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順治、康熙相交之際,清王朝重構宗藩關係成功的原因何在?

順治、康熙相交之際,清王朝重構宗藩關係成功的原因何在?

作者:姚天琦

到了順治、康熙相交之際,清王朝重構中外宗藩關係的努力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其原因不外以下四點。

第一,順治朝時,清軍不但鎮壓了以李自成、張獻忠等為代表的國內人民起義,而且消滅了江蘇南京的弘光、浙江紹興的魯王、福建福州的隆武、廣東廣州的紹武和廣東肇慶的永曆等幾個南明小朝廷。康熙初年,清廷又平定了三藩之亂,收復了台灣。清王朝在全國的政治統治日趨鞏固,東亞各國失去了反清復明的現實基礎,故不得不承認、接受「天下一統」的政治現實。

第二,清王朝定都北京以後,開科取士,尊孔孟,重儒道,將自己打扮成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正統繼承者和代表者。同時,清帝也不斷論證滿族人並非野蠻的夷狄,而是與中原華夏同源的華夏一脈。

大義覺迷錄

如雍正帝即曾作《大義覺迷錄》提出「惟有德者可為天下君」,正是因為「上天厭棄內地無有德者,方眷命我外夷為內地主」,以此論證清王朝奉天承命的正統性。另外,「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於聖德乎?」以此論證滿族人決不是野蠻的夷狄。雍正帝特彆強調: 「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以後,「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我朝「厚待明代之典禮,史不勝書。其藩王之後,實系明之子孫,則格外加恩,封以侯爵,此亦前代未有之曠典」。凡此此種種,「是我朝之有造於中國者大矣,至矣」。

這樣,就使得東亞各國在思想意識方面逐漸認同了清王朝的中華正統地位,失去了思想上、心理上的憑藉。

第三,清王朝適時調整了與東亞各國的關係,繼續執行傳統的不干涉藩屬國內政、對藩屬國國王予以籠絡禮遇、經濟上採取「薄來厚往」等優厚政策,使各國在與中國的交往中得到了各種實惠,他們或為「慕義」而來,或為「慕利」而至。

第四,東亞各國國王或出於與國內其他政治勢力爭權奪利的考慮,或出於與鄰國相爭,維護本國安全的需要,有意加入清王朝的宗藩關係體系之內,以獲得「天下共主」政治、道義甚至是軍事等方面的支持。

編稿編輯:姚天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在已經有湘軍的情況下還要創建淮軍呢?淮軍的裝備如何?
北京文玩市場琉璃廠為何名聲遠揚,現實中琉璃廠究竟是一方什麼樣的神奇土地?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