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追求儒雅和平卻窮困潦倒一生,其高徒子貢攪得戰火紛飛卻顯貴一世,怪哉

孔子追求儒雅和平卻窮困潦倒一生,其高徒子貢攪得戰火紛飛卻顯貴一世,怪哉

本文由 金日勿 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我們都知道,在中華大地上傳承了上千年的中國儒家文化,是聖人孔子一手創作的。他追求禮樂,追求儒家文化,倡導和平,經常遊說各國想達到止戰的目的,滿腹經綸卻得不到重用,才華無處施展只得去當個小小的教書先生,可謂是潦倒一生,令人嘆惋。但是他的高徒子貢卻是一個歷來有錢有權有勢的大人物,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他的那一張嘴和他那潛藏著在儒家文化之下的戰鬥渴望。他喜歡天下大亂,喜歡群雄按照自己寫的劇本來上演爭霸的戲份,具體的事情,就要從他遊說各國以保魯國開始說起了。

這一年,齊國的田氏家族想自立為王,但是礙於其他四大家族的阻攔,計劃往往得不到施展。於是,齊國宰相田常想到了用戰爭來消磨其他四大家族的實力的辦法。於是他便勾引齊簡王發兵攻打魯國。面對強大的齊國,魯國國君季康子哪裡有辦法呀,於是他就去求教孔子。畢竟魯國是孔子的老家嘛,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孔子自然是義不容辭的答應了下來。而此時的72高徒之中,只有子貢一個人舉起了手說他可以解去魯國被圍之困。孔子問他有何妙計,子貢笑而不語,沒辦法,孔子就排他單人匹馬的去了。這一去,就是腥風血雨。

子貢首先找到田常,他說攻打小小的魯國,憑藉齊國的實力,根本不會對其他四大家族的實力產生較大的損耗,相反,還會使得四大家族輕鬆攻下魯國,建功立業得到更高的權位。倒不如去攻打強大的吳國,這樣下來,無論戰爭是勝是敗,都可以大幅度的消磨敵人的實力。接著,他又去了吳國,挑動吳國發兵攻打齊國救濟魯國,再往越國挑唆勾踐發兵隨吳國出征,必要的時候在背後可以桶吳國一刀。再後來,子貢去了晉國,他告訴晉國要扶植越國以防吳國做大,必要的時候和吳國打一仗消磨消磨銳氣。

就這樣,魯國在子貢的一張巧嘴之下就這樣被各個大國忽略掉,遠離了戰爭的漩渦。但是那些糊裡糊塗的被捲入戰爭的國家的人民就遭罪了。他們相互之間攻伐,搞得春秋打亂,人口銳減。而子貢也在這個之中獲取了大量金錢和權利,和他的老師形成鮮明的對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趣事 的精彩文章:

爸爸不疼哥哥不愛的曹丕為何能做成皇帝?原因竟是因為她?

TAG:三國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