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裡的麵條最好吃?
友情提示:這是一篇自帶滋溜滋溜聲音的推送,看前做好心理準備。
這幾天,編輯部又因為「吃」吵起來了。原因是這樣的,一名湖北同事逛微博忽然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一直以口感鮮香,清新爽口的南京鴨文化代表作品「鴨血粉絲湯」忽然傳出消息,要制定一套地方標準,還要準備申遺。
當時這湖北同事就不幹了,義憤填膺說:「這南京鴨血粉絲湯戲也太多了吧,一個八零後新式美食能有什麼文化遺產,還申遺!我大武漢的熱乾麵,全國第一面說什麼了嗎!」
「不是吧,鴨血粉絲湯可比熱乾麵有名多了。」旁邊四川和北京同事忽然回說,「我沒去湖北之前,從沒聽說過熱乾麵。再說,熱乾麵要是全國第一面,北京炸醬麵,重慶小面算什麼啊?」
就這樣,鬥爭方向忽然轉移,一群人開始七嘴八舌爭論誰家鄉的麵條才是真正的全國第一面。
在一頓發言舉例之後,大家都餓了(劃掉)大家還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決定,寫篇文章,讓大家來評比一番。
下面,是各人家鄉的麵條大觀,僅代表本部門內部看法,與官方,與當地原教旨做法吃法沒有任何關係,望大家手下留情。
已經漲到了6塊一碗的熱乾麵
沒有一個城市像武漢,將「過早」看得如此隆重。
大街小巷遍布早點攤,早上五點至十一點,街坊們穿著睡衣拿著不鏽鋼盅子穿梭如雲。熱乾麵師傅下面淋醬,撒作料,一氣呵成;豆皮爹爹反手就是一個大鐵鍋,面窩在油鍋里滋滋作響……率直響亮的武漢話和哧溜哧溜的吸面聲混在一起,在江城上空綿延不絕。
而熱乾麵之於過早,則像長江之於武漢。無論是四十多度還是零下十度,不過是搭配選擇冰米酒還是熱豆漿的區別。
鹼面滾水煮燙,長筷在大鍋里翻動,熟至七八分時撈起,加滷水,咪咪辣,酸豆角,蘿蔔丁,又或者什麼都不加,只用芝麻醬、紅油、醬油調味,也一樣爽滑勁道,香濃味美。
江水東流,風起風停,碼頭造就的熱乾麵,靠它的咸辣香濃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前來求學的外地大學生。
「嬢嬢,來碗小面兒。」
重慶姑娘有多漂亮,重慶小面就有多誘人。
同樣是江城,重慶比武漢更江湖可能是一位山多霧大。所以,好吃的小麵館子一般藏在小巷轉角,狹仄露天,人丁興旺,時不時聽到一句:「老闆,二兩小面,干瀝,重紅,免青。」大概意思是,面要干點,不要煮太過,多放油辣子,不要青菜。
如果說火鍋是重慶的名片,那小面應該是重慶的內衣。
每一個重慶人都有一個私密的小麵館,清晨大夢初醒,上坡下坡,在此起彼伏的重慶話中落座,鹼水面加上芽菜、麻油、醬油、香蔥、姜水、碎花生……山城晨曦慢慢蘇醒,一碗提神,二碗成仙,三碗不過崗。
人窮面長炸醬麵
除了誰在皇城裡的那一群,北京人窮,起小就窮,所以現在流傳下來的特色美食都是下水,小吃也都是用來填肚子的玩意兒。
但炸醬麵卻不分貧賤高貴,再貧下中農,也是能拿出來撐面子的。第一是夠分量,第二也的確好吃。
老北京好面子,講究禮節。食材匱乏的年代,再窮也不能怠慢了客人。因此,一碗炸醬麵就成了最拿得出手的速食。
面一定要手擀,而且只吃抻面和切面。麵粉、鹽、水和好醒透,擀成大面片疊起刀切。醬是稀稀的黃豆醬,帶著零星的豆瓣,咸甜恰宜,再可以加入肉丁,羊肉末、海米、茄子、香菇、雞蛋,小碗干炸,豐儉由人。
炸醬出來了,就準備菜碼兒,菠菜白菜黃瓜絲兒,青黃豆嘴兒水蘿蔔,各色面碼隨著時節,層層疊疊堆在碗里,藏著一家子的春夏秋冬。
吃時來顆蒜。
挑著擔擔賣的擔擔麵
即使美食遍地的成都,擔擔麵的地位也是拽到飛起。
不僅擔擔麵遍地皆是,而且如今的面人們也不再用扁擔和銅鍋,他們租賃了店鋪,辦理了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坐落店裡架起了鐵鍋,直起腰子對每一個路過的城管挑釁大喊:「哦豁,這娃兒有點凶的哦!」
而擔擔麵的口感,也帶著一絲狡黠,雖然辣,但也不是讓人受不了的直辣,而是辣中透著香味,很舒服的酥麻。
麵條隨意,自己擀制,或者河套地區生產的雪花面,關鍵是制臊。上好的豬後腿肉剁成末,滾油翻炒,加上芽菜、蒜蓉、紅油、油潑辣子、花椒面、豌豆尖、花生末、榨菜等調和成臊,配上剛出鍋的麵條,用力攪拌,用鼻子就能感受到的食慾。
麵條爽滑勁道、面臊咸香微辣、飄著芽菜和花生碎末的紅色辣椒油不僅是四川人的鄉愁,也是全國人的幸運。
青山綠水養出一個「鮮」字的奧灶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蘇崑山是吳越文化興盛之地,出產了細膩婉轉的「百戲之祖」崑曲,也出產了「鮮」打天下的奧灶面。
一碗奧灶面,處處體現著南方才有的細緻入微。麵條是嫩滑筋道的龍鬚面,麵湯用魚鱗、魚鰓、魚肉等材料,加上花椒、桂皮、茴香籽、大料等調料精心熬制。最常見的澆頭,「一紅」是紅油爆魚,「一白」是白汁鹵鴨,此外,還有燜肉、爆鱔、蝦仁、腰花、素雞。
而與北方面條講究順滑、一煮一大鍋不同,奧灶面不在多,最好在湯水裡浮浮沉沉、若隱若現,這也反映了南方對麵食的不求吃飽、但求餘味的興緻。
崑山人把好的崑曲唱腔比喻為「水磨腔」,意思是就像水磨一樣圓潤細膩,而這種特點也反映在奧灶面上。但正因為講究鮮味十足,苛求精妙,離開江南,大部分人是沒有口福吃到奧灶面的。
在蘭州點蘭州拉麵,會被阿姨罵
長江碼頭造就了熱乾麵和重慶小面的快速咸辣,而蘭州,這座黃河穿過的城市,則創造出了牛肉麵的湯清面精。
拉麵是主體,全道工序需要和面師傅「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溜條順筋」做出了面劑子;拉麵師傅抓起面劑子拉抻、對摺、摔打,最後由顧客決定面型的大小粗細。
清湯是靈魂,大塊牛肉、牛骨、土雞,加上幾十種香料,熬上4個小時才有的清澈見骨,再加入牛油或是雞油,調成淡茶色,放在面檔里的大鍋繼續滾著,隨時等待澆入剛煮好的麵條里。
而只有這樣的湯,才值得蘭州人起大早去吃一碗。
蘿蔔去腥解膩,通透香軟,牛肉厚薄剛好、柔酥鮮活。澆辣子是最後一步,滾燙的菜籽油潑到辣椒等香料里做成的辣子,一頭撞進熱湯,撒上新鮮的蒜苗和香菜,香味強勢地擴散開來。
當蘭州拉麵的招牌在全國叫響時,只有蘭州本地人知道,「拉」這個動作算不上什麼技巧,牛肉,才是一碗「蘭州牛肉麵」的精髓。
養大西安人一根筋的油潑面
油潑面這種食物,不出場則已,一出場就是艷光四射。
無論是《白鹿原》,還是《那年花開月正圓》,但凡西北劇,粗瓷大碗的油潑面瞬間就能成為全民目光的焦點。
一碗好吃點的油潑面,扯麵、辣椒、碎蒜、青菜、蔥花和熱油,一樣都不能少。
扯麵寬度可達二三寸,厚薄不一,嚼勁十足,加上蔥花碎、花椒粉、香菜碎、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滾油現潑。大瓢滾油青煙亂竄 ,一股腦潑進面碗里,滋啦作響時,剛才還乾癟無趣的一捧辣子,已經瞬間還了魂,激起滿堂喝彩。
來,咥一碗油潑面。
奀雲吞面
「肚唔肚餓啊,不如我煮個面比你食啊。」
港粵同源,要說起廣東的麵食,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雲吞面。
不似西北麵食的豪邁之氣,廣東的雲吞面如小家碧玉般溫柔秀氣。
雲吞面的特殊就在於「竹升」,師傅把麵糰放在案板上,騎坐在竹竿另一頭,蹬腳碾壓,讓麵糰受力均勻充滿彈性,直到麵糰壓成紙薄。
吃前先嘗口湯開胃,鮮甜咸酸,一口回魂。蛋面嚼勁彈口,沒點齒力都感覺駕馭不住,而雲吞的口味倒是其次,三七分肥瘦肉起裝飾作用。美人白紗透緋色,像金魚拖著尾巴在碗內游曳,甚是討喜。
廣州是美食的天堂,哪怕一碗尋常市井的雲吞面,也能一見誤終身。
好的,以上就是全體編輯部能想到確定的各地美食。當然,除了這八種,還有杭州的片兒川,上海的蔥油拌面,鎮江鍋蓋面,揚州陽春麵,山西刀削麵,宜賓燃面,延吉冷麵和河南燴面等。
有人說,人終其一生都是為了找尋幼時吃過的味道。無論你現在已經回到家鄉還是在外地寄身,總有一種麵條是你念念不忘的熟悉味道。
而熟悉,就代表著政治正確。所以當爭論起誰家鄉的麵條是真正的全國第一面,所有的眷念,口水,食慾,都化成了爭論的力量。說不服別人誓不罷休,恨不得當下跑回家中,端一碗麵條塞到別人嘴裡。
當然,也有一些人在離家之後被其他麵條驚艷,恨不得向全世界安利。
你覺得最好吃的麵條是哪一種呢?上面沒提到的,你也可以在評論里提名。
又到為家鄉美食爭光的時候了!
最後,應湖北同事刀架在脖子上的請求,要把這張截圖放在文末,大家看著辦吧。
※其實,村上春樹是一位鬥士
※在中國,動物園成了「屍體陳列館」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