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明碼標價賣官,賣的官最高達到這個級別,難怪最終會滅亡

清朝明碼標價賣官,賣的官最高達到這個級別,難怪最終會滅亡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當朝廷腐敗或財政緊缺時,就會通過賣官鬻爵來聚斂財富,而且這種方法聚斂財富的速度還十分的快。這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官本位」的傳統觀念中,能夠買一個官絕對是一件光耀門楣的事。再者說在古代有錢人都是商人,而他們的社會地位往往是最低的,所以買一個官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也是極有必要的。因此賣官鬻爵便成了古代統治者所掌握的一項暴利產業,幾乎每一個朝代的統治者都干過這樣的事情。但是徹底發揮出這項產業潛力的「集大成者」卻還是清朝,其賣官的手段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大家都知道古代賣官自秦朝便開始,西漢時漢武帝為了聚攏北伐匈奴的資金,就曾大肆賣爵過。東漢時期的漢靈帝為了賺取錢財來供自己揮霍,更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的進行賣官鬻爵。但是這些人都比不上清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些朝代賣官鬻爵都是某一位皇帝所施行的政策,一般下一位皇帝就會將其廢除,而清朝則不同,其幾乎成為了一項國策,一直延續下去,並且越來越紅火。那麼在清朝能買到官的最大級別是什麼呢?

清朝賣官鬻爵從康熙早期便開始了,因為當時國家剛剛建立,需要大量的錢財,因此康熙便開了賣官鬻爵的口子。具體怎麼操作呢?康熙下令只要捐獻白銀500兩給朝廷,便可以獲得一個最低等級官員,也就是人們俗稱的九品芝麻官的頂戴花翎,不過當時這個只是榮譽性質的,沒有任何實質作用。但是後來為了多賺錢,鼓勵有錢人買官,這些買來的官也開始具有效應,並能補缺。所以等到了康熙後期,買官的價格從500兩就漲到了15000兩,並能直接補缺當縣令,所以當時的人們趨之若騖。

就這樣賣官這一套制度就清朝確立下來,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不過在賣官國過程中朝廷也給出了一些限制。比如說京官最高只能賣到五品郎中這個職位,明碼標價9600兩白銀,因為再高就能夠面聖參議朝政了,所以這是絕對不允許的。而地方官的許可權就松很多了,其官職最高可以賣到16400兩白銀的正四品道台和13300兩白銀的從四品知府,其中道台又稱道員,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而知府則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市長。這兩者都是很大的官了,可以主政一方。

正是通過這些賣官鬻爵的錢財,清朝度過了很多的危機,比如說道光朝有一次賣官,就在短短9個月里收穫了800多萬兩白銀,差不多是其一年總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是收穫這麼多錢財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正所謂「千里求官只為財」,這些買官的人一旦補了實缺,必定會上下其手、魚肉百姓,不僅要將自己買官的錢賺回來,更會打撈一筆才會罷休。正因如此清朝末年才會農民起義不斷,貪官污吏縱橫,這也難怪清朝會滅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李克農上將一生3次流淚

TAG:華人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