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前頭痛一則

經前頭痛一則

患者平素經前都非常難受,月經延後1周左右,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痛經,末次月經10.12,目前兩側頭痛,太陽穴明顯,自覺燥熱,測體溫37.3℃,怕冷,微汗,煩躁,時噁心,納少,乏力,眠多夢,大便稀,平素便秘。舌質淡暗,苔薄白;脈弦緊,細滑。

考慮患者經前頭痛,辯證氣血虧虛,寒凝氣滯血瘀證,治療予解表散寒,行氣活血為主,處方如下:

生地15 當歸12白芍15川芎9

丹皮12 桃仁12香附12党參15

白朮12 蘇葉15桂枝9吳茱萸6

半夏9 柴胡9炙甘草6生薑10

大棗4枚

共2劑

療效:吃完一次葯後大約1小時後燒退,但仍有頭痛,半夜汗出,頭痛、煩躁、噁心緩解。但仍有乏力,易犯困,吃完就上廁所,大便稀,月經未至,考慮患者不發熱,已無表證,所以去解表散寒之蘇葉,但考慮大便稀,所以加茯苓健脾利濕,利小便以實大便。

生地15 當歸12白芍15川芎9

丹皮12 桃仁12香附12党參15

白朮12 桂枝9吳茱萸6半夏9

炙甘草6 生薑10柴胡9茯苓12

大棗4枚

共5劑

療效:服藥後整個人都變的輕鬆許多,痛經較前明顯好轉,吃完就上廁所好轉,乏力、易犯困減輕。

按:患者平素氣血虧虛,所以月經量偏少,經期延後。氣血不能榮養周身則乏力,肝血虧虛,則眠多夢。又因胞宮偏寒,寒凝血瘀,不通則痛,所以會痛經、經色偏暗、有血塊。此次經前感受寒邪,寒邪速表,所以會出現發熱,怕冷。經期沖氣挾瘀血上逆,阻滯腦絡,所出現經前頭痛;舌質淡暗,舌苔白為寒凝血瘀之象,脈弦,為肝脈,緊為寒,細為血不足,滑為月經將至。

處方以四物湯養血活血,用生地換熟地,是因為生地可以養血活血,而熟地雖然養血但不能活血;丹皮、桃仁輔助活血化瘀;香附行氣活血,調經止痛;吳茱萸、桂枝溫經散寒,通利血脈;党參、白朮、大棗、甘草健脾補氣以滋生化之源;半夏、生薑辛開散結,通降胃氣,以助祛瘀調經;其中生薑又溫胃氣以助生化,且助吳茱萸、桂枝以溫經散寒,蘇葉解表散寒;女子以肝為先天,柴胡引葯入少陽肝膽經,柴胡與川芎合用可治少陽頭痛(側頭痛)。

類似文章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芍藥齋 的精彩文章:

有些懶,千萬不要責怪……可能是病,得治

TAG:芍藥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