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大太監兒孫滿堂,墓前有兩個巨人石像,袁崇煥為其建生祠

這個大太監兒孫滿堂,墓前有兩個巨人石像,袁崇煥為其建生祠

魏忠賢以大奸大惡的形象頻頻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他也成了明朝歷史中我們最熟悉的大反派。當時的皇帝朱由校一心撲在木匠活上,根本不理朝政。深受其信任的魏忠賢便趁機扶持黨羽,把持朝政。在他輝煌的時候權傾朝野,人稱「九千歲」。那麼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太監葬在哪裡呢?

2005年北京西郊的碧雲寺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兩個石人,兩個石獸。石人由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身高達到三米。兩個石人一個莊嚴肅穆一個威武懾人,分別是文武翁仲。相傳翁仲是秦朝時候的一位大將,名字叫阮翁仲。他身高一丈三,驍勇善戰深得秦始皇的喜歡。在他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城門,取其威震八方之意。

後世因為他的威武把他的形象用在鎮守陵墓上,還分成了文臣武將的形象。兩個石獸則是口吐長舌,背生雙翼,還身具龍紋。翁仲像和龍紋獸都是帝王陵墓的規制,而據記載碧雲寺卻沒有安葬帝王。經過專家的考證,這些東西應該是魏忠賢的陪葬品。由此可見魏忠賢其時的狼子野心。

魏忠賢生前作惡多端,死也不得善終。他生前早早的看好了碧雲寺的風水,為自己修好了陵墓,最後因為不得好死沒有用上。朱由校死後他的弟弟朱由檢坐上了帝位,也就是亡國之君崇禎帝。崇禎帝勵志中興大明,他一上台就拿下了魏忠賢這個權力的絆腳石。魏忠賢被崇禎發配到鳳陽卻看守祖陵,在路上就自縊身亡了。崇禎對其恨之入骨,人死了還不解恨。又下令砍下他的腦袋,掛在城門上示眾。戲劇性的是,十幾年後明朝大勢已去,在崇禎皇帝臨死之前的幾日,他想起了魏公公的種種好處,於是又下令收集遺骨把魏忠賢葬回了碧雲寺。

明朝是一個充滿悲劇的朝代,也是一個被後世稱為最有骨氣的朝代。當然怎樣的朝代都少不了奸佞之臣和趨炎附勢的小人。魏忠賢的發跡就不光彩,他本為市井無賴,為躲賭債凈身做了太監。在宮裡他拜在大太監王安的門下逐步上位。他又趁機和皇上的乳母客氏鬼混在一起,得以接近皇帝。

在取得皇帝的信任後,他設計殺死王安獨攬了大權。發跡後的魏忠賢唯一的遺憾就是無後,於是一眾官員投其所好,認他為乾爹。一時朝中上下布滿了魏忠賢的孝子賢孫。為了阿諛奉承魏忠賢,孝子賢孫們還為他修建了大量的生祠。就是還在他活著的時候為他建造祠堂,以宣揚其道德和功績。與影視劇中不同的是,史書中記載著明將袁崇煥也給魏忠賢建造了一座生祠。

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並不能單純的以善惡來區分。以後人的眼光來看,魏忠賢獨斷殘暴,為了權利不擇手段。在當時看來,他卻勉力維持著風雨飄搖的王朝。朱由校死的時候,對自己的繼任者留下了這樣的話。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而崇禎臨死之前感覺士大夫一無所用,也感嘆到如果魏公公還在明朝不至於如此。一代權臣的人生讓人唏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皇上難以啟齒的秘密導致了皇后的出軌,末代皇帝溥儀的婚姻太混亂
日本投降儀式在他的主持下召開,曾發布密令:若日本人耍花招,則立刻執行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