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為什麼支持明文禁止師生戀?

我為什麼支持明文禁止師生戀?

楊過和小龍女不摻雜質的純愛,畢竟只存在於古墓之中。

文 | 鹿昕

轉載自:Dr昕理學

(ID:PKUPsyXin)

關於教授沈某性侵學生的事件,本來我已經不想再說什麼了,因為:

北京大學已經明確公開了當年公安機關調查結果的文件。雖然文件中沒有提及二人是否有發生性關係,但是確實有親吻、擁抱等行為發生、並且沈某確實對高某說過「算我女朋友」這樣的話。

老師對學生說這樣的話,做這樣的事,就是板上釘釘的性騷擾沒跑兒了。

但是某些群里的一些言論又將我從病榻中炸起來了:

「這個事情不是偶發,是持續了三年,發生了很多次,不是性侵那麼簡單的。看得出她對老師也有感情,這根本就是師生戀啊。」

「這個女生嘛肯定本來也有所圖,一個巴掌拍不響,明知道老師已婚還不注意檢點?現在一邊倒地罵老師,不要人云亦云好嗎?」

「我覺得高某也有責任,明明她自己也願意好不好?這算哪門子的性侵?她如果一開始就明確反對,拚命反抗,不要和教授獨處,也不至於淪落到這個結果。」

聽到這些言論,還出自一些受過高等教育人士之口,我是真的坐不住了。在這個問題上不「人云亦云」,並不是因為舉世皆醉你獨醒,而是你真的沒有搞清楚「不倫」之所以成為「不倫」,這其中有它的邏輯。

今天我就說一說,

為什麼我支持明令禁止師生戀

我在美國某高校任教的哥們兒給我講了個真事。

有一日剛開學,一位女學生進他辦公室談事情,順手就把門關上了。這哥們兒嚇得拔地而起,奪門而出,落荒而逃,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留下了女學生在原地一臉懵bi。

因為校規明文規定,當學生單獨進入老師辦公室時,辦公室不可以關門。且美國學校明文禁止師生戀,萬一有人舉報你關上房門如何如何了,你又百口莫辯,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很有可能這輩子就毀了。這哥們初來乍到,驚嚇到變形了。

國內現在也有不少校園內形成了類似的規定。至少我可以證實,北京大學心理學院的全院大會上就明確強調過:老師與學生不可單獨接觸,如非必要,盡量同時找兩個及以上的人同時進行;如果是一對一接觸,則必須保持辦公室門完全敞開

有人問我,有必要搞得這麼風聲鶴唳嗎?

我說,有必要。

— 有權力的地方就必須有監督 —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權力的對立,即使是在一段只有兩個人的關係里,也依然可能存在。在師生、醫患關係中,一方可以決定另一方的前途命運,在權力關係中必然佔據上風。從一開始,「你情我願」的局面就已經天然成為了偽命題。

更何況,老師、醫生往往還佔據心理、閱歷上的優勢。有時甚至未必是以什麼前途命運來脅迫,只是通過洗腦等方式,就足以讓學生、患者以為自己「心甘情願」。比如根據高某閨蜜李某的回憶,高某對沈教授一開始充滿了崇敬,沈某就能輕而易舉地利用這種崇拜心理進行洗腦,讓高某誤信這就是愛情。

如何判斷她是真的愛上了老師,還是被洗腦催眠了呢?

很簡單,如果真是發自內心的心甘情願,她的內心不會充滿了糾結和痛苦;不會在第一次試圖自殺後對媽媽說,「我討厭沈」;不會在被要求發生親密行為後對李某說,「我覺得愛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有人質疑女學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我無法探知她們是否另有所圖,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受害女性亦有所圖,也無法改變施害者性侵行為的性質。因為,如果只有拍得響的巴掌,掌權一方才給她好日子過,那拍不響的巴掌又會淪落到什麼下場?如果一個市場機制是劣幣驅逐良幣,那大部分人能怎麼選?所以只有把犯罪的那隻巴掌摁好了,才是對「拍不響的巴掌」的保護,才不會有更多的巴掌被迫選擇拍響。

— 為什麼受害人不逃離、不反抗? —

因為,擅長利用職業身份優勢進行性侵的慣犯,喜歡盯上的獵物,並非人們傳統觀念中所認為的「開放」的,或者具有明顯的性誘惑力的對象。而是看上去軟弱、樸素、家教往往不錯、性觀念可能還比較保守的乖乖女/乖乖仔。

首先,因為這一類人往往不太敢反抗。

她們事後往往會因為根深蒂固的貞操觀,因為害怕「蕩婦羞辱」而三緘其口。人們往往對罪犯異常寬容,對受害人卻加倍嚴格。你不是完美受害者(事實證明,杭州縱火案中幾近完美的受害者林先生,仍舊遭遇了大量的攻擊污衊和猜忌質疑),你沒有做出凌然不可侵犯之貌,你沒有十足的證據,甚至你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都可以成為被質疑的理由。這些輿論壓力,無疑會讓本來就弱勢的受害人的反抗變得更加猶豫。

其次,這類受害者往往容易被洗腦,具有高服從性。

我曾不止一次收到過類似求助,無一例外,施害者往往都在被害人心目中具有一定威信,打著追求和愛情的幌子,要求被害者「釋放天性」、「直面自我」;被害人往往相當信任、依賴甚至崇敬加害者,還覺得是自己有錯,是自己心理不健全才抗拒「正常的性愛」。

從高某閨蜜的敘述中來看,「沈教授說是愛她才會這樣,但她覺得愛不應該是這樣。」假如閨蜜陳述屬實,那麼可見這類行為確實給高某造成了困擾和疑慮,說明她對這類行為是抗拒的。但涉世未深的高某也不知道不對勁在哪裡,只能在自我懷疑中承受這種「愛」帶來的精神摧殘。

這個時候的受害人有如塞利格曼的籠中犬,充滿了習得性無助的絕望,即使在外人看來「你好手好腳,他也沒關著你,你幹嘛不自己躲他遠一點」,受害者們也是無法逃脫心理牢籠的。

不止是高某,之前被導師逼到自殺的陶某園、楊某德都是這樣的例子。他們也曾經向朋友、家人求助,但高的家人勸她「對老師別這麼大怨氣」,陶的朋友勸他「再忍忍吧,能不翻臉就不翻臉」。

這裡我無意指責他們的朋友家人,因為畢竟在正常情況下,大家都沒想到他們面臨的是怎樣的精神摧殘。而且大部分人其實對精神控制和精神暴力的破壞力還是知之甚少

所以我才要不斷地告訴大家這些事實。只有更多的人知道了,才會給身邊遇到類似情況的朋友、親人提供社會支持。鼓勵他們打開內心「說出你的故事」,或者站出來告訴他們一句「你沒錯,錯的是那個人渣」,事情也許會有另一個結局。

— 多重關係,往往會影響職業判斷 —

曾經有少女氣沖沖地質問我:

「憑什麼師生戀醫患戀就違背倫理道德了?你為什麼就不願意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

「你這個人怎麼就見不得別人好?反而總是看到陰暗面、傳播陰暗面?」

面對這樣的疑問,我不知道她們是真天真,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可能有些年輕人,對師生戀、醫患戀有著特別的情結和迷戀)。然而,這個世界的惡,難道是我們不去看,不去問,就不存在了嗎?

我想,也許提問的少女還太年輕,還不了解女性在職場、在社會生存的艱難。跟我抬這些杠,或是滿懷著不切實際的美好幻想,一點也不會讓女性的求學求職之路更加好走。還是把力氣省省去為自己的將來多爭取一些權益吧。

師生中有真心相愛的嗎?我相信一定有。但第一,如果沒有嚴厲的規定和法律約束,那些包裹在愛情謊言下的性騷擾和性侵犯就無法得到制裁。第二,即便是真心相愛,難道他們就不會因為愛情蒙了心智,迷了雙眼,做出不利於全局的不專業判斷嗎?

#同理還可見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不可有私人關係、警察辦案也要迴避涉及親屬的案件等。#

我當初陪太太一起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發現這個問題被很多人忽視。比如白淺因為自己的失誤,在渡「天劫」(可以看作是從「神君」升級到「上仙」的資格考試)的時候眼看要完,她的師傅墨淵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替她挨了三道雷劈,令她順利飛升。

不可否認墨淵對白淺用情至深,然而正是這個深情之舉,讓他做出了不專業的決定:讓一個明明不合格、本沒有資格升級的「神君」通過舞弊的方式成為了「上仙」。這不僅是對仙界的不負責任,對其他的師兄弟而言更是不公平的競爭。

當然,影視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可歌可泣的師生戀,比如楊過和小龍女,他們的相愛從始至終並沒有妨礙任何人;但他們是生活在金老虛擬的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下,二人戀愛期間幾乎不與社會發生任何聯繫,因此也談不上因為感情影響做出不專業的職業判斷。

再者說,如果單身、成年的師生之間的的確確是真愛,這與「禁止師生戀」的規定也並不矛盾。既是真愛,為何不能辭職換工作?或者是等到學生畢業再發展戀情?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我認為他們沒有資格談論什麼真愛。

如《大丈夫》中的「師生戀」,王志文是李小冉的大學老師,但劇情中明確交代了女主在校期間師生二人並無交往,戀愛關係發生在女主畢業工作之後。

《大丈夫》劇照

最後,我還想補充一點。從老師的角度來說,禁止師生戀以及一系列的相關規定,老師也沒有不支持的理由:

瓜田李下,你卻非要納履整冠?

若真有人存心誣陷,你如何能自證清白?

心中若無鬼,又怎會覺得主動避嫌之舉麻煩?

所以,這些看似龜毛的規定,其實也是對老師的保護。

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奇葩那麼多,除了導師爸爸,還有快手的幼齒
你約會政府買單,花式催婚了解一下?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