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NASA送人類「小蝌蚪」上國際空間站 研究太空生娃?

NASA送人類「小蝌蚪」上國際空間站 研究太空生娃?

原標題:NASA送人類「小蝌蚪」上國際空間站 研究太空生娃?



人類和公牛精液搭乘獵鷹9火箭和龍飛船升空,奔向國際空間站

在太空旅遊,甚至登陸火星成為熱門話題的當下,美國航空航天局把人類和公牛精液送上國際空間站,研究它們暴露在零重力環境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被稱作Micro-11的這項任務,開始時間是4月1日。當天,冷凍的人類和公牛精液,搭乘SpaceX的獵鷹9火箭和龍飛船升空,奔向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上的航天員將對樣本進行解凍,並添加化學物質,激發精子活性,為它們與卵子結合進行準備工作。研究人員將利用錄像設備記錄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過程。


Micro-11的精液樣本被送往NASA肯尼迪太空中心


最終,樣本將加入防腐劑,被送回地球。研究人員將分析精子和卵子在太空結合所需要的步驟,以及在太空活化的精子樣本與地面是否相同。


美國航空航天局太空生物項目首席科學家法蒂·卡洛亞(Fathi Karouia)表示,「根據以往的試驗,失重能促進精子活動。」


這項研究,可能是理解失重環境中「生兒育女」可行性的第一步。卡洛亞說,「Micro-11是首次利用經過驗證的分析方法,評估人類和牛科動物精子在太空中的生育能力。」


顯微鏡下的牛精子


雖然這不是精子第一次被送入太空進行測試,但該實驗可以為長期太空飛行對人類生育的影響提供新的見解。


此前,包括青蛙、蠑螈、海膽、海蜇、蝸牛、青鱂魚、線蟲(一種稱為秀麗隱桿線蟲的線蟲)和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在內的若干物種,已經成功地在太空中繁殖。

此外,水生無脊椎動物——如介形蟲和水蚤,在為期四個月的太空微重力條件下,繁殖了它們的後代或重複了它們的生命周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風雲匯 的精彩文章:

取消流量「漫遊」政策出台後,本地流量「窩囊氣」還得再受3個月?
當人類登上火星時我們吃什麼?NASA正在做研究

TAG:科技風雲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