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兄弟二人
從前有兄弟二人,跟著老爹逃荒到山西各自成家。老大膝下無子,老二有四個兒子,大兒子過繼給老大。
大兒子結婚不到仨月,參加解放軍南征北戰,又參加志願軍抗美援朝,顏值高又聰明,一直跟在首長身邊,全胳膊全腿退役回家。
老二的大兒子參軍時,老爹和老大相繼去世,老二挑著扁擔,一頭裝著最小的四兒子,一頭裝著老大媳婦的大孫子,領著全家老小落戶回了老家,真真的上無片瓦下無立錐,寄宿村裡的小廟。
一晃又是十多年,老二的四個兒子都進廠當了工人,成家立業。老二逗弄孫子時,就給孫子將家裡的故事。老二像他孫子這麼大的時候,家裡趁錢,當時一般人家有個土坯房就不錯了,家裡起了小樓房。為啥趁錢呢?家裡有米缸,不論白天吃多少,隔天早上米缸准滿。老二的爺爺晚上偷偷看著米缸,看見一個白鬍子老頭,佝僂著身子,背著米袋子往米缸里到米。老二的爺爺心想這是神仙來幫我家了,看那米袋子沉,白鬍子老頭到米費勁兒,就在米缸邊放個板凳墊腳。結果把白鬍子老頭得罪了,「好哇,你看不起我,嫌我老」,自此以後那白鬍子老頭再也不來了。
等到孫子輩兒都大了,老二的年歲也大了,考慮考慮身後事,找了一塊兒好塋地。一琢磨把老爹和大哥丟山西不是個事兒,帶著自己的小兒子去了山西,把老爹和老大的骨殖起出來,用包裹包了帶了回來。那是家裡還很窮,買不起棺木,用高粱稈席子裹了,草草的就葬了。老二給自己也定好了穴,等自己撒手人寰那一天,就埋老爹的腳頭。
老二這人一輩子辦事兒不緊不慢,脾氣也不急不躁,活了個大壽命,這位生於清末,長於民國,歿於新中國的老人,和總設計師同一年結束自己樸實無華的一生。
一晃又是二十年過去,老二的四個孫子也都成家立業,那塊塋地兩次推平,兩次起複,又埋了老二的大兒子和二兒子,終於用不下去了:周圍要開發,必須遷墳。
動土之後,在老大的墳頭下挖出棺木,老二的小兒子納悶了,「當時埋我大伯的時候,沒用棺木啊?」起出骨殖一看,竟是老二。因為塋地兩次推平後起複,墳頭的位置不準,後人祭祀的老大,其實就是老二,老爹和老大只有兩個土堆,具體埋哪了就不清楚了。
工人們還在繼續找,天色缺是越來越晚了,沒有起墳隔夜的道理。老二的子孫們聚在一起商議,用鏟車推一下再找,真找不著只有把老爹和老大留在這裡了。結果鏟車一推下去,老大的骨殖立刻顯現出來,車鏟高一分則看不見,低一分則碰碎骨殖。周圍的老人都說,這是老大害怕把他留在這,顯靈了。
找著了老大,老爹的位置也很快找到,兄弟二人和老爹搬到新地兒。這次老二的子孫們學了精,新塋地定好方位留好標記,省得再過幾十年找不著位置。不過再遷墳這事兒,最早也得留給老二的孫子的孫子了。
TAG:海文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