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一句勸吧,工作再難找,也別幹這一行
有一種職業,工資特別高,福利待遇特別好,特別有社會地位,特別受人尊重。
但是,崗位競爭異常激烈,工作壓力巨大,而且隨時有生命危險,平均壽命只有39.2歲,至今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從業者被殺或自殺,非正常死亡率高達31%。
怎麼樣,這樣的工作,你有興趣嗎?
沒人願意干?錯了我跟你講,幾千年來,大家為了得到這個職位爭得頭破血流,根本沒人在乎你說的那些。
因為,這個崗位足夠高端,可以說是至高無上,光是崗位名稱就能讓你心馳神往,哪怕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它的名字叫:皇帝。
不是危言聳聽,上面說的那些數據是以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611位皇帝為樣本統計出來的,絕對真實可靠,至少我覺得比某些部門的統計數據要靠譜。
這其中,最可憐的是東漢王朝的皇帝們,平均壽命不到30歲。一共13位皇帝,除了第一個漢光武帝劉秀活了63歲,最後一個漢獻帝劉協活了54歲,另外11個沒一個活過40歲的,有5人不滿10歲,漢沖帝劉炳活了兩歲,漢殤帝劉隆出生百天登基,不滿周歲就駕崩了。
這還是人乾的活兒嗎?
是的,皇帝從來就不是什麼好職業。外表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其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所以,聽我一句勸吧,工作再難找,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幹這一行。
如果非讓你干,怎麼辦?能推就推,能讓就讓,一定要遠離權力之爭。
1.意外登基
公元684年,武則天廢唐中宗李顯,將李旦立為皇帝,年號「文明」。
李旦,不是《今晚80後脫口秀》和《吐槽大會》里的那個李旦,而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史稱:唐睿宗。
此人堪稱史上最牛逼的皇帝,簡直就是皇帝中的戰鬥機,不光自己是皇帝,全家人幾乎都當過皇帝。
爺爺李世民是皇帝,父親李治是皇帝,母親武則天是皇帝,哥哥李顯是皇帝,侄子李重茂是皇帝,兒子李隆基是皇帝。人稱:六位帝皇丸。
李旦是武則天最小的兒子,不論按長幼排序,還是文治武功,皇帝的位置原本輪不到他來坐。
李旦自己也從來沒有這個想法,當個沒有具體工作的王爺多好啊,每天紅塵作伴活得瀟瀟洒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可是這種事,不是你想躲,想躲就能躲。短短几年時間,三個哥哥,一死兩廢。責無旁貸,皇帝的帽子就這樣落在了李旦的頭上。這是歷史的選擇。
其實,全國人民都知道,皇太后把持朝政,平庸的李旦能夠即位,武則天看中的正是他胸無大志,對權利無欲無求這一點。
果然,李旦即位以後,特別聽媽媽的話,啥事兒也不管,一切權利歸老媽。
這期間,武則天曾多次表示要還政於皇帝。李旦外表看著傻乎乎的,其實比誰都聰明,知道這是在試探他,便極力推辭,請求母后繼續臨朝。
於是,武則天順水推舟,勉為其難地接受了李旦的請求,繼續主持日常工作。
李旦則一心一意做傀儡皇帝,在這個徒有虛名的崗位上一干就是6年。
2.一讓皇位
終於有一天,李旦他媽說,這麼多年來,國家大事小事都是我操心,你說你會幹啥?難道我要一直這樣為你們老李家打工嗎?憑啥我們女人就不能名正言順地坐天下?
李旦說對對對,媽你說得對!
公元690年,唐睿宗李旦禪讓皇位與母后,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唐為周,定都洛陽。李旦則改稱「皇嗣」。
這是李旦第一次讓位。
對此,李旦並無不滿,日子過得越發悠閑,終日在宮中與文藝圈的樂工一起研究音樂,飲酒作樂。
手下人替李旦鳴不平,說您不覺得委屈嗎?李旦微微一笑:「其實,我根本就不稀罕那個位置。我跟你講啊,皇帝這種職業,工作壓力太大,每天還要防著別人惦記,不是啥好活兒……」
正如李旦所言,武則天自登基以來,終日疑神疑鬼。作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最擔心的就是李氏謀反,重新奪回皇位,所以,對本無此意的太子李旦,仍高度戒備。
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對太子之位垂涎已久,向武則天進讒言,誣陷李旦圖謀篡位,多疑的武則天當即指派左台御史中丞來俊臣調查此案。
來俊臣是誰?有個成語叫「請君入甕」,就是此人的典故,歷史上有名的酷吏,發明過許多慘無人道的刑具,還寫過一部《羅織經》,專門講如何網羅無辜,如何酷刑逼供。被審問的人提到來俊臣的名字,無不膽戰心驚,大多不待行刑,便已伏法認罪。
為了搜集太子謀反的證據,來俊臣請太子身邊的人喝茶問話:「太子最近都見過哪些人?有沒有跟外面的人密謀些什麼?有沒有什麼反常的舉動啊?」
大家實話實說:「沒有沒有,一切正常。」
來俊臣面色一沉:「敬酒不吃吃罰酒,看來不讓你們見識一下本官的厲害你們是不會開口的呀。來人,大刑伺候!」
李旦手下有個叫安金藏的樂工急了,站出來說:「蒼天可鑒,太子絕無謀反之心。」
來俊臣說:「讓我如何相信你說的話?」
這個安金藏估計是在黑社會混過,對江湖上那一套了如指掌,當即說到:「公不信金藏之言,就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說罷,抽刀剖腹,血濺當場。
這起自殘事件轟動一時,武則天聞訊後,確信李旦並無二心,太子謀反一案也就此不了了之。
就這樣,李旦在「皇嗣」的位置上,又平安度過了8年。
3.再讓皇位
還是那句話,皇帝並不是一個好職業,作為一個女人,武則天稱帝後,日夜操勞,日理萬機,還要承受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巨大壓力,苦不堪言。
公元698年,在狄仁傑等大臣的勸說下,武則天決定:老娘不幹了!政權還給你們李家。
那麼,問題來了。之前有李顯李旦兩任皇帝,如今,這個位置該歸還給誰呢?
