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舌苔反應出中國人的9種體質,快看你是哪一種?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
不同的體質,有著不同的養生方法
中醫有9種體質之分
你知道自己是哪種體質嗎?
你知道怎樣食療調理最適合自己嗎?
一起拿起鏡子,對照辨別自己的體質吧!
何為體質?
體質,是群體及其個體在先天稟賦和後天影響兩者的相互協同作用下在生命過程當中所形成的用於順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相對穩定的個體特性。
能一口氣念完上面這句話的
說明你的肺活量絕對沒問題!
人分九種體質
根據中華中醫藥學會於2009年3月26日頒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
目前最權威的中醫基本體質分型共分9種,包括1種平和體質和8種偏頗體質
不同體質的人,飲食、進補均有不同的方法
根據舌苔辨識體質
1
平和質
舌苔癥狀:舌淡紅,苔薄白
點評:乾淨漂亮的舌苔,有這樣的舌苔,說明身體很健康哦。
2
氣虛質
舌苔癥狀:舌色淡紅、舌體胖大、嫩邊有齒痕
點評:比起平和質,氣虛質的舌苔顏色就淡了很多,舌體還肥大,這種人經常感覺氣短、疲乏沒力氣,不愛說話,還容易感冒。
3
陽虛質
舌苔癥狀:舌色淡、舌體胖大、嫩邊有齒痕、舌苔潤
點評:這種舌苔看起來水汪汪,是有寒濕的表現。很多人以為這是濕熱的體質,單純吃薏米、紅豆祛濕利水,效果是不好的。
這種體質最主要的原因是元氣不夠。「不是體內水太多,而是泵的動力不夠。」楊志敏教授說,現在廣東人中陽虛和氣虛的比例是排在前兩位的,並非濕熱體質哦。
4
陰虛質
舌苔癥狀:舌紅、少津、少苔
點評:楊志敏教授說,在她臨床遇到的大部分病人中,絕對的陰虛體質已經非常少見,很多時候是合併氣陰不足,如果單純吃滋陰葯時間長了,腸胃會不好,這種情況最好不要自己亂調,一定要找專家進行調理。
5
痰濕質
舌苔癥狀:舌體胖大、舌苔白膩
點評:這舌苔也是沒shui了。楊志敏教授說,還有比這更「臟」的舌苔呢,為大家考慮,就不上圖了。
痰濕質又分為偏虛和偏熱類型。一般年紀大的痰濕質,偏虛比較多。
如何區分痰濕是偏虛還是偏熱呢?
假如這種舌苔加上經常口乾、口苦、大便乾結不通暢、精力又很旺盛,講話聲音很大,則多屬於痰濕偏熱;
假如面色暗淡、人偏肥胖、動輒大汗淋漓、大便又偏爛,這種就多屬於痰濕偏虛類型。
6
濕熱質
舌苔癥狀:舌質偏紅、舌苔黃膩
點評:現在濕熱體質的已經比較少。經常在戶外工作的人、馬路清潔工人、蔬菜種植農民等,濕熱質比較多,對於經常坐在辦公室上班的白領來說,這種體質很少。
7
血瘀質
舌苔癥狀:口唇黯淡或紫、舌質黯有點、片狀瘀斑、舌下靜脈曲張
點評:長期喝冷飲或年長的人士,血瘀質偏多。
楊志敏教授說,年輕人不要以為血瘀質是老年人專有,長期喝冷飲、長期熬夜、長期失眠的人,容易因寒致淤,這種體質一定要找醫生調理,否則時間一長,易患重疾。
8
氣鬱質
舌苔癥狀:舌淡紅或偏暗、苔薄白或偏干、白膩
點評:沒錯,林黛玉可能就是這種舌苔。如果是年輕女孩子有這種舌苔,容易有乳房不舒服、痛經、頭疼、動不動易哭等表現。
9
特稟質
舌苔癥狀:形式多樣,可見深大裂紋、花剝苔
點評:這類人通常比較容易過敏。有的人大病之後、或吃了很多西藥也很容易有這種舌苔。
九種體質的食療調養方法
1、平和質——維持平衡
食療狀元:生薑;生薑是一種發散性食物,可以達到溝通表裡的作用,建議每天清晨喝1 杯紅棗薑茶。
2、氣虛質——益氣健脾
食療狀元:紅薯;紅薯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有補益氣力的功效。最好的食用方法是蒸食,在此基礎上,可以再加點花樣,例如芝士焗紅薯。
3、陽虛質——溫補氣血
食療狀元:羊肉;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中醫認為可以補腎壯陽、暖中祛寒,陽虛的人可以每周喝一次羊肉豆腐湯。
4、陰虛質——滋補腎陰
食療狀元:甲魚;甲魚可以壯陽氣,補益陰虛,可以做枸杞沙苑甲魚湯,每月喝兩次。
5、血瘀質——活血化瘀
食療狀元:山楂;山楂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經常吃一些用山楂做的小零食,例如山楂梨絲。
6、痰濕質——平衡脾胃
食療狀元:白蘿蔔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痰濕體質的人可以經常做蘿蔔絲餅,當作主食食用。
7、濕熱質——排除濕熱
食療狀元:薏仁;《本草綱目》上說:「薏仁健脾,益胃,清熱,祛濕」,濕熱體質的人可以做薏仁芝麻湯,每晚臨睡前飲用。
8、氣鬱質——醒神解郁
食療狀元:驢肉;《日華子本草》中指出:「驢肉,解心煩,止風狂!」是改善氣鬱質的佳品,可以每周吃次豆豉驢肉。
9、特稟質——益氣固表
食療狀元:蜂蜜;蜂蜜能益氣固表、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可以製作蜂蜜核桃肉,作為日常零食食用。
特別提醒
如果一個人的舌苔本來很乾凈,突然出現變厚等變化,說明內髒的消化功能、循環功能出現了一些疾病的萌芽,最好及時找醫生諮詢。
另外,體質有時候並非單一的,往往一個人兼雜多種體質,相當複雜,因此辨識體質最好找專業的醫生幫忙,對症下藥。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手診口訣,終於找全了!
※富貴包=奪命包,再不重視就晚了!化解方法必看!
TAG: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