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威夷遊記之二-忍不住二刷的的大島

夏威夷遊記之二-忍不住二刷的的大島

上午還在茂宜島出海浮淺看鯨(才知道啊?快看前一篇補補!),下午就來到了大島,其實大島的本名是夏威夷島(Island of Hawai?i),其實也就是夏威夷群島的名字來源啦。在整個島鏈上,大島是最「年輕」的一個,其他島上雖然有的也有火山,但大多數都已經關門歇業,只有大島上依然非常活躍,所以其自然特徵也最豐富。雖然此行開始之前並沒有對大島太多了解,反而更多的信息都是關於歐胡島和茂宜島的,但是「最活躍的火山」、「最高的山」、「最大的山」、「最年輕的島嶼」等等稱號竟然都屬於大島,不禁讓我們對這接下來的五天充滿期待。

大島的山

剛剛說到「最高的山」,不要笑話我不知道喜馬拉雅山是海拔最高的…但如果從最開始出現的山腳開始算起,喜馬拉雅山差不多有5,200米左右高,而位於大島的Mauna Kea(冒納凱亞)火山則高過10,000米。

(參考來源:http://www.geologyin.com/2017/07/mount-everest-is-not-tallest-mountain.html)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它應該算是世界最高的山峰了。Mauna Kea的意思是「白山」,大概是因為山頂常年積雪。雖然是在熱帶,山下溫度差不多維持在25-30攝氏度之間,但山頂…放個圖感受下。

就在它旁邊就是世界體量最大的孤立山體——Mauna Loa (冒納羅亞)火山,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長山」。雖然稱謂顯得大島差不多該有西藏那麼大,但實際上...全島開車繞一周差不多六七個小時足夠了。給你個地圖看看:

上圖Mauna Loa右側(東面)的Kīlauea(基勞維亞)火山才是這個篇章的重點,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直到現在,Kīlauea火山還很躁動,流出岩漿還時常順著南側的山坡流進太平洋,拓寬著大島的版圖。此次火山之旅很不走運的趕上了這幾天中最多雨的一天,濕意盎然的我們在白天只是遠遠的看到火山口的一些濃煙,直到晚上才真正看到了火山口的熾熱。

一大片的煙霧中,火山口附近寸草不生,雖然距離不到半小時車程,包括火山口和火山濃煙飄向的方向都是嚴禁靠近的,硫磺的味道因為下雨減弱了不少但仍然可以大概嗅到一些。

火山公園內,腳下的幾乎每一寸土地夠覆蓋著厚厚的凝固了的火山岩漿,有的甚至來自僅僅幾年前。很典型的一個畫面形成自上世紀80年代,一段公路被火山噴發出的岩漿覆蓋,現在僅有這一小段公路的水泥表面倖存了下來為當年的慘案作證,其他包括周圍的房屋村莊全部消失了。聽導遊講,直到2008年,仍然有一戶人家在逃出來以後一小時以後房屋便岩漿吞噬。

火山的活動不只是一種恐怖和災難性的存在,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地貌,下圖中的天然岩洞形也形成於火山爆發時,上層的火山岩漿接觸空氣凝固,而下面的岩漿依然暗流涌動,過後便形成了這樣的洞穴。

當然火山過後不是完全沒有生機,也有極其幸運的小樹——岩漿在幾米之外改道或者流下石縫,讓它躲過一劫。

一些特殊的植物可以承受火山周邊嚴苛的自然條件並在堅硬的火山石中生根發芽,這樣的植物多數類似下圖——沒有太多枝杈,葉子很小不易吸收硫化的空氣,也較容易躲過酸雨。

除此之外,在火山沒有侵略到的地方,則保留了原始到植物最初期的生態,蕨類森林幾乎誕生自大島冒出海洋的初期。這可能是世界上最二次元的生物吧?

到了晚上,驅車再次來到火山觀測站,紅紅的火山口頓時讓我們相信不虛此行,降雨的水汽在洞口上方被照亮,總感覺會有孫大聖蹦出來。再或者,我應該不畏格魯姆的阻撓,把裡面刻著不認識的文字的戒指扔進去...

沒有孫大聖,小編來湊個數吧~

短暫總結一下,火山行差不多需要至少一個半天加晚上,如果路線提前準備好,或者跟隨專業導遊,也有機會看到流動中的熔岩,因為白天根據火山活動情況和天氣都不一定能否很好的觀測,所以晚上強烈建議到火山公園Jaggar Museum,旁邊的觀測點不會讓你失望。就算沒有機會近距離體驗,無論你在大島的哪個角落,火山留下的痕迹你一定不會錯過(看下圖中長長的岩漿留過的軌跡)!