此時,李旦再次表現出了一個前國家領導人的高風亮節和對權利的極度漠視。
自從李顯被接回洛陽,李旦「數稱病不朝,請讓位於中宗」。再三請求將儲君之位讓給哥哥李顯。
在李旦的一再推讓下,當年九月,武則天復立李顯為皇太子。
4.二次登基
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宮中爆發了「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顯再次登基。
既然兄弟李旦對自己這麼夠意思,李顯當然也不能虧待他,封李旦為安國相王,拜太尉,並以宰相身份參與國政。
我們李旦對這些官職根本就沒興趣好嗎。不到一個月,就上表中宗,堅決辭去太尉和宰相之職。中宗覺得心裡過意不去,既然你圖清閑不喜歡實職,那就授予個榮譽稱號吧,叫「皇太弟」如何?李旦說別鬧了哥,只聽說過皇太子,哪有皇太弟這種稱呼,讓人笑話。
再次推辭了。
不計個人得失,識大體顧大局,視功名如糞土,李旦此舉,當為我輩楷模。
公元710年,中宗李顯被毒殺。同年六月,李旦的兒子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率御林軍攻入宮中,誅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與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一起,擁立李旦複位。
李旦對皇位實在沒什麼興趣,再三推辭,還專門發了一道《付史館紀皇太子等勸進詔》,表明心跡:「蓋非朕之本心,實乃鎮國太平長公主、皇太子、諸王、郡公之意也。」我不願意做皇帝,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他們非逼著我乾的。
就這樣,時隔20年後,李旦二次登基。
5.三讓皇位
李旦不願意當皇帝是有道理的,複位之後,煩惱果然接踵而至:兒子李隆基和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明爭暗鬥,互不相讓。
這個太平公主雖然胸小,但胸懷可不小,知道哥哥李旦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材料,便有心廢掉太子,獨攬朝政,再現當年武皇風光。當時滿朝文武有一大半依附於太平公主,7個宰相5個是她的親信,政治勢力十分龐大。
偏偏李隆基是我大唐自高宗以來難得的一個純爺們,自然不會任人宰割,豈能讓女流之輩再次當政,重蹈當年爺爺高宗李治的覆轍?堅決抵制!
兩大勢力爭權奪利,水火不容。李旦怎麼都擺不平:我說不當這個皇帝,你們非要讓我當,每天要開辣么多會,審批辣么多奏摺,處理辣么多事情,都快要把朕給累屎了。你們還鬥來鬥去,煩不煩啊,老子他媽的不幹了!
勉強支撐了兩年,公元712年,忍無可忍的唐睿宗李旦下詔,禪讓皇位給兒子李隆基,也就是後來的唐玄宗,拉開了開元盛世的輝煌序幕。
躲到一旁作太上皇的李旦,總算擺脫了揮之不去糾纏自己一生的皇帝職業,從此遠離眼前的苟且,專心尋找詩和遠方,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6.大智若愚
宋代歐陽修曾對李旦兩度登基三讓皇位的事迹給予高度評價:「蓋自高祖以來,三遜於位以授其子,而獨睿宗上畏天戒,發於誠心。」
然而,果真如此嗎?
為什麼外表看起來平庸的李旦能在錯綜複雜殺機四伏的宮廷內鬥中,安然無恙得以善終?後世有人一語道破天機:「睿宗居武韋之世,從容自處,以免於難,卒成安李之功。」「自武氏之殄唐宗,慘殺其子而不恤,於是高宗之子姓,上及於兄弟,芟夷向盡,所僅存者三人而已。父闇而不能庇其生,母憯而不難置之死,又繼以韋氏、宗楚客之淫凶,睿宗之與公主,其不與中宗同受刃者,幸也。原隰之裒,伊誰相惜,凋殘已盡,僅保一人。詩不云乎:將恐將懼,惟吾與汝。」況其在同氣之親乎?故姚宋之言,社稷之計也;睿宗之盡然傷心,亦詎可決於一旦哉?」
古文讀起來太吃力,我簡單說吧:哪有什麼淡泊功名,無非是情勢所迫。
所謂的大智若愚,說的大概就是李旦吧。
TAG:孫繼勝的小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