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本站首曬#i5-8500性能如何?銘瑄B360M挑戰者主板打造性價比平台

本站首曬#i5-8500性能如何?銘瑄B360M挑戰者主板打造性價比平台

對於PC硬體,很多用戶都遵循「一套戰幾年」的思路。在以往,Intel的產品策略是反覆擠牙膏,譬如i7 7700K僅僅是i7 6700K的提頻版本,些許的性能提升很難引起消費者的升級衝動。

直到Intel第八代酷睿的推出,這才開始符合很多人對高性能低價位CPU的期待,Coffee Lake對於DIY而言絕對是一劑非常給力的雞血。Intel i5 8400/i5 8500兩款物理6核心的CPU,擁有全方位向i7 7700K看齊的強勁性能。

而且:i5 8500 目前散片的價格目前僅千元。

出於性價比考慮,i5 8400/8500絕對是很多實用型DIY玩家首選。根據慣例,只有在Z系列主板推出一段時間以後,B系列主板才會跟上。Z370推出的時間已經半年,捂了那麼久B360才在4月初終於上市。

銘瑄B360M 挑戰者是我今年的第一款B360主板,也在首發序列中。很多人對B360系列主板翹首以盼。事實上這部分消費者非常主流,如果說以往選擇B系列主板和非K處理器是性能向預算妥協,那麼第八代酷睿,即使是i5 8500+B360的搭配性能也足夠給力。

本次首曬的是銘瑄B360M 挑戰者主板,M-ATX板型,從價格看定位入門級,首發實付¥479,算是B360M的最低門票。相比很多定價在¥799~¥1099的旗艦級B360主板,銘瑄B360M 挑戰者在售價上低了很多,甚至只有一半。

這款也和映泰B360MHD PRO、華擎B360M-HDV列位本次B360首發最便宜的三塊主板之一,有興趣的值友可以去比較一下。

銘瑄的主板一直都走單品路線,一個晶元組只做一款對應型號。我們常見的將一款Z370晶元組劈成7.8種型號一起賣的情況,它確實做不到。在唯一單品策略的基礎上,會更加註重配置的合理性。就像擂台上選手如果只能出一拳,那麼這一拳怎麼出就會變得很講究。

B360主板有哪些提升:

B360相比上代B250主板,增加了內存帶寬,提高至2666MHz。B350支持Intel CNVi無線網卡(CPU中整合了部分Wi-Fi元件,搭配Intel板載網卡可以支持802.11ac Wave2無線協議,提供最高1734Mbps的帶寬)。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兩個核心之後,主板供電需要重新設計。在英特爾的計劃中,第八代酷睿只有300系列可以點亮。

在第七代酷睿已經失去性價比後,B360主板+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成了性價比首選。

主板概覽:

銘瑄B360M挑戰者是一塊ATX-M規格的主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板,體積偏小巧。在這次B360首發隊伍中,屬於價格最低的一塊。

黑綠的配色在此前的銘瑄主板中出現過多次。相比市面上常見的配色,銘瑄B360M 挑戰者的內存槽、PCIE介面、SATA介面均設計為綠色,在配色上有一定辨識度。

精簡了I/O裝甲後整塊主板顯得很「原生態」,外觀上的特點除了配色外沒有特別值得說的。

配置上,雙M.2介面的設計可以說比較良心,畢竟有¥999的B360ATX大板用的是單M.2介面。

也是同價位的M-ATX板中唯一個帶雙M.2介面的。

相比於SATA介面消費者基本用不完的情況,M.2介面的數量很多消費者還是比較關心的。不論是SSD還是Optane傲騰內存,甚至是Intel 9260AC這類新款千兆雙頻無線網卡都可以走NGFF M.2。在英特爾的支持下,M.2介面的適用性只會越來越強。

上部NGFF M.2 支持SATA+PCIE×4雙模式,不論是英特爾、鎂光還是建興,都有不少2280規格但走的是SATA協議的SSD,選購時記得區分,因為SATA通道傳輸速率只有6Gbps。

在供電方面,4+2+1的銘瑄B360M應該是這個價位少有的可以拿得出手的主板了

,有興趣的可以對比一下。

i7 8700的TDP為65W,i5以上全系列為65W~93W的TDP。這也是很多B360主板敢於縮供電的底氣。這款主板設計提供135W的功率,有比較多的餘量。這些設計餘量並不是只是擺設,而是可以切實降低供電模塊的溫度,延長主板的壽命。誠然最高95W的TDP對於供電的要求並不嚴苛,但僅僅「堪用」的供電設計這裡並不提倡。

