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括是否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

趙括是否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

原標題:趙括是否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


戰國時期,趙國的將領趙括,相信大家都是比較耳熟能詳的,至少你總聽說過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吧,而趙括就是這個成語的人物原型。


歷史上對趙括的評價基本上都偏向於負面,認為這個人志大才疏,只會空談理論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趙括的描述就是「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意思就是指趙括少年時期就開始學習兵法,自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公元前260年,時任趙國主帥的趙括帶兵和秦國軍隊決戰於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結果趙國戰敗,趙括本人戰死,四十萬趙國軍隊投降秦軍後被全部坑殺。這一戰役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長平之戰」。


那麼,趙括是否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



要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首先來看看當時的歷史環境。

事實上,整場戰役從頭到尾,秦軍都遠遠強於趙軍。所以長平之戰前期,趙國主帥廉頗的堅守拒戰策略並沒什麼不妥。但是,這場戰役,秦國投入了60萬軍隊,趙國則投入了45萬軍隊。如此龐大的軍隊,每天糧食消耗肯定是非常巨大。而當時兩國國內絕大多數男子都被發往了前線,國內農業生成力嚴重下滑。秦國由於當時生產力要領先於其他六國,軍隊的糧食供應尚能勉強維持,而趙國則有點捉襟見肘。整個長平之戰前後共打了兩年時間,到了後期,趙國國內幾乎到了無糧可食的程度。同時,秦軍還不斷騷擾趙軍的糧道,使得長平一帶的趙軍完全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所以,趙王和趙國的那些王公大臣們對廉頗的堅壁不戰策略非常不滿,不是他們在後方不了解前方情況,而是趙國已經再也拖不起了。



在萬分危急的形勢下,趙王任命了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來替換廉頗成為軍事統帥。史料上記載這是因為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但事實上,通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趙國當時根本沒有其他選擇。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改變作戰方針,和秦國放手一搏。


可以說,趙括上任後,選擇主動出擊的作戰方針,是趙國當時上下都已經認可的辦法。趙括只不過是個具體的行動負責人。


由於趙軍糧食捉襟見肘,趙括急於求戰。秦軍主帥白起就利用這一心理,誘使趙軍深入,陷入秦軍包圍圈。於是,中國歷史上慘絕人寰的一幕就這樣上演了:趙軍主帥趙括戰死沙場,剩餘趙軍全部投降。但秦國也沒多餘的糧食去負擔那麼多趙國降軍,於是白起就下令將降軍全部坑殺。


平心而論,趙括是否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官二代」我們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但當時,趙王能將舉國之兵都交予他手上,而趙國國內除了廉頗的「好基友」藺相如之外,也沒其他人有什麼異議,至少可以說明,趙括的能力,在趙國還是普遍被認可的。至於長平之戰的慘敗,只能說本身交給趙括的就是一手「爛牌」,你還想指望他能打贏一手「王炸」的白起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后,但卻幹了件讓溥儀難以啟齒的事情
太平天國余部橫掃南美?事實真相比這要殘酷很多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