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棍棒教育?

如何看待棍棒教育?

什麼是棍棒教育?

如果有小朋友不聽話或者耍小孩子脾氣,再者違抗爸爸媽媽的要求或者命令,一般來說,會被批評一通或者直接挨一頓打,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棍棒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在中國盛行了很多年。

棍棒教育的好處?

我們先來看看棍棒教育的好處是什麼?應該就是孩子會立刻停止不當行為,並且短期內不會再犯,家長會覺得特別省心,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孩子馬上就會聽你的話!

過度使用的壞處?

我們再談談過度使用棍棒教育的壞處,為了更直觀更形象,我們來看幾個簡短的新聞案例:2018年1月6日,在江蘇泰興,9歲的小男孩喬喬因為玩雪把手機弄丟了,被媽媽活活打死。2017年5月19日晚,一個11歲的小女孩佳佳,因為抄作業被父親知道了,拖到車棚里,五花大綁,雙手反扣,吊在車棚的懸樑上,不知打了多久,大概是打累了,父親扔下女兒出去了,半小時後再回來,發現女兒已經快不行了。2010年6月18日,西安長安區一對夫婦因為懷疑自己8歲的女兒偷家裡的錢,將孩子打死。案例中的幾個孩子並沒有犯什麼不可饒恕的錯誤,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悲劇呢?我們到底該不該用棍棒教育?難道,這孩子就不能打嗎?不打他,怎麼長記性?也有人說,我自己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也很成功,有什麼影響?

可是我們該不該考慮教育孩子的長期效果?孩子從我們的棍棒教育中學到了什麼?大多數家長都有過打罵孩子的經歷,而且會覺得得效果簡直是立竿見影,甚至有時候會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高興。可是過一段時間以後,你可能會發現孩子又會犯同樣的錯誤,又變得「不乖」。於是我們又打著「我打你罵你都是為你好」「棍棒底下出好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旗幟,再次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如此循環往複下去!

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當孩子幾歲的時候我們還能打他們,可是當孩子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呢?這個時候打不過孩子了,我們該怎麼辦?或者我們打了孩子的結果是孩子更加叛逆,甚至做出極端行為,比如離家出走、和父母大打出手,我們又該怎麼辦?

使用棍棒教育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家長喜歡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

1、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我相信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有時候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只是還沒有學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2、父母的自身壓力較大。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雙職,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意,自身壓力也比較大,難免會有心情煩躁的時候,這時候孩子犯一點小小的錯誤都會成為一個導火索,激起我們心中的怒火。

3、擔心孩子小時候犯小錯,長大犯大錯。我們常說「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3歲看大,7歲看老」等等,這些都造成了家長特別看重孩子犯的每一個錯誤,怕孩子「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些焦慮情緒會讓我們常常放大事情的結果。

4、家長缺乏情緒控制能力。

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我們就不一一例舉了。說到這兒,家長們可能很困惑,如果我們不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那我們該用什麼方法呢?

今天就讓我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可以接受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會犯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做錯一些事情,孩子越小,出現錯誤的幾率越高,因為他們還沒有從生活中習得足夠的經驗。但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正因為這些不完美而讓我們每個人如此的獨一無二。我們的孩子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有可能會不斷地出現錯誤,有的錯誤甚至可能會重複出現很多次。

在接受了這個事實之後,我們就可以冷靜地思考一下,錯誤既然不可避免,那麼它對於孩子的意義何在?在我看來—錯誤是學習的機會

當我們真正理解錯誤是學習的機會時,就能產生一種對錯誤感到有趣而好奇的感覺,並且想知道能從錯誤中學到什麼,並由此給你的孩子灌輸一種對錯誤的健康心態。如果我們能對錯誤轉念,那麼在孩子犯錯時,我們會感到高興、欣慰。因為我們的孩子能從每一個錯誤中學會一項新技能,那麼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會越來越強,這樣也有利於孩子各種社會能力的成功構建。例如:孩子遇到事情總是哭鬧,我們可以教他如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孩子不小心摔壞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教會他如何處理善後而不讓自己受傷;孩子在學校老是和別的同學打架,我們可以教他如何與別人友好相處;孩子寫作業時同一類型的題目總是出錯,可能是這個知識點還沒有完全掌握,我們可以及時查漏補缺。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

我們如果能把每一個錯誤都當作是學習的機會,每一次的危機當作是一種契機,那麼孩子的每一次錯誤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成長。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情緒控制能力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在孩子犯錯的那一刻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為什麼我們一不小心就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父母?答案其實很簡單: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心理學家李雪曾說過:「早期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內化成我們的性格,決定了命運。」所以我們作為父母,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如果都能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來處理問題,那對於我們的孩子,將來也能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既不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

當我們的觀念轉變了以後,接下來的一步就是行動。也就是具體的面對錯誤的方法,我們以孩子不小心摔碎花瓶為例。第一步就是描述事實,不評價,不批判。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我注意到你把花瓶摔碎咯!」;此時孩子心裏面應該是非常害怕和自責的,我們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們可以說「媽媽知道你摔碎了花瓶非常傷心,對不對?孩子一般都會說:「是的。」如果孩子的情緒還沒有緩過來,我們可以適當等待安慰他。第三步我們可以進行啟發式提問,問問孩子,「現在花瓶摔碎了,接下來我們能做些什麼呢?」逐步引導孩子處理善後,並且教會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保護好自己的安全。最後還可以問一問孩子:「想一想,我們下次要怎麼保護家裡的易碎品?下次我們可以怎麼樣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這個問題可以留給孩子自己思考,不用馬上開始對孩子進行說教,這樣既可以逐漸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問題,也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他的包容與接納。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是注重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問題本身

另外,從孩子心理發展方面來看,家長允許孩子犯錯,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接納的力量,孩子也會因此變得更寬容,更大度。這也意味著更健康的親子關係,也會幫助我們和孩子更輕鬆地享受生活。家長轉念,孩子也會轉運。

所以,我們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教育孩子我們可以多想想我們的長遠目標是什麼?你想讓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你現在就要做一個怎樣的家長。萬丈高樓平地起,養育孩子也是一樣的,我們的根基打的越牢,孩子就能走的越遠,我們用的方法越正向,我們的孩子將來越不容易走偏,只要我們堅持在正確的道路上行走,那麼到達終點只是遲早的問題。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更好地做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年筱時光 的精彩文章:

TAG:童年筱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