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粟谷的最早種植地》張海江
迎關注漳河文藝
世界粟谷的最早種植地
張海江
中國著名考古專家夏鼐先生曾如此評價:「磁山遺址的發現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為研究和探索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提供了豐富、寶貴的地下實物資料。」它把中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七千多年前,修正了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磁山遺址也因此被確立為「世界粟的發祥地」。
眾所周知,磁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中唯一一處以河北省地名命名的考古學文化,是華北地區首次確認的新時期時代早期文化。磁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是目前已知的中華農耕文明的源頭之一,中國北方農耕文明的起源地。
1977年元月,主持發掘的河北省文物管理處孫德海先生等人攜帶磁山遺址首批出土文物前往北京,請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專家進行鑒定,中國考古界的兩位前輩蘇秉琦、安志敏一致認為,這批東西早於著名的仰韶文化,很可能是我國半個世紀以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突破口,並建議大面積發掘,搞清它的文化面貌,同時沿著磁山遺址所在的洺河流域進行專題調查,搞清還有多少同類遺址。同年7月份,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夏鼐和蘇秉琦、安志敏到磁山遺址發掘工地考察指導工作,之後北京大學考古系主任嚴文明教授等很多專家、學者到工地考察工作。後經反覆論證,將以磁山遺址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命名為「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的發現對我國農業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磁山遺址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粟———穀子。遺址中發現大量儲存粟的糧食窖穴和糧食生產工具石斧、石鏟、石鐮及糧食加工工具石磨盤、石磨棒等,說明當時農業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糧食窖穴中粟的發現,是迄今為止全世界發現最早的粟,距今7000多年,它把粟類作物起源的時間提前了一千多年,對農業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以往世界農業史學界公認,粟是從埃及、印度傳播而來的,然而磁山遺址中粟的發現明確地推翻了這一結論,並提供了中國粟出土年代最早的實物證據。
磁山遺址作為世界粟的發祥地,與其所處地理位置、土壤結構、氣候溫度、雨量光照等自然條件是分不開的。現在一般認為,我國黃河流域原始農業並非開始於黃河泛濫平原或可灌溉地區,而是起源於與平原接壤的黃土高原或丘陵山地一帶,這是因為「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管子·乘馬》記載)的地方,實屬早期人類生存的理想空間和最佳選擇。磁山遺址位於洺河北岸台地,高出河床約25米,地處太行山東麓的山前地帶,海拔高度260米,四周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台地連綿,土壤為紅、黃黏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十分肥沃,氣候屬北溫帶季風區,四季分明,非常適宜旱地農業的發展。磁山先民也沒有辜負大自然的慷慨恩賜,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在此率先培育出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種植的農作物「粟」,使我國原始農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磁山人開始粟的種植,使人們的食物來源除了原始的採集、漁獵之外又多了一種重要途徑,改變了人類的食物結構,並且給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了穩定的保障,這是人類發展史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動農業文明向前發展的關鍵一步。
時至今日,太行山東麓仍然是我國主要的小米種植區,全國質量最好的小米就出產在武安至山西長治一帶的黃土丘陵上。不久前,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安小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我省武安市已經成為享有盛名的「穀子之鄉」。
磁山先民已積累了春播、夏鋤、秋收、冬藏的農耕生產知識和經驗。遺址中多達70%以上的農耕和脫粒工具,數量眾多的窖穴和灰化糧食堆積,說明當時農業已有很大發展,已成為人們最主要的生活來源。經最新科學鑒定,當時的糧食主要為黍和粟,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培植的糧食品種,也是磁山先民為人類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
磁山遺址共發掘灰坑468個,發現其中88個長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積有粟灰,層厚為0.3至2米,有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在2米以上,數量之多,堆積之厚,在我國發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是不多見的。這些糧食剛出土時,尚有部分顆粒清晰可見。
粟的出土尤其是粟的標本公諸於世之後,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極大重視。以往認為粟起源於埃及、印度。磁山遺址粟的出土,提供了我國粟出土年代為最早的證據。這一發現,把我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磁山遺址「粟」的發現,不僅把我國人工種植粟的歷史追溯到八千多年以前,而且,還進一步證明我國是世界上人工種植粟最早的國家。
磁山遺址也由此名揚四海,不但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委員會、國家七五穀子育種攻關課題研究組,河北省農學會,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於1990年8月20日在磁山遺址旁聯合刻石立碑,以「粟發祥地」為題,撰文懷念磁山始祖育粟業績,提出磁山粟谷的發現「表現了磁山原始人對農業的貢獻和博大的創造精神,是我中華民族的驕傲」,而且著名穀物研究專家,原河北省粟類作物學會委員,河北省穀子研究所所長李東輝先生謝世後還將骨灰安葬在磁山遺址旁以示永久相伴。
同時出土的還有石磨盤,這是新石器時代區別於舊石器時代的標誌之一,使用磨製石器。用此工具可以完成粟的脫粒過程。
磁山遺址地處太行山東麓,南洺河北岸的山前地帶,海拔高度260米,高出河床約25米,四周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台地連綿,土壤為紅、黃黏土,多風積而成,不易風化,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保持著在大部分礦物成分,土質十分肥沃;氣候屬北溫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初春低溫乾旱,初夏乾熱多風,暑伏潮熱多雨,深秋風高氣爽,冬季冰凍雪降寒,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16℃年平均氣溫14℃,年平均降雨量590毫米,年日照2264小時,無霜期225天,非常適宜旱地農業的發展。另據有關專家研究可知,遠古時期的磁山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3℃或更高一些,南洺河水量豐沛,旱無水荒,澇無水患,非常適宜人類生存與發展。
人類在發明農業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作物本身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一般規律,因而就必須掌握生物學方面的知識,以及相關的氣象學、土壤學方而後知識,而隨著科學知識的積累,也進一步增強著人類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從而也不斷地改造著人類自身。正是由於原始農業的出現,才為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奠定了基礎。磁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粟,是世界農業史上發現最早的黍,粟的栽培成功,是磁山先民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經過長期觀察,反覆試驗,正確選擇的結果,這是一項偉大的發現和創造,也是一個艱苦勞動過程。
粟、黍一類耐旱作物在這裡廣泛耕種,形成了我國最早的農耕文化。當時農業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磁山先民是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一支強大的部落,磁山文化是中華民族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告別飲血茹毛舊時代,開創了種穀養畜的新紀元。磁山文化農耕之源。
那麼,粟是怎樣由狗尾草進化而成的呢?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先人們當時的情況:一場山洪暴發之後,衝擊了許多地面植物,使各種各樣植物根塊暴露無遺。人們在覓食過程中碰到它,就完全有可能去揀起它嘗一嘗,經過無數次這樣的揀嘗,人們就可能從中得到啟示:」地下也有可食之物」。這樣就產生了挖刨植物根塊的勞動。同時在挖刨過程中將周圍的其它草本植物(能夠食用的)籽實碰落,無意識地翻埋在挖刨過的土壤里。這些籽實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將會發芽生長,以至開花結籽。當人們再次在這裡採集同類作物果實、根塊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一不尋常的現象。這就又給人們一種啟示:植物種籽埋進土裡可發芽生長,生長在挖刨過土壤里的植物比近旁生長在原生地的同類要旺盛得多。久而久之,無意識地挖刨,就會變成有意識地挖刨。無意識地碰落翻埋,就會變成有意識地播種」。自然,在有意識地播種過程中,人們就會發現狗尾草的天然變異現象,而從中選擇穗大、苗壯的進行特殊培育,使它形成新的優良遺傳性,再使它穩定;然後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優中選優,最後作為新的良種推廣種植。人們對於狗尾草的馴育成粟的過程,就是利用狗尾草天然變異現象採用系統育種法,選育成新品種的過程。何況石磨盤的誕生,必然是人們定向採集野生穀物很長時間以後的事。這時期,有意識地」播種」已經出現,即原始的農業經濟已經應運而生,人們對狗尾草已採用系統育種法加以馴化。
張海江:河北邯鄲武安人,磁山遺址古文化專家,中太行古文化圈發起人之一。
張海江 ,男,1977年3月出生,武安市磁山鎮西萬年村人,自幼痴迷書畫,文學藝術、潛心對其研習,其書畫事作品在國內、國際書畫展賽中入選,獲獎60餘次,入編80餘部書畫典集。2004年在磁山文化博物館參加工作,2015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磁山文化研究上也有造詣。現系中國國學院大學專家委員會特邀研究員,河北省影視家協會會員,邯鄲市影視編導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武安文化學會理事,武安文化學會.磁山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冀南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大陸台港澳書畫家聯誼會名譽副會長等職。個人藝術傳作品入編《世界華人書畫篆刻名家大辭典》、《世界人物辭海》《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世界名人錄》等多部典集。
TAG:兩點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