全封閉的鐵素體電感可以減少電磁干擾:

VCORE採用八爪魚供電,一上兩下。八爪魚MOSFET提供了更低的阻抗和更高的效率。MOS也就是場感應管,通過開關管負責調節電流。在硬體中供電部分損耗最嚴重的就是MOS管,電源都要經過它的轉換,如果改用低成本的三管MOS,那麼電能在轉化過程中變為熱損耗。而八爪魚MOS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電流轉換。

主板採用台系固態電容,電阻低,帶來更低的發熱量,延長使用壽命。

音頻區域分割出了LED分割線,工作時為綠色:

四枚濾波電容也被設計成綠色,這塊主板對綠色有種偏執的追求。

I/O介面上,這款主板有USB2.0×2(搭配鍵鼠)USB3.1gen2×4,其中一個為TYPE C介面。

另外顯示介面有HDMI+DVI+VGA,可以拓展到三屏。

四枚USB3.1 gen2的介面比較良心,其中一個為TYPE-C介面,相比普遍的TYPE-A,它的存在更有價值一些。新一代的傳輸協議很多都基於TYPE-C介面。譬如iPone8以後PD快充協議,輸出端解決方案就是TYPE-C介面,提供10Gbps的傳輸速率。

M-ATX主板沒有雙卡交火能功能,更加符合主流性價比玩家的現狀。畢竟顯卡能單不雙,有兩塊GTX1070的預算不如考慮買單卡GTX1080Ti。當然,到了這個層面的消費者,會優先選擇Z370主板。

銘瑄B360M採用了Realtek的千兆網卡TRL8111F,JXD G2401S是網路變壓器。在寬頻不斷提速的背景下可以打好提前量,畢竟千兆無線網卡開始普及,有線網路模塊沒道理選擇千兆以下的產品。千兆網卡除了上下行速率峰值以外,更高的定位有助於對網路的延遲,對於很多競技類遊戲用戶而言具有更大的意義。

南橋蓋有金屬散熱片,上邊印有銘瑄(MAXSUN)的LOGO:

有趣的是主板的主板跳線用的是彩色插針座,非常醒目:

17年我裝某塊ATX板時,由於色彩實在太統一,眯著眼睛掃視了兩圈才找到跳線(並不是所有主板都把跳線安排在底邊邊緣)。對於新手而言這類的提示還是很有價值的。

主板共有5個SATA介面,足以滿足多數消費者需求:

內存槽被精簡為兩條,查了一圈B360M-ATX主板中,¥499價位都為兩條,在¥649 的B360M Pro4之後才有4槽。理論上來說雙槽足夠使用,目前16GB單條的價格比較理性,雙槽32GB也足夠追求性價比的用戶使用。

搭配的CPU為Intel i5 8500。相比於i5 7400和i5 6400的低頻天坑,i5 8400的頻率和i5 8500的差距就不大。但並不妨礙很多人為了多出的那0.2GHz主頻多掏一百元。

當然這裡要說的是,i5 8400基頻是2.8GHz,全核心睿頻3.8GHz。

i5 8500的基頻為3.0GHz,差距0.2GHz。

不過網上有說法是i5 8500 全核睿頻4.0GHz,為了強迫症必須上i5 8500云云。我實測i5 8500核睿頻只能到3.9GHz。

因為我也被誤導了,所以這裡也糾正一下:全核下,基頻差距0.2GHz,睿頻差距0.1GHz,其它參數一樣,所以i5 8500相比8400實在是沒什麼優勢。

連網上普遍傳播的5%的優勢估計都不存在。實際能領先個3%就差不多了。這事兒還真有點坑。

性能測試:

測試平台:

期間會穿插i7 8700K 4.7GHz成績的對比

弗里茨國際象棋基準Fritz Chess Benchmark:

電腦棋力測試程序,由於支持多線程,而且他做的是大量科學計算,所以經常被網友用來測試電腦的科學運算能力,他通過模擬電腦思考國際象棋的演算法通過測量部分測試電腦成績。

14488步:

CINEBENCH R15:

CineBench是業界公認的基準測試軟體,在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多數系統性能測試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該公司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體引擎,可以測試CPU和顯卡的性能。其中單顆核心和多顆核心的測試是單獨計算得分的,除此之外,其還提供了OpenGL的測試。

i5 8500 3.9GHz:

