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太福音查經:第五講 基督的憲法與寶訓(二)!

馬太福音查經:第五講 基督的憲法與寶訓(二)!

2018-04-05

回歸真道

馬太福音查經:第基督的憲法與寶訓

(四)心靈饑渴者的福份5:6

饑渴是人生最本能的,沒有任何力量能遏制它,除非滿足它的需求,主耶穌所講的饑渴慕義,不是一般的饑渴,乃是指像餓得無力走動的人,需要食物,乾渴得像非飲水,不能存活地需要水喝似的,渴慕義;是指面對上帝創造人的原形像,遭人為的敗壞、踐踏,而心中怒不可遏的程度。

在猶太人中有的以追求兒女、物質、財富、虛榮來代替「義」。而在基督徒中多數有渴慕正確、完美的心情,但僅屬於想像而已,並不尖銳強烈,當決定性來到的時候,就猶豫了;卻不為真正的義的要求而努力,甚至豁出生命。如果真正的如饑似渴地渴慕上帝的性情—--良善公義,勝過世界上任何事物,世界就會因之而會有顯著的改變。這樣,我們可以看出這品格,是所有品格中最受鼓勵的福份。它並不強調已經完全,或已達到良善的人有福,而是指有一顆渴慕、追求上帝之義的人(參6:23)指對崇高的良善。正義有強烈的追求,和真摯愛慕之心的人許多時候可以看到,一個陷落在污泥注水之中的人,他還有想望清潔、乾淨的心,還是希望得著清潔的自由,所以,饑渴慕義主要的意思還是說,渴慕與上帝潔白無暇的完全建立關係。

慕義」一詞在原文是有為整個的、全部的、完全的義而渴慕的意思。《現代中文》譯:「渴望實行上帝旨意的人多麼有福啊!」這樣,千萬別把它局限在個人微小而狹窄的經驗中,人有時會以部分的義為滿足(參太19:16-20)。饑渴慕義所要求的「義」,乃是一種要在世上建立上帝的國度之強烈渴望者。這樣的人會竭盡一切的力量,向著人生的正確目標追求,所以有福了!這樣的人一定會得到真正的滿足。

五、憐恤人者的福份5:6

憐恤」是上帝的一種屬性,他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何6:6)。「憐恤」也是天國子民獨特的操守,是新約聖經中貫徹始終的一個原則。主耶穌說:「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太18:33)。唯有憐恤人的,才能得著憐恤

憐恤的意義是深奧的,它的原意並不僅僅是對那處在困境中的人感到同情、覺得難過;不單是在感情上,給人以饒恕或給予周濟幫助:而是愛心沸騰的流露。這樣的人是願意以自己的生命,服事受苦的人;以悲憫的心去赦免一個犯罪,或敵對他的人,不計較對方的過犯。正如上帝在基督里所施予的憐憫與恩慈,祂既然不管人是否配得或是否忠心,總向我們施憐憫,我們也必須以上帝待人的方法對待別人。這樣的憐恤並不是外表的給予,而是要進入別人內心的深處,使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在別人可憐的境況中不附任何條件,伸出援助的手幫助人,扶持他。這顯然要比情感上波動的同情深刻得多了,而這種憐恤也顯然需要在心靈和意志上作相當的努力的。真正的憐恤就是與對方一同體驗事物的真相,實在經歷他所經歷的,許多時候我們只注意到自己的感覺,沒有察別人的心境。所以對別人的同情,只是表面的反映:對別人的理解,也不過是感情上的波動,因為,他沒有在內心裡去理解對方為什麼遇到難處,是什麼原因?如果原因清楚了,就更容易同情並憐恤別人。如果真的這樣去做,真正願意像上帝憐恤我們一樣去憐恤別人,我們的生命也將會有奇妙的改變。

新約啟示上帝的憐憫最令人興奮的,就是上帝藉著主耶穌道成了肉身,祂以人的樣式與人共生活(來2:14),以人的眼光去觀察事物真相,用人的感覺去體會生活規律,用人的考驗去見解思想動態。最崇高的憐恤就是上帝知道人生活的真象,這是祂在耶穌基督里臨到人間原因。

所以,憐恤人的品格,注釋應當是:凡進入內心的深處,以別人的眼光去觀察,以別人的見解去思想,以別人的心情去感受的人有福了。因為凡如此行的,就會發現上帝也會照樣對待他:他也會知道這就是上帝曾在主耶穌里所做成的工作。

六、清心者的福份5:8

清心」一般都認為:閑散自在,沒有拖累,無牽無掛,不管閑事地過生活,也就是超脫紅塵,一切的事已了。其實這樣的人不能說是清心,只能是清閑。八福中的「清心」《呂振中,思高》均譯:「心裡潔凈,意即:不摻雜、不偽裝。它指的是心無旁騖、全心全意地而絕對忠誠,正直而表裡一致地忠於上帝。

