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韓國和中國台灣會成為最大輸家
不久前,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擬對華徵稅500億美元進口商品關稅。緊接著,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106項商品加征關稅。隨後,特朗普將貿易戰進一步升級,把500億美元提升到1000億美元。雖然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宣稱美國關稅商品清單瞄準的中國商品將"重點關照""中國製造2025"計劃重點推進的產業,但就信息技術領域來看,高關稅對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影響非常小,反倒對美國上游元器件供應商有一定影響。而且韓國和中國台灣半導體企業有可能成為這一輪中美貿易戰的最直接的犧牲品。
貿易戰對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影響較小
在前不久,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稱,美國關稅商品清單瞄準的中國商品將"重點關照""中國製造2025"計劃重點推進的產業上。雖然納瓦羅說的很嚇人,彷彿將對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揮出大棒,但就近年來國家重點發展的集成電路產業而言,這種高關稅的政策壓根起不到什麼遏製作用。
納瓦羅(圖源:視覺中國)
高關稅對美國上游元器件供應商有一定影響
從不可替代性的角度分析,由於存在較高的技術門檻,對於已經處於壟斷地位的上游元器件廠商,整機廠很難另選供應商,而目前整機廠因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相對比較容易被取代。也就是說,中國企業想在國內找一家可以完美替換英特爾、英偉達、賽靈思、ARM的公司很難,但英特爾等美國科技公司可以輕而易舉的在境外找到一大批可以替換聯想、神舟、華為、小米等整機廠的企業。
韓國和中國台灣半導體企業可能會受到衝擊
目前,中美貿易談判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根據外媒報道,為了降低中美貿易逆差,中國表示,若推動兩國貿易關係能達成經濟協議,中國將提高從美國進口的比例,以取代自韓國和台灣採購的半導體晶元。
由於外媒報道比較含糊,筆者猜測,從美國進口晶元可能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是直接採購美國晶元,比如採購英特爾、鎂光、西部數據的存儲晶元,以替代從韓國三星和SK海力士進口的存儲晶元。
第二種可能是中國IC設計公司將訂單交給美國晶圓廠代工。比如華為、展訊放棄台積電,把10nm、14nm晶元的訂單轉移給美國英特爾公司。
考慮到高通為了在中國大陸獲得良好的商業環境把大量訂單從台積電轉移到中芯國際的先例,美國科技公司中,可能會有效法高通的後來者。
當中國IC設計公司把部分訂單交給美國公司,而美國公司把部分訂單交給中國代工企業的時候,英特爾、中芯國際、長電科技等企業將收益,而台積電、日月光等企業將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
類似的,如果中國大陸企業開始選擇美國的存儲晶元——其實紫光已經開始這樣做了。那韓國三星、SK海力士將成為直接的受害者。這恐怕就是常說的老大和老二撕逼,結果小三、小四躺著中槍。
※中國黑科技實現火力發電綠色環保
※世界最長大橋由中國建造,第二僅是其四分之一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