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一時的他如今徹底變成二流水平?嫌運輸機太多還不賣給中國?
經輝煌一時的德國空軍如今變成徹底的二流水平,雖然裝備都是精良,但要組織起一次戰役規模的作戰已經不行。德軍已經熟悉在北約框架下執行任務的角色,反觀日本,一邊買航母、一邊造潛艇,加油機、預警機樣樣不少,這哪是反省的樣子。德國國防政策的主要內容是軍事戰略從本土防禦轉向危機處置和預防;推動建立歐洲自主的防衛力量,使歐盟和北約在危機處置上成為平等夥伴;拓展德軍軍事能力建設,積极參与防區外作戰行動並確保德軍在需要時迅速重建本土防禦能力。德國聯邦國防部正在醞釀一次大規模的軍備削減,運輸機嫌太多,決定出售德國空軍訂購的幾架A400M運輸機。
A400M是歐洲自行設計、研製和生產的新一代軍用運輸機,也是歐盟國家進行合作的最大的武器聯合研製項目,新的戰略需要新的運載平台,發展新一代戰術運輸機已刻不容緩。除去戰略發展的需求,世界上接近2000架運輸機需要更新的巨大市場潛力也是一塊非常誘人的蛋糕。而且美國短時間內還沒有更新戰術運輸機的打算,只是在不斷改進老掉牙的C-130,這給了市場一個難得的機會。歐洲人希望再次憑藉空客模式,踏入戰術運輸機這個傳統的美國獨佔領域。全新研製有很多好處,沿襲成功的空客模式,新機由多國共同投資共擔風險,這樣一來投資國本身就是採購國,新機鎖定的目標採購數量可以被捆綁到一起,能夠保證獲得足夠的基礎生產數量。只要新機完成研發,基本就能正常生存,比美國公司單獨開發的風險小很多。
歐洲國多是中等發達國家,經濟能力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任何一個國家度不能在每年有限的軍費中投入如此大的資金用於研發。多國合作實際上相當於整合整個歐洲的經濟資源,每個國家完全能夠承擔各自分攤的經費。新機在歐洲製造也有很多的政治好處,其能產生大約4000億歐元的經濟輻射效應,不管新一代系統會遇到什麼樣的麻煩和挑戰,歐洲人都有信心和決心將其變為現實。A400M在執行任務之前,甚至可利用機載綜合監測和故障診斷系統分析機上各系統、設備的狀態趨勢數據,預測出在未來的無維護使用周期(長達15天)內可能會出現的故障,提前將「故障隱患」消除掉。而且,即便是在使用周期內出現了一些故障,該機也可以「帶故障」安全飛行,而將排故工作「推延」至該周期後再進行。不過後來德國空軍認為,目前自己的軍備結構並不支持超過計劃中的40架飛機,而如果將13架封存起來,也挺花錢的。於是,德國國會宣布,一種優先的方案是將13架A400M運輸機分配給駐德國的一個跨國空運機隊,進入商業運輸模式。
A400M運輸機強大的運輸能力用於商業運營,對一些急需大型運輸機的國家而言簡直是求賢若渴,載重達到37噸,比運20低一個檔次,可以與運20形成高低搭配,具備極強的野戰起降能力。各國根據自身特點,需要一種兼顧戰略空運任務(起飛噸位、貨艙容積應較大)和戰術空運任務量級偏大的中型戰術運輸機,而它採用較大的貨艙,主要戰術技術指標是遠優於美國的C-130J的,也將是歐洲諸國新時期的主力戰略/戰術運輸機。所以在「新中運」模型中,我們會看到如A-400M那般有著寬大的貨艙,這也利於快速反應部隊所裝備的裝甲車輛、自行火炮、導彈發射車、野戰雷達等電子設備,這些雖未有主戰坦克那般噸位,但卻是更大尺寸,對貨艙尺寸裝備要求頗高的裝備的轉運。這正是在目前我軍運-9中型運輸機剛列裝的情況下,「新中運」仍有合理存在需求的原因。但是歐洲的A400M運輸機絕不可能出口給中國,因為禁運武器條約至今仍然在執行。德國已經和法國達成了建立聯合空運中隊的協議,並計劃在2021年開始從法國埃夫勒用C-130「大力神」運輸機執行,顯然A400M有點多餘了。
※美國一直守口如瓶?「世界第一」戰機F22不是美國最先進戰機?
※比F22還貴卻不愁賣?世界航空史上堪稱絕筆?可買完都後悔!
TAG:這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 |