清心」的「心』據猶太人的理解系包括意志和感情。大衛說:「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詩24:3-4)。因此,這福份可譯為:「動機隨時完全純正的人是有福的,他們必得見上帝」。意思是指思想純潔,意念純潔,良心純潔。所以清心不是消極地避開生活,而是積極進入生活,要以純正的動機去工作。平日間即使做了些善事,也很難說動機是絕對正確的。比如慷慨施捨,也許在我們內心的深處,還存一些自誇的成分,與一些追求稱讚、感謝和榮譽的自我感覺,在一切事奉中,若有這種不純潔的動機,那就不能說是清心了。

這樣,清心的品格是要求我們從事最正確的自我檢查,就是一切工作,侍奉的動機,因為,主耶穌應許我們,動機完全潔凈、純正的有福了,他們必隨時得見上帝。

七、使人和睦者的福份5: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初聽起來這是勸導、和解兩方面的分爭,解冤釋結,使人言歸於好的息事寧人工作。當然,這工作是不容易做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做這一事工,但「和睦」《呂振中》譯:「締造和平」。在原文中包涵著和睦與和平的意思,而且側重在和平的一面,聖經中的「和平」不僅是除去煩惱、分爭,而是表示享有一切安寧的意思,它是屬於傳擴性的品格,凡是使人和睦的人所到之處就有和平,這就是說真正使人和睦的人,不是那些只想少有煩惱,大家太平過日子的消極和平愛好者,乃是那些積極地為和平事業而奮鬥的人,是指能把和平的幸福帶給大眾的人。主耶穌所論蒙福的和睦並不是逃避將要產生的結果,而且面對現實,加以處理並克服:也不是為怕遭遇麻煩而被動的接受事實,卻是主動地面對事實,即使經過艱難,還是帶去和平。

上帝是最高的締造和平者(參弗2:14-18),主耶穌希望門徒也因這一品格,使人看出他們是上帝的兒女,「兒子」「兒女」都含有與父親同一特質、同一工作的目標,使人的「使」字是推動工作的動詞,所以,這品格實際上是說,使人和平,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彰顯了天父的性情,做了上帝所悅納的工(參林後5:18,13:11)。

有的人恰恰相反,總是成為矛盾、離間、爭吵的中心,麻煩的製造者。不管在社會或教會,他們不是彼此吵鬧,就是成為別人爭吵的原因。在每一個社團、教會中,幾乎總有人在做撒但的工作。可是,要感謝上帝,有人卻能和解的橋樑,醫治裂痕使苦味變成甘甜,在這些人面前,苦海就不可能發生,像這樣的人,就是做了上帝的工作,因為上帝旨意的奧秘就是借著基督,在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上之間建立和平參弗1:,214一6

所以,這福份可念作,凡建立人與人之間是好關係的有福了,因為他們是在彰了天父的性情,做了上帝所做的工。

八、為義受苦者的福份5:10-12

為又受逼迫的人有福了「(現代中文》:「為了實行上帝的旨意而受迫害的人多麼有福啊!」主耶穌非常清楚地使門知道,八福的高峰,就是必須經歷許多的觀難,才能到偉大的品格,同時,為了選擇跟從祂的人,對將來的遭遇不會產生疑感,而告訴他們,基督徒為福音的緣故,常是一班易催逼迫的人物。

基督徒一生的使命就是為基督。為道義作見證,那些對公義執著和高舉,堅持基督徒尊嚴的人必常遺悔辱,實際上基督所愛的人,也會常受嘲笑,並招致這罪惡世界的仇恨和攻擊,因為世界的生活充滿了與基督徒品格相反的情形,因此要在世上實現這種品格,勢必引起敵對。當日的基督徒常要在他至親,至愛者與基督之間做選擇(參太10:34--39)所以,主耶穌說:「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種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歷史告訴我們,初期的基督徒在信仰上,一開始就受到歧視,遭受追害,家庭分裂,社會割裂,猶太人散布許多毀謗基督徒的謠言,他們唯一的罪名,就是把基督放在該撒之上(參徒25:26),成千上萬的基督徒,為要將至高的忠誠獻給基督,遭到慘無人道的追害,尼祿王自作王法,卻嫁禍基督徒,有的被扔給獅子,有的將售皮縫在他們身上,讓獵狗撕碎,有的竟用松脂包紮綁在柱上燒,將他們充其花園的路燈等等。聽到這些,實在叫人毛骨悚然!

但基督徒沒有被迫害嚇倒,他們因為主耶穌曾說過「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這就告訴我們忍受逼迫之苦,就是與先知、聖徒、殉道者走同樣的道路。那些為遵行上帝的旨意而受苦,就是有份於繼承聖徒偉大的行列。人若為他的信仰而甘願受苦,就是體會基督的心腸,有福了。

覺得不錯請點贊與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歸真道 的精彩文章:

TAG:回歸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