大島的天

前文中說到了Mauna Kea,它也是太平洋上最高的山峰,山頂空氣稀薄且極少降雨或其他氣候現象影響視野,島嶼上幾乎沒有任何工業,人口相對穩定且夜間的光源被控制的極其有限(包括絕大多數的公路都是沒有路燈的),所以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最理想的天文觀測點。

本來呢,小編對於天文沒有任何研究,也只是覺得畢竟是很久以來第一次真正的度假,那看看星星可能還是比較浪漫的…凌晨三點,我們跟隨導遊開始乘車上山(後來才發現其實自己開車上山也是沒問題的…),開了近兩小時以後到達接近山頂的遊客中心,不湊巧的是山頂因為近日的雨雪所以道路封閉了所以沒有機會再向上走。本來還會覺得有些遺憾,但走下車的一瞬間便被震撼到了。抬頭觀望,天空感覺像是在開一個無聲的party,星星多到完全數不過來,銀河淡淡的畫過夜空,不同亮度的星星散落在整個天際,只要稍微多一些留心,你甚至可以看到勻速位移的人造衛星。21世紀初在學校學到過的一些星星雖然都在眼前,要是沒有嚮導的介紹,我完全不可能找到天狼星,北極星,北斗七星,天馬流星,眼冒金星…儘管天空比平時所看到的明亮不少,小編嘗試了各種辦法,單反的普通鏡頭還是幾乎捕捉不到任何影像,所以只能進行乾巴巴的敘述,效果最好的也就是下面這張照片中了,通過遠處天空的亮度稍微可以盡量把畫面打亮一些,看到幾顆星星。

網上找來的圖片雖然有PS的成分,但肉眼所見確實差不多。

剛剛看到的天空其實已經有一點點亮了,而且觀測點溫度差不多-5~-10度,所以不宜久留,於是上車轉移到另一個適合觀看日出的地點。從Mauna Kea上下來,我們來到旁邊的一個小山峰上,躲過了眾多遊人,這裡也就我們這一個小團的8人。這時已過六點,天邊已漸漸染紅,天空中的層次感愈加分明,渲染過的雲層更讓天色中多了一些寧靜的動態,預示著一股不同的情緒在漸漸醒來,登上這個大自然下渺小的島嶼。

逐漸的,雲層再也無法遮擋這股衝動,一束無法直視的陽光衝進畫面,把所有的色彩渲染成了剪影,讓你無法忽視它不可一世的地位。此時我腦海中最直接的想像便是《獅子王》中的開頭,就算地球或者草原有所謂的主宰者,但所有的秩序,一切的開始,都由太陽決定。天空中的層層雲彩也統一了主題,金色的光芒被他們一點點傳遞到了近前,輪廓上的翻覆和舒展,彷彿都是光芒力量的頌歌。

獅子王里的是下圖 - 感受一下!

好了好了,不能再酸下去了…我們換個鏡頭,來沒有壓力的看看照片哈~

剛要下山時,偶然瞥見一個原居民設立的祭祀點,雖然沒能理解為什麼或者有什麼含義,但嚮導始終建議不要破壞圖形和其中的擺設,是啊,連我們這些遊客都會被征服,對於當地人,這樣的山,這樣的天,真是如何崇拜都不為過。

關於天的篇章講的差不多了,這裡要多用一點筆墨表揚一下夏威夷原居民後裔的導遊Kim和她所在的導遊公司Hawaii Forest & Trail,不僅車和餐飲的服務意想不到的高級,很有心的準備了棉服和觀測用的高倍望遠鏡,而且各種抓拍和搞笑真是一把好手,對於當地的了解和自然的熱愛任何人都能讀的出來,下山途中,還給我們普及了不少草藥常識。嗯,看來李時珍的徒弟遍布世界了。

大島的海

上過天,探過地,在大島當然也不能錯過大海。文字是不是看累啦?好,這次咱就直接上硬貨!

上面這兩張照片是不是很震撼?是不是也很相似?其實這剛好就是同一段海岸線的兩側,位於大島東北角Kohala Forest森林邊緣,第一圖拍自北側的Pololu Valley,第二圖來自南側的Waipi』o Valley,這一段美如仙境的海岸線中沒有任何公路,原始的地貌面對無邊的大海竟沒有引起太多的海浪衝擊,一切好像一副靜態的畫面,毫不羞澀的震撼你,感染你,征服你。當然也有不少人選擇沿著崎嶇山路走進探險,但最美的景色僅存於此,最好不要去打攪這一切的平衡,毫不客氣地說,這是數十萬年的傑作,人類不配添任何筆劃。

除了海面,海下也有不少奇珍異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乘坐觀光潛艇,鯊魚、沉船、熱帶魚類盡收眼底。

哦對,運氣好的話還能看見一個潛水艇司機帥小哥——

哦不對,不是他…他是萬聖節被派下來招待遊客的,是這位——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會覺得5天都不夠呢?如果遇上不巧的陰雨天或者就是想休息一下呢,也可以在海邊發發獃…

看灰機…

至少也可以躲在酒店充分利用你發現美的眼睛…

上這樣的照片,小編內心是拒絕的…

所以對夏威夷心動了的小夥伴們,快計划起來吧!就算你對這些都不感興趣,別著急,下一篇就帶你看看斷手勝地——歐胡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