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性情大變警惕「雙相情感障礙」……

性情大變警惕「雙相情感障礙」……

荊門最權威、最專業的健康、醫療、養生平台

「我當時頭腦不清醒,你們必須把錢給我退回來。」3月12日,有媒體報道,四川成都女子黃英(化名)以患上抑鬱症「頭腦不清醒」為由向某美容院要求退還辦了32張美容卡的款項。報道稱,黃英提供的幾份出院病情證明書顯示,其患有雙相情感障礙不伴有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發作,入院時患者意識清楚,話多,思維聯想加快,自我評價高,精神旺盛,用錢揮霍,自知力無。

唏噓感嘆之餘,不少市民更關心的是:雙相情感障礙是種什麼病?它是否潛伏在我們身邊?為此,記者採訪了市口腔醫院失眠科主任、高級心理諮詢師付銳

被忽視的雙相情感障礙

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簡單來說,就是情緒調解機制出了問題,表現為雙方面的癥狀,情緒低落時是抑鬱症,躁狂狀態時為躁狂症。」付銳介紹,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處於躁狂狀態時,會興奮、誇大,特別有自信,不切實際地自誇和花錢大方。並且對自己做什麼不知道,這種精神狀態會讓她不同程度地喪失判斷能力,對於投資或者花錢無法做出正確評估和判斷。

臨床表現按照發作特點可以分為抑鬱發作、躁狂發作或混合發作,通常是在躁狂與抑鬱快速轉相時發生。例如,一個躁狂發作的患者突然轉為抑鬱,幾小時後又再復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這種混合狀態一般持續時間較短,多數較快轉入躁狂相或抑鬱相。混合發作時躁狂癥狀和抑鬱癥狀均不典型,容易誤診為分裂心境障礙或精神分裂症。

性情飄忽原是雙相情感障礙作怪

「好好的一個人,也沒受什麼刺激,突然就性情大變了,跟丟了魂似的。」半年前,市民李女士彷彿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親朋好友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而32歲的李女士在一家企業上班,平日里性格開朗,工作上積極主動,所以在公司里人緣不錯,下班後還常常約同事或朋友打球。

然而,半年前同事們發現李女士突然變得不愛說笑了,對待工作十分怠慢,工作效率明顯降低。與此同時,其愛人馬先生也發現,李女士不再約朋友去打球,連周末也待在家裡不願出去,而且整天怨天尤人、滿腹抱怨,但馬先生當時誤以為李女士只是因生理期影響導致的情緒低落,並沒有太在意。

戲劇性的是,就當家人為李女士的健康擔憂之際,她臉上的陰霾突然一掃而光,又變得愛說愛笑,特別活躍。馬先生見狀也就安下心來。大概過了半個月,馬先生便意識到她的 「活躍」有點不對勁:不僅話比以前多得多,對同事也極其熱情,但格外易怒;幾乎每天都約人打球、吃飯,花錢過度大方;睡得很少,彷彿有用不完的精力。最終,馬先生決定帶她到市口腔醫院失眠科進行檢查,隨後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

「因為存在開朗外向的一面,這類患者常常是群體里活躍的中心,即使情緒低落,也常常會被身邊的人誤以為是遇到一點挫折,暫時鬧鬧彆扭罷了,從而掉以輕心。」付銳說。

性情突然大變建議儘早檢查

「在一段時間內,情緒走向抑鬱或躁狂,情感表現明顯低落或高漲兩個極端,這是雙相情感障礙的典型癥狀表現。」付銳告訴記者,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容易表現出「三高」和「三低」兩個狀態,「三高」即躁狂狀態時,思維活躍、情緒高漲、動作增多;反之則呈現為抑鬱狀態下的思維遲鈍、情緒低落、活動減少。「雙相情感障礙常見於青壯年,即20—40歲的人群,且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其發病原因比較複雜,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遺傳因素,工作、生活、人際關係上出現的壓力和矛盾都可能誘發該病。

「患病時,兩種極端情緒往往反覆交替出現,性情會有明顯改變。」付銳提醒,不要忽略患者的早期表現,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比較具有危害性的疾病,因為患者在躁狂發作期容易衝動,出現傷人、毀物行為,當轉為抑鬱發作時,又有可能出現自殺傾向。所以應儘早發現並治療。

付銳強調,由於雙相障礙幾乎終身以循環方式反覆發作,其發作的頻率較高,因此以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和危機干預等措施的個體化綜合治療為主,並堅持長期治療的原則。此外,對於已確診的患者,作為親朋好友應多給予心理上的關懷,盡量不要刺激患者。

來源:荊門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劉舒丹

打造荊門最專業的健康養生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荊門健康在線 的精彩文章:

緊張恐懼是種病,得治

TAG:荊門健康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