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畫清風雅集:宋 郭熙 崔白 畫作各三幀

國畫清風雅集:宋 郭熙 崔白 畫作各三幀

今日導讀

一、美國繪畫:用色彩畫出你的身體 用詩歌說出你的面容

二、俄羅斯繪畫:真美 鮮艷的花卉

三、每天古書畫:城南高隱 楓溪垂釣

四、波蘭攝影:我記得你去年夏天的神情

五、加拿大繪畫:約翰尼.卡倫 亮麗的作品

六、國畫清風雅集:宋 郭熙 崔白 畫作各三幀

七、俄羅斯繪畫:讓人輕鬆愉悅的風景

八、英國繪畫:奔放的舞蹈

————————————————————————————————

郭熙(約1000-約1090年),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孟縣東)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於方外,以畫聞名。熙寧元年召入畫院,後任翰林待詔直長。山水師法李成,山石創為狀如捲雲的皴筆,後人稱為「捲雲皴」。樹枝如蟹爪下垂,筆勢雄健,水墨明潔。早年風格較工巧,晚年轉為雄壯,常於巨幛高壁作長松喬木,曲溪斷崖,峰巒秀拔,境界雄闊而又靈動飄渺。存世作品有《早春圖》《關山春雪圖》《窠石平遠圖》《幽谷圖》等。子郭思纂集其畫論為《林泉高致集》。

擅長山水。出身布衣,好道學,喜遊歷。善畫,初無師承,後在臨摹李成山水畫中受到啟發,筆法大進,亦能自放胸臆,筆勢雄健,水墨明潔。畫山石多用捲雲或鬼臉皴,畫樹如蟹爪下垂。熙寧(1068-1077)間為圖畫院藝學,後任翰林待詔直長,成為宮廷畫院重要成員。於畫論方面亦有建樹,總結出對四季山水的審美感受及山水構圖三遠法等。[1] 創作活動旺盛的時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寧、元豐間(1068-1085年),深受神宗的恩寵,有「神宗好熙筆」,「評為天下第一」之說。下面是他的《早春圖》、《窠石平遠圖》和《窠石平遠圖》。

以這張「早春圖」來看,郭熙試圖表現冬天過完,天氣剛剛轉暖的季節,樹木正在發芽,溪水正在解凍,整個畫面氤氳著一種潮濕的水氣,氤氳著一種早春時節萬物生髮的快樂。

郭熙用比較帶水份的筆墨一層一層渲染岩石,使堅硬的石塊看起來像雲一樣舒捲流動,因此,也有人稱郭熙的畫法為「捲雲皴」。郭熙在他的一本畫論中也提到「渲」、「染」的技巧,也可以看出他比較更重視水份與墨的混合層次。

「早春圖」在畫面的正中央仍有一個主峰,但是主峰不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由下面許多山峰交互運動的結果,郭熙似乎不完全追求「穩定」,也更重視「變化」。右側的水從岩石間急瀉,用線條表現速度;左側遠處的水,流在平坦的土壤中,則改用渲染,可以看到畫家對細節的講究。

在畫面左側有郭熙的題「早春,壬子年,郭熙畫」,這是中國畫家在畫面上留題的比較早的例子。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在畫的右上角題了詩,呼應「早春」的主題:「樹纔發葉溪開凍,樓閣仙居最上層,不借桃花聞點綴,春山早見氣如蒸。」

《窠石平遠圖》卷作於元豐元年(1078)。畫面描繪的深秋時節樹木蕭疏、平野清曠,呈現出氣象蕭疏的深秋意境。圖中晚靄籠罩,樹枝張舞。筆勢雄健,枝如「蟹爪」的灌木叢,以及郭熙獨創的「捲雲皴」山石,都體現了郭熙山水畫成熟時期的特徵。

上面兩幅圖是郭熙手卷窠石平遠圖,與立軸《早春圖》有別。描繪的是秋天雨後初晴的溪山,壯闊而優美。

郭熙手卷著名者還有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樹色平遠圖》,為平遠之景,少高大樹木;郭熙畫中大山高樹的元素的典型無疑是《早春圖》。

曾布川寬和馮平均指出郭熙高山巨石的《早春圖》有「官畫」的特徵,而《樹色平遠圖》這類具有文人雅興的手卷可能為公務之餘的創作,「官畫」一詞,黃庭堅即已提及。

有趣的是,這件《溪山秋霽圖》兼具《早春圖》和《樹色平遠圖》的特徵。

展開即為高山峻岭,並不常見。

此段樹為主體。樹的高低錯落,前後左右,與山勢高低形成和諧呼應。間有茅屋行人。

樹與山漸行漸遠,溪水泛漫至左邊開闊空間。

空闊渺遠的平遠之景,《樹色平遠圖》中亦有之。

皴法,非典型的捲雲皴。郭熙的捲雲皴大致呈圓形,這裡拉伸為長方型。

《早春圖》里的松樹有虯曲伸展之勢,這裡的偏直,跟《風雪杉松圖》更接近。

繁複的灌木,《早春圖》中少有。

這類小亭,在《早春圖》中也可見到。但《早春圖》中偏扁,有左右伸展之勢;這裡偏圓,像蒙古包。

跋尾,金粟山藏經紙,上有吳稺登等若干人題跋。

——————————————————————————————

崔白(元十一世紀),字子西,安徽鳳陽人,北宋中期畫家。工畫花卉翎毛,以善枯荷鳧雁得名,亦精於道釋、物、鬼神。據說他作畫時從不起稿,畫長直堅挺的線條,無須使用直尺筆,操筆立就。

《秋蒲蓉賓圖》——本幅繪荷葉枯黃,芙蓉展艷,一派秋光旖旎,花間鶺鴒騰躍,翡翠踞,兩鴻雁振翅凌空,意在千里。

作品署款「崔白」二字,有清高宗弘曆題詩一首。「寒雀爭寒枝,如椒目相妒。設有鶴來驅,拾仇共救護」。(冬天的麻雀在禿樹上爭鬧打鬥,瞪著象椒粒一樣的眼睛互相妒恨。假如有鷂鷹般的猛禽前來驅逐迫害,則應忘掉仇恨群起戰鬥互相救護。) 卷後由明文彭題跋。

作者在構圖上把雀群分為三部分:左側三雀,已經憩息安眠,處於靜態;右側二雀,乍來遲到,處於動態;而中間四雀,作為此圖的重心,呼應上下左右,串聯氣脈,由動至靜,使之渾然一體。鳥雀的靈動在向背、俯仰、正側,伸縮、飛棲、宿鳴中被表現得惟妙惟肖。樹榦在行骨清秀的鳥雀襯托下,顯得格外渾穆恬澹,蒼寒野逸。

《雙喜圖》——原題「宋人雙喜圖」,後因在圖中樹榦上發現有「嘉祐辛丑年崔白筆」的題識,故歸於崔白名下。「嘉祐辛丑」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此時正是崔白畫藝的成熟時期。畫面上,一派古木槎丫、霜葉飄零的蕭條景象。秋風中,竹樹搖撼,山草皆靡,風勢甚烈,兩隻寒鵲棲飛噪鳴於枯木荊棘之顛,不知何時闖來一隻野兔,正引首回顧,聳耳翕吻鼓目瞪著樹上的山鵲,這就更加增添了雙鵲躁動不安的情緒。畫家抓住了秋兔雙鵲高下對峙、渾然一體的瞬間之景,創造出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外國繪畫:天大地大 沒有母親恩情大
達吉斯坦繪畫:生動的人物描繪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