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共享經濟,消耗超1000億,幾乎全軍覆沒
點擊政商參閱關注我
財鏈社
專業區塊鏈財經媒體與社群
來源:海哥商業觀察 ID:hgsygc作者:海哥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裡裝!
中國的投資人、創業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業捧上了天,待搜刮完紅利、薅完羊毛,然後再把它們狠狠的摔在地上。以共享之名,行搶劫之實,創虛假繁榮,造資源浪費。一地雞毛、滿目蒼夷。
這不是聳人聽聞,也不是鼓弄是非。一切都擺在眼前,從O2O到共享經濟,到無人貨架,到人工智慧,到區塊鏈。有一群人,他們造風口、造潮流,他們所向披靡,他們出手兇狠。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抽身離去,離下多少人負債纍纍、舔舐傷口。
共享單車,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僅2017年,共享單車企業融資總額就達258億。它們,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把一些年輕人送上巔峰,然後放手讓他們自由落體墜下;給一些製造企業帶來高潮,待共享單車停擺,急劇減產而暴斃衰歇;給街頭巷尾添上五顏六色,而後廢銅爛鐵、堆積成山。
如此多金,如此代價,也就換了一個摩拜、ofo、哈羅以及正在恢復氣血的小藍,成就了那少數幾個人的盆滿缽滿和人生巔峰。也就換來了個新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虛名。
請那煽風點火者,請那推波助瀾者,請那拍手稱快者,捫心自問:抱著那一輛輛車仔細端詳、研究、心想,這是哪門子的新四大發明?
有人會說,這就是商業!那是,我啞口無言。我們的大把社會資金、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所有社會的目光,就這樣簡單的一股腦的聚焦於縹緲的潮流和風口。敢問,人工智慧廣泛應用的進展怎樣了?生態環境、生命科學、航天飛行、疾病災害這些的創新研究怎樣了?
我們在潮流里翻滾,別人在科技軟實力上狂奔;我們在朋友圈裡表達祖國的強大,人馬斯克把私人火箭送上了天。
2018年清明之際,以摩拜投入美團的懷抱為標誌,中國共享單車的故事算是正式完結。
伴隨著曾經的共享經濟熱潮,共享單車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倉、共享雨傘,啥都裝進了共享這個筐。當然,等待他們的是一個個的倒下。
清明假期,我們再次盤點這些一個個激情至死的亡魂,以讓後人警醒、讓來者慎重。
1、
共享單車:投入超600億,幾乎全軍覆沒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 2017年共享單車領域融資金額達258億元。2018年,頭部範圍的共享單車企業中,ofo3月再融8.66億美元(近55億元),摩拜賣給美團計37億美元(約233億元),滴滴接管小藍單車耗資不詳。僅對看得見的金額進行統計,加上佔用的押金,共享單車累計投入應該會超過600億元。
(2017年共享單車融資統計)
隨著摩拜賣身美團、阿里加碼ofo及投資哈羅、滴滴接管小藍,共享單車領域的頭部公司基本宣布全部繳械成為巨頭生態中的一枚棋子。共享單車故事獨立講下去的時代,基本結束。想一想去年那些相繼倒閉的第二陣營的公司,賣身或依附巨頭對還存活的共享單車公司而言,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2017年陣亡的第二陣營共享單車企業)
這些公司能夠出現在公眾視野,已經算幸運的。更多的共享單車企業,你我甚至還沒見過它的顏色、聽過它的名字,它們就已經銷聲匿跡。
2、
共享汽車:去年融資近15億元,前途未卜
伴隨共享單車火熱,2017年下半年開始,共享汽車也開始受到資本關注。2017年下半年以來,共享汽車融資明顯加碼。其中,PonyCar、Gofun、TOGO途歌等共享汽車品牌新一輪融資的金額都突破一億人民幣,PonyCar的C輪融資金額更是高達2.5億人民幣。據媒體數據統計,去年共享汽車融資近15億元。
目前,共享汽車的融資金額遠不如共享單車行業多。但共享汽車所需要的資金可能遠超過共享單車的需求。共享汽車前期投入的成本要遠高於共享單車。因此,受資金限制,規模難以擴大,用戶使用的便利程度也不會高。目前,也看不到巨頭參與其中。同時,共享汽車的盈利問題,可能更加遙遙無期。此外,共享汽車還面臨停車費用高、充電困難等諸多影響用戶體驗的問題。
去年,就有2家共享汽車宣告壽終正寢。友友用車創始人李宇曾對媒體表示:「共享汽車目前難盈利,費用完全不能打平成本。」儘管有預測共享汽車會是個大市場,如果最終要打出規模,那必將是一場比共享單車投入更大的消耗戰。
3、
共享充電寶:融資20億,風口正在銷聲匿跡
要不是王思聰與陳歐關於共享充電寶「吃翔」的打賭,共享充電寶很多人都不會有特別的關注。即便如此,乘著共享經濟東風的共享充電寶也融資達20億元。去年,該行業還一度創造了「40天達成12億元融資」的商業奇蹟。
而實際上,去年上半年開始,共享充電寶就開始洗牌。偽需求、不符合手機發展趨勢、行業混亂,共享充電寶儘管還有的在強撐,它甚至不可能有一個如共享單車一樣的未來。
據媒體報道,剛剛到去年底,樂電、小寶充電、泡泡充電、創電、放電科技、PP充電、河馬充電等7家企業均已走到項目清算階段。
4、
共享雨傘、共享睡眠倉、共享紙巾,
幾乎淪為笑談
對於共享雨傘,人們最深刻的記憶應該是共享雨傘成為了一門變相買傘的生意。
流傳在網路上的段子是這樣說的:繁華路段,最近出現了一批共享雨傘,共計3萬把,押金19元,半小時收費0.5元。可投放沒幾天,雨傘就全部被人拿回家!這將是一段經典的營銷案例,必將載入中國銷售史冊!最主要的這還是無人銷售。
去年下半年開始,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出現了「共享睡眠艙」服務,半小時6元,裡面有恆溫空調、小風扇、Wi-Fi、插座等設備。但因安全隱患和治安隱患等因素,共享睡眠倉幾乎都已經被公安部門叫停。
就連衣服也都打起了共享的概念。儘管有報道,有共享衣櫥的公司做得風生水起。真的是格局限制了我的想像,真不知道什麼樣的用戶,是要靠租衣過日子的。即便她們會租一陣子,這個生意燒錢和盈利的問題,恐怕也是個大難題。
去年11月,號稱融資了8000萬的多啦衣夢共享租衣APP顯示無法正常運營,頁面呈空白狀態。面對退錢要求,多啦衣夢拋出一句話:「要錢沒有,用衣服來抵。」其失敗根源,無非是用戶對共享租衣的需求並不剛性、盈利模式不清晰、服裝和快遞等成本巨大。
接下來,甚至還出現了共享電腦、共享手機......共享幾乎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一劑「春藥」,短暫的激情過後,必然是萎靡不振甚至一敗塗地。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2017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經濟平台獲得1159.56億元投資。該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陳禮騰認為,2017年共享經濟行業存三大痛點:一是行業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創新。二是商業模式不清晰。三是資源掌控能力不足。
同時,該研究報告還指出,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52850億元。
但是,無論共享經濟領域湧入了多少投資、市場規模有多大,擺在我們面前的恐怕還是:看似大而美的市場,能夠有效的整合成清晰的商業模式嗎?能夠帶來一個個行業真正的繁榮嘛?
到今天,我們看到的卻只是:投進去1000多個億,最好不過一個滴滴,以及只能委身巨頭的摩拜、ofo及哈羅們。如果要說,我們的共享經濟,除了發明了一種新的搶奪市場方法論外,很難找不到它們給中國的科技、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創新和改進。
有這麼一個段子,大概能夠表達此刻我內心最想說的話:
中國受過極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們,聚焦在被稱為「創業導師」的中年男人們周圍,一起徹夜不休地燃燒生命,只為在一輪又一輪如何送菜送飯、洗車洗腳、美容美甲、搭訕艷遇、借高利貸、聯結窗帘和電冰箱的挑戰賽中博出更好的名次,然後擊鼓傳花,快速傳給下一棒......
大西洋和太平洋彼岸很多巨頭公司的創始人,他們在骨子裡並不是商人,而是geek。熱衷於創造新奇的事務,熱衷於解決難題,熱衷於在某個極細分的產品上把質量和性能或功能做到極致,這是geek的天性......
科技,在這一刻,非常殘忍的拉開了差距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壯士斷腕!最嚴厲樓市調控來了:五年限售+五年社保+70%首付
※未來三年,這幾種人將被淘汰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