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一生平淡無奇,一心歸隱,為何仍彪炳千古?

他一生平淡無奇,一心歸隱,為何仍彪炳千古?

本文由思品文化老貓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在那個戰亂紛繁朝代更迭快速的時代里,陶淵明一生不求封官朝堂,不願聞達於世,卻是文學史、文化史上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他創作的田園詩派至今影響深遠巨大。

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不看重名利的浮華,看透官場的虛偽逢迎,一心歸隱田園。他有五次政治生涯,但一次比一次短,最後一次做彭澤縣令時,僅僅做了三個月。陶淵明為官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因為家庭貧苦,耕種的糧食不足以養家糊口,求官就是為了想要養家糊口。但即使是這樣,他還是任職了短短的三個月,就辭官而去。因為官場的腐敗讓自己的精神飽受折磨,自己內心又率性自然,不願與官場中的人同流合污。為了心中志向,他堅守清貧。

他的曾祖父在當時身居要職,但是卻出身寒微,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佔據高位的。陶淵明很是崇拜自己曾祖,但是日子到了陶淵明這一代時,家境衰落,已經很是清貧了。

當時的社會制度中,出身決定一切,上層人士沒有出身寒微的子弟,下層人士沒有貴族士人的子弟。左思就在當時猛烈抨擊九品中正制,以抒發自己內心的壓抑憤懣。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中,大家爭相追逐名利和財富。人人都要求官,卻都是浮於表面,並不做些實事。有人甚至在上司詢問工作時,公然答道:我不知道!而就是這樣的狀況在當時還為人稱道,傳為美談!

由此可以看到當時的士人討厭進行實際的勞動,鄙視實際的事務,並且以什麼都不做視為一種優越感,一種社會趨勢。陶淵明雖然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生活,但是他卻與當時的主流看法正好相反,他看不慣這種虛偽放縱的風氣,他認為人都應該自食其力,勞動最光榮, 於是他高度謳歌農業活動,自己也歸隱山林,做地地道道的農民。而就是這種生活,使他的田園詩也充滿了詩意與快樂。

陶淵明本是不懂耕種的,但在這種勞動中卻是分外愉快歡樂的。在山野中能夠得以遠離虛偽逢迎的官場,自己的意志不被折磨,所以即使生活仍然清貧,甚至是生活潦倒,他也能覺出一種快樂,精神上的愉快常常使他忘記生活的艱難。

陶淵明自創田園詩,在詩中描繪了美好的田園圖景,向世人展示了小農生活的安逸。他的作品被後人廣為稱讚,並影響了很多後世的文學作品,影響深遠。

參考資料《晉記總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品文化 的精彩文章:

姑蘇城的兩次建造,一次興國,一次亡國,同是修城為何結果截然不同?
虎毒不食子,可是母老虎狠起來,那是誰也攔不住的,就像她這一國之後!

TAG:思品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