OpenGL: 112FPS

多線程:744cb

單核心:164cb

對照組:i7 8700K 4.7G

OpenGL:137.36FPS

多線程:1433cb

單核心:201cb

理論性能上i7 8700K不論是單核還是多線程,都明顯強於i5 8500。差距在緩存、頻率和超線程技術。如果消費者想兼顧工業渲染和遊戲,建議選擇i7 8700K或者伺服器CPU。

在遊戲理論測試中,FPS差距在22.3%

CPU-Z

作為CPU檢測的首選工具,CPU-Z的自帶Bench具有體積小、速度快的優勢,除了有跑分之外,也提供其它CPU的典型值對比。

i5 8500 單核445 全核2648

對比上代i7 7700K 4.2Ghz,在多線程跑分上旗鼓相當。受限於頻率上單核性能弱於i7 7700K。

PS:i7 7700K 四核心八線程,i5 8500 六核心六線程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作為最權威的GPU測試軟體之一,最新版的3D MARK還未能識別i5 8500的型號

好在這不影響分數。

i5 8500物理分:11608

i7 8700K物理分:19621

比較科學地反應了兩個U理論性能的差距,但對於圖形結果影響不大,相比於OpenGL的結果,3D MARK FSE測差距更加小。

接下來是遊戲測試,理論性能畢竟和遊戲實戰有所區別,所以需要遊戲實測數據作為補充:

遊戲測試1:

古墓麗影:崛起

作為探險解謎大作,古墓麗影:崛起延續上一代的探索風格,並在人物模型和可探索區域上有了更大的進步。

解析度1980×1080,特效:非常高

通過對遊戲自帶的Benchmark測試:i5 8500 3.9GHz成績 107.69FPS

對照組:i7 8700K 4.7GHz成績: 111.87FPS

整體分數為111.87FPS:107.69 FPS

i7 8700K領先的成績非常微弱,整體僅高了4幀,差距在3.7%,在100+的幀數中體驗不出差距。在部分場景中最低幀數甚至略低於i5 8500。

為了驗證數據的嚴謹,再次進行測試,這次將CPU-Z也截進來。

i5 8500 3.9GHz Benchmark 整體成績:106.12FPS

i7 8700K 4.7GHz Benchmark 整體成績:106.71FPS

整體成績上幾乎沒有區別,在最低幀上互有優劣,但i7 8700K表現更好一些。

可以說如果是遊戲玩家,那麼i5 8500在很多時候是可以替代i7 8700K的。當然還需要典型的案例進行測試。

遊戲測試2 絕地求生:大逃殺

在吃配置的遊戲中,PUBG是目前最火爆的,也代表了一部分玩家的配置目標:

解析度:2560×1080 關閉垂直同步,畫質全超高:

同一地區隨機截圖,黃色為i7 8700K+Z370,紅色FPS為i5 8500+銘瑄B360M成績,別的硬體均一致,顯卡為MSI GTX1070Ti紅龍。

PUGB i7 8700K 同地圖截圖(幀數在左上角):

PUBG i5 8500 同地圖截圖:

PUBG i7 8700K 同地形GIF圖(左下角有小地圖以供判斷)

PUBG i5 8500 同地形GIF圖(左下角有小地圖以供判斷)

都為在53幀57幀之間(不知道為什麼i7 8700K最低幀更低一些的情況,歸納於偶發)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i5 8500 3.9G+B360,和i7 8700K 4.7G +Z370表現沒有不同。

綜合歸納:

i5 8500+B360,對比i7 8700K+Z370平台,面對諸如視頻渲染等可以利用超線程的任務時,後者有顯著的優勢。但如果是預算不高的遊戲玩家,i5 8500+B360的使用體驗不會落後i7 8700K多少(如果追求SLi功能另當別論)。

即使後者把CPU超頻到5GHz,內存超到4.0GHz,提升一點幀數所花的代價,放到i5 8500+B360平台上,至少也能把顯卡升級一個檔次。

總結:

i5+B360的配置非常適合娛樂型、遊戲型的玩家,因為實際體驗並不輸給i7 8700K,價格上便宜很多。(單CPU便宜1000以上),主板可以省下幾百。

擁有雙M.2和4個USB3.1介面的配置,比較良心。

供電為4+2+1,對於這一價位的主板來說已經不錯。

作為B360M的車票中售價最低的一張,但性價比不俗。

缺點:

沒有配備各種美觀的裝飾裝甲

雙內存槽對於部分一小部分4條內存用戶而言不算友好。

以上圖片引用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支持AMD FreeSync、1ms響應:華碩發布 VG255H 顯示器
2017版Macbook Pro 15『』 帶touchbar使用1年感受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