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無痛分娩到底好不好?真的無痛嗎?哪些人可以用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到底好不好?真的無痛嗎?哪些人可以用無痛分娩?

原標題:無痛分娩到底好不好?真的無痛嗎?哪些人可以用無痛分娩?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終於到了要卸貨的時候,各位準媽媽心中,除了有對新生命到來的喜悅之外,更多的是對分娩的巨大恐懼。


經歷過產痛的媽媽想必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種來自地獄般撕裂的感覺吧!


甚至還有媽媽表示,要是能夠減輕產痛自己願意折壽一年。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產痛呢?當然有,那就是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也稱分娩鎮痛,目的是通過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


目前國際上使用較為廣泛的無痛分娩法,是硬膜外腔麻醉。


在產婦後背用硬膜外穿刺針穿刺,後背留一條硬膜外導管,連接一個電子泵,產婦感到疼痛時按一次按鈕,藥物會自動注入硬膜外腔,就可以起到鎮痛作用了。




①降低產婦應激反應,讓准媽媽們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


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當宮口開全時,因積攢了體力而有足夠力氣完成分娩。


②減少不必要的耗氧量,防止母嬰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


③避免子宮胎盤血流減少,改善胎兒氧合狀態。



無痛分娩是以維護母親和胎兒的安全為最高原則,使用的藥物濃度及劑量遠遠低於剖宮產麻醉。


藥物直接注入椎管內,而不是通過靜脈,藥物到母體循環以後,通過胎盤的藥物微乎其微,故對胎兒無不良影響。




①自然分娩的禁忌症:骨盆異常、頭盆不稱、胎位異常、胎兒宮內窘迫。


②椎管內麻醉禁忌症:凝血功能異常、嚴重椎管畸形、穿刺部位皮膚感染、麻醉藥物過敏。



作為一種簡單易行,安全成熟的技術。無痛分娩在國外已經很普及了,美國分娩鎮痛率約佔85%,英國約佔90%,但我國實施無痛分娩的比例卻不到10%。


那麼,為什麼這麼安全有效的手術在我國的普及率卻如此之低呢?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三個。


★ 民眾缺乏認知


很多國人(尤其是老年人)都認為「是葯三分毒」。他們對無痛分娩都持懷疑態度,認為打了麻醉會對孩子有影響(PS:胎盤屏蔽了解下),會讓產婦落下各種病根。



他們覺得生孩子痛是天經地義的,一切來自西方的止痛藥不過是人們矯情的產物,就連來大姨媽吃個止痛藥都少不了他們的一番「教育」,更不要說是進行無痛分娩了。


當你向他們普及無痛分娩的好處時,他們只會告訴你,「以前女人沒有無痛不都照樣生下來了嗎?」


「怎麼就你這麼矯情還打無痛?」「生孩子哪有不疼的?」「何必花這冤枉錢?」。


他們捲縮在已有的認知里,將一切新興產物視作妖魔鬼怪。


★ 醫院覺得不划算

無痛分娩對人力的要求非常高,一名產婦從進產房到生孩子的過程,快則兩三小時,慢則十幾個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麻醉醫生需要全程待命,才能保證產婦的安全。



而進行一次無痛分娩的價格也只有一千多塊錢,算上藥物成本和時間成本,醫院幾乎是沒錢賺的,還可能會引起醫患糾紛。無論怎麼想,對醫院來說都是一筆不划算的生意。


★ 醫療系統不完善


在中國現行的醫療保障體系中,死亡率的降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但無痛分娩最大的益處並非是降低死亡率,而是減輕女性在生產時的痛苦,所以政府一直採取一種不阻止,不鼓勵的態度,無痛分娩在大部分地區也都不在醫保範圍內。



再加上政府對麻醉醫生的培養力度不足,導致很多醫院都沒有足夠的人手。據統計,我國每萬人口只有0.5個麻醉醫生,而英國為2.8個,美國為3.0個。這也能夠進行無痛分娩的產婦少之又少了。


說實話,無痛分娩的花費並不算大,很多家庭都不會擠不出這幾個錢。但多花這幾個錢,卻能讓寶媽能夠在人生重要的時刻里獲得足夠的舒適,相信沒有一位媽媽是不願意的吧!


關鍵的是各位女性朋友要大聲說出自己的述求,將無痛分娩的好處普及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不再將無痛分娩視作妖魔,讓社會聽到中國產婦們的呼聲!

* 註:以上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婚芭莎·中國婚博會 的精彩文章:

這位女明星想生第三胎了?那你還不趕緊備孕?這份備孕指南收好!
2018春夏,流行這幾種顏色的"美甲",讓你的手又白又修長!

TAG:婚芭莎·中國婚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