立」的觀點愈發站不住腳了,12 年前的「人民的平台」逐漸成為了時而偏激、時而客觀的內容仲裁者。這會是內容平台的必然嗎?還是說「自由的互聯網社區」一開始就只是個烏托邦幻想?

原文鏈接:http://t.cn/RmtcxXH


《為什麼美國這麼害怕這家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

美國的政界人士或許不會叫對「華為」的名字,但他們堅信它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這個觀點在 3 月 12 日特朗普阻止史上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收購案:新加坡晶元製造商博通公司以 1170 億美元收購高通公司,十天後中美貿易戰「開打」後變得愈發「堅定」。但為什麼是華為呢?

華為是目前中國營收額最高的本土科技公司、全球最大的電信網路設備生產商之一,哪怕是在心照不宣的美國四大無線運營商 —— AT&T、Verizon、T-Mobile、Sprint 的聯合「抵制」下,華為還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佔有越來越大的份額,比三星和蘋果增長的都快,現在還在和高通競爭開發能應用在數據連接、自動駕駛、遙控醫療、工業上的 5G 傳輸技術,而在 5G 上,華為已經領先高通不少了,比起讓美國科技公司掏出昂貴的專利費,美國鷹派人士們更擔心的是國家安全問題。他們認為高通被收購會讓華為間接在 5G 研發上佔據更大優勢,而中國政府可能通過華為來監聽美國人的電話、簡訊、電子郵件等。華為稱其為「民族主義的恐嚇」,它說自己並不比蘋果、谷歌這些企業跟政府的聯繫更緊密,「我們在這行三十年了,一個安全問題也沒出過,從網路安全形度來看美國應該有什麼害怕的嗎?答案是沒有。」華為的國際媒體事務發言人說道。

文章的後半段敘述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故事,他持有公司 1% 的股份,但對重大決策有否決權;他在解放軍擔任工程師的過去,1987 年順勢下海,華為從在香港倒賣進口設備起家,到 2001 年作為思科的「套殼公司」,從低端供應商一路做到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但作者指出,華為並不如其所稱的「沒有出過安全問題」,而華為的背景也不只是個簡單的民營企業,美國對其擔憂從技術角度來看也不無道理。而目前看來,美國能做的也只有三條路,砸錢扶持本土公司、扶持外國公司(如瑞典愛立信或芬蘭諾基亞)、開發出一個牢不可破的加密技術。

目前據本文作者透露,最後一條路還未找到出口,而現在華為已經開始大批量在美國零售店被下架了。

原文鏈接:http://suo.im/3rh7v2


過去與未來的串聯:去年前月首屆九點獎頒布,未來下月作品將成書

去年此時,首屆「九點獎」舉辦了。「九點獎」是牛津大學發起的,鼓勵創新思考、直面當下社會問題的「徵文大賽」,委員會將給出一個題目,參賽者提交 3000 詞內的原創觀點,獲獎者將贏得 10 萬美元並可以將其觀點擴展成書,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第一屆「九點獎」的題目是「數字技術使得政治活動不再可能了嗎?」

獲獎者 James Wiliams 是 Google 的前員工,目前在牛津大學讀博士後。他提交了名為《遠離我們視線:注意力經濟下的自由和信仰》(http://t.cn/Rmtc3hh)的文章闡述他的觀點,最終從 700 多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在文中,James 認為數字技術讓我們的衝動凌駕於意圖之上,它們想方設法的去發掘我們心理上的脆弱之處,進而誘導我們走向違背初心的方向。短期來看,這種設計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進而讓人偏離設定的目標。長期來看,它是在侵蝕我們深思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宏觀來看,正因它侵蝕了每個人的決斷力,這使得整個集體都難以形成各種形式的政治觀點。James 將當下比喻成赫胥黎筆下的時代,我們不假思索的交出我們的注意力,選擇無時無刻的分心。

James 在牛津研究的,也正是如何在這種精妙的「誘導式設計」下,我們能識破並且把持住自己的理性。他在短文中也闡述了他的主張,他認為首先我們要拒絕要求用戶去「習慣」分心,掃去「產品、媒體不會誘導我們」的幻覺,且不能指望注意力經濟下的產業自己去完善。我們必須主張和保衛自己注意力的自由。James 說「科技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 GPS,它應該幫助我們前往我們想去的地方。」

James 在獲獎感言中說「……(九點獎)提的重要的問題不僅引人深思,且是合時宜的,這個比賽也通過一種絕妙的、獨創的方式把至關重要的議題投射到社會光譜上。」

不出意外,James William 的新書將於下月出版。


趨勢展望:《蘋果計劃自 2020 年起在 Mac 上用自製晶元取代英特爾》

上周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計劃在 2020 年起在 Mac 系列電腦上使用自主研發的處理器,取代目前使用的英特爾處理器。該項目的內部代號為 Kalamata,目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此消息一出,英特爾的股價就跌了超過 9%,創兩年來最大跌幅。據彭博社分析,英特爾全年收入的 5% 來自蘋果。

對此英特爾能說什麼呢?只能說句「我們對我們客戶的考量不予置評」。但這對蘋果來說可能是個決定性時刻,它將成為第一家擁有自己晶元的主流 PC 製造商。倘若蘋果有了自主研發並製造處理器晶元的能力,那產品更新周期的主動權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前不久蘋果表現出對「一年一更」的 iOS 節奏存疑的態度,或許他們也對硬體更新周期存疑呢?分析師認為,有自製晶元的能力能讓蘋果更好的整合硬體和軟體兩大平台,並按他們自己的節奏開發產品,目前搭載 iOS 的 iPhone 和 iPad 上使用的是蘋果自主研發的晶元,而搭載 macOS 的 Mac 產品線還是用的英特爾晶元,但之前也曾傳蘋果有打通 iOS 和 macOS 平台的意圖。

2005 年,喬布斯拋棄了 IBM 和摩托羅拉聯合設計的晶元,選擇和英特爾 CEO 保羅·歐德寧攜手把英特爾晶元裝進了 Macs,此舉引發了 PC 產業一陣震蕩,誰說餘波沒有波及兩年後以至現在呢?

原文鏈接:http://suo.im/47MW8h


本周一問:GAFAM 哪家巨頭會先倒下?

本周正逢清明節,來問個相關的問題吧:「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 哪家巨頭會先掛?」這是 Quora 上的一個問題,截至至目前共有 99 個回答,還差一個就真的是「百家爭鳴」了。回答者們的答案都有理有據,從商業模式、行業布局、趨勢展望、弱勢和強勢領域、用戶畫像、公司歷史、對社會和個人的重要程度……多個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還有認為巨頭之間有牽連的,簽一發動全身,沒準就多米諾骨牌連環倒呢。

但基本上大家都認為,最先倒的是 Facebook,而這些分析可都是在 Facebook 出事兒前作答的。排在其後的,認為是 Google 和 Apple 的居多,大多數回答者都覺得基於「生活離不開的零售業」的 Amazon 和「無孔不入」的 Microsoft 會活得久一點,畢竟 107 歲的 IBM 現在還在「撲騰」呢。

問題鏈接:http://t.cn/Rmt5tYG

一圖勝千言:Google Trends 顯示的 2004 年至今互聯網社區的流行度趨勢

忍不住吐槽一句:大家看到 Facebook 一陣涼時都紛紛發 Instagram 拍手叫好

編輯:克里斯

題圖:Dataisbeautiful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發布全球最大 GPU,核彈廠英偉達為何要重新定義「虛擬世界」?
靜音、防潑賤、36 個月續航,它會成為辦公室的「新寵」嗎?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