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山,400餘年的香火龍
農曆三月,布穀聲聲。
在湘贛邊境四面青山環抱的攸縣巒山鎮咸弦村上沖組,人們正身穿紅衣,敲鑼打鼓地舞著400多年前傳承下來的農業生產季節燈--草編香火龍,把往日偏僻、寂靜的山溝變得無比熱鬧。
早在明朝正德年間,這裡勤勞、聰明的祖先,就從江西老家引進了這種無不令人喜聞樂見、激情亢奮的古老藝術。
據當地劉氏族譜記載,有位名叫劉一鶴的先人,為躲避戰亂從江西遷入攸縣巒山上沖的深山老林里隱居。因瘴氣瀰漫,寒氣襲人,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很多的災難。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崇尚上天護祐。因此,劉氏就起舞了家鄉的三月草編香火龍的傳統習俗,一直保留至今,已達400餘年。
香火龍,是一條飄在青山綠水間,專為辛勤勞作的人們,祈求年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平安幸福的燈!它舞動的全部程序,無不深深地浸透著這種心靈深處的美好願望。
你看:啟燈,隊伍按提龍在前,香火龍在中,鑼鼓在後的依次順序排列。在土地廟前焚香、燒錢紙、放鞭炮,進行祭祀、跪拜、開光。開光後,在龍頭、龍尾分別插香9根和每節龍身插香3根,使整個龍身瀰漫著濃郁的香氣,所以叫香火龍。串燈,按「打上水龍」規矩,依屋場所處地勢高低,從下到上,進行游燈串戶,鞭炮迎接並插香3根至龍頭,迎燈進門到廳堂繞圈後又到家的前坪舞龍。舞龍,場面極其壯觀,龍隊在「咚咚」的鼓聲和隊員們「咳、咳、咳」的號子聲中,在坪院繞三圈叫「繞龍」。然後「盤龍」造型,在坪院中央以龍頭為中心盤成三圈後,龍頭高高昂起,分別向四方許諾:「風調雨順」!頓時,歡聲、笑聲、掌聲、鞭炮聲連成一片,氣氛多麼熱烈,多麼令人亢奮!最後,「回龍」。戶主旋即從龍頭上取回3根香插在自己的神堂上。龍舞畢,進行焚化。
香火龍是農民用自己手中生產出來的稻草等材料,巧手編織而成的美麗工藝品。他們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剖的剖篾,織的織鞭,這是一群似是蜂兒戀花,樂趣無窮的山裡人。
香火龍全長11節18米,它的龍頭,龍身、龍尾全由稻草、松枝、竹桿、扎絲製成後,再用3根紅繩串聯作支撐,形成一條美麗的金色長龍。
龍頭。用6根50厘米長的草鞭下垂成龍鬚;用一根草鞭和松枝同向朝口腔內彎成「U」狀為龍唇;用一根草鞭在口腔內連續彎曲成許多個「□」形為龍牙;用一根草鞭複合成35厘米長為龍舌;用稻草紮成直徑5厘米、高6厘米橢圓形、燈籠狀,掛在龍口上齶為龍珠;用4根小草鞭圈成5厘米長為龍鼻;用一根草鞭圓圈成直徑5厘米大塗上墨為龍睛;用單根稻草纏於兩根彎銅絲上做成龍鬚;用一根小草鞭彎成6圈,一根松枝鑲邊,做成龍耳;用單根稻草纏於「旗 」狀的銅絲上插於腦門中間,做成3幟龍旗;用一束長80厘米扁集的稻草,由前額排鋪到後脛,做成龍發。
龍身。由龍皮,龍背,龍筋組成。用17根草鞭平排針織成龍皮;用3根紅繩分別沿龍皮的左、右兩邊和中間位置從頭至尾綁住龍皮,做成龍筋;用2指寬的松枝長條連織於龍皮中間,做成龍背。
龍尾。至尾端將龍身扁束成魚尾狀。
香火龍,從明代延承至今,傳承數百年,仍生生不息,具有悠久的歷史;草編龍的製作就地取材,做工精細,造型美觀,科學編製,群眾喜聞樂見,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它以燈召人,借神寄志,人定勝天,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恰似一道吹響在希望田野上的新春號角,此時,農民焚燈進田,秧長水笑,人忙牛耕,「一年之計在於春」,掀起春耕生產大高潮!
TAG